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提高德育工作成效

时间:2022-09-27 12:24:38

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提高德育工作成效

“强化・浸润・体验・养成”德育模式是我校基于对学生成长规律性的分析与把握而提出的。施行这个模式,目的是通过强化教育,引导与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通过文化浸润和活动体验,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固化,并内化为自身的文化素养。

一、把握时点规律,强化德育标准

由于地域文化、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各不相同,学生的思想情况各有特点,道德认知水平各有差距。如何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对学生的言行进行规范,及早帮助学生确立德育成长目标十分重要。

第一,重视高一起始年段的德育衔接工作。学校强化行为规范标准,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培养目标,精心设计一整套关于学生在校期间各种活动、场合、时期的行为规范要求。在新生入学训练时,通过集体学习、讲座、班会、老生教新生的方式,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灌输与强化,确保学生迈好进校的第一步。同时,注重家校联系,家校联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行为教育工作,使其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校园的生活。

第二,注重学期初的教育引导与纠偏。假期学生缺乏一定的约束,返校后容易出现“假期综合症”。所以,每学期初的教育十分重要。新学期的第一个月是学校的“遵纪守法主题教育月”,学校以黑板报、图片展、讲座、班会课、团队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校规法纪的宣传教育。学期中,通过班会课等形式,不断强化行为规范和纪律意识。同时,注重行为规范教育的连贯性与一致性,假日教育不放松。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编写假期生活指导,对学生一天的生活、学习及行为规范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以家校短信平台、给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与家长沟通,通过家长来对孩子假期的行为进行规范,做到家校行为规范要求的一致性。

第三,为了保证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学校一是采取了“班级、年段、学校”三级督查制度。班主任依照“综合素质评分标准”,组织学生对照、自查、评议;各个年段每周进行升旗情况评比、仪容仪表检查;除了每日的“文明督导队”检查外,每月还进行突击检查。二是按学生行为表现分层管理。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面进行管理。

二、营造文化氛围,实现无声浸润

学生的精神面貌、文明行为、思想道德水平无不受环境的影响。因此,学校努力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以期对学生的文明行为、思想品德养成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一,学校根据历史特点和文化脉络,理清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等,保证德育工作的方向性。学校经常在各种场合进行学校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校训、校标、校歌等的宣传与应用,使学校的各种理念由口号层面的意义转化为学生的认识,内化成学生的潜意识观念,并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言语,成为学生德育成长的标准与指针。

第二,学校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显性和隐性教育功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给学生的德育生成与发展提供土壤。校园各楼层随处可见的励志格言、先进典型、名人名言等,给学生的道德成长提供榜样与动力;主f道边的校史长廊、以院士校友命名的锦宗路和兰英路、著名校友石像、办学成就等,给学生以荣誉感和为校争光的责任感;张贴于各场所主入口处的文明行为规范、宣传栏上的和班级内的制度要求,为学生规范自己的成长提供参照;电子屏上不断更新的上级表彰、宣传栏中的活动表彰、流动展板上的学生习作,为学生的努力追求提供目标;教室后墙的班级荣誉、班规班约、师生合影等,为学生集体意识成长与发展提供了源泉;艺术周、体育节、创意节、辩论赛、社团周等,为学生的个性成长提供广阔的宅间与舞台。

第三,学校努力推动班级特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打造学生多元化、个性化成长的环境。根据各班学生的特点,师生共同确定班级的文化特色,确立班级奋斗的目标,精心设计出贴近学生、能引起学生强烈共鸣的班级标语,并制作成班牌悬挂在各班门口,把它作为全班学生的共同精神引领,引导学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激励学生不断进取。每年举行班歌、班徽、班旗评比,形成浓厚的个性化成长氛围。我们把班级文化作为构筑学生美好心灵系统工程的重要内容来抓,力求创造成一种“字字句句总关情”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从而形成和谐、积极的学风。

三、开展特色活动,促进体验感悟

有针对性的、设计合理的活动对于学校实现育人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注重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载体来开展德育工作,为学生的德育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第一,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开辟校内劳动基地,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组织学生到劳动基地参加劳动,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劳动习惯和克服困难、勤劳俭朴的优良作风;同时,拓展社会劳动基地,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严明的纪律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也增强了学生的国防意识。

第二,布置德育作业,让学生在做中学。学校创设校内劳动卡制度,由专人根据校内需要,安排学生的劳动时间、地点、人数,并验收劳动结果;布置寒暑假德育作业,要求学生下到田间、工厂学习一项技能,并填写《社会实践表》,谈体会,找不足;举行“厨艺大比拼”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并由家长担任评委,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进行了感恩教育;布置教室及宿舍“美室杯”评比的作业,每年饮的“美室杯”活动要求学生本着“经济、实效、环保”的原则,充分利用废弃物或购买原料自行设计、裁剪、拼装成装饰品,有创意地布置教室和宿舍,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环保节约意识。

第三,举办“奇思妙想”创意节。创意节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共设立实践活动和创新比赛两大类、八个展区。其中实践活动类包括“低碳环保”跳蚤市场、“happy你我他”趣味游同会;创新比赛类包括“创意无极限”创意生活大赛、“我能我行”电脑制作大赛、“变废为宝”废物利用大赛、“放飞梦想”文化衫设计大赛、“让心飞翔”主题心理漫画比赛。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创造性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动脑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学校立足强化、重视浸润、强调体验、力促养成,坚持对学生行为规范“四个抓”(早抓、严抓、细抓、长抓),“三个化”(日常化、生活化、制度化),寓教于乐,润物无声,让行为规范的自觉意识融入学生的生活,学生的行为习惯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了提升,切实提高了德育1一作的成效

上一篇:推动小微企业贷款实现可持续增长 下一篇:洗心至美海岸 启程第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