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鸿信春拍名作掠影

时间:2022-09-26 11:59:31

中鸿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较早的拍卖企业之一,在广大藏家中口碑极佳。为回馈广大收藏爱好者,中鸿信2008年春拍定于4月29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4月26~28日在同一地点预展。此次共设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一)(二)、中国古代书画专场、玉器翡翠专场和瓷器古董珍玩专场5场专题拍卖会,拍品数量之多、档次之高均超过以往。

近现代书画一直是中鸿信着力最多、最精彩的部分,在买家中有着非常优秀的口碑,本次春拍同样汇聚了众多名家精品,基本可以涵盖近现代书画史上著名的一二流书画家群体。由于作品数量较多,这里只能择要介绍。

海上画坛巨擘吴昌硕(1844~1927年)诗、书、画、篆刻皆精,作品具有浓厚的“性格特点”。他的作品诗、书、画、印配合得宜,融为一体,其艺术风尚对我国近现代艺坛影响极大,他对艺术创作主张“出己意”“贵有我”。他中年后始作画,此次拍卖的《蔬香图》作于1919年,为其76岁艺术巅峰时期的作品,画面由两棵水墨的白菜一个红红的萝卜,加上一首吟咏菜根情味的七言律诗构成,诗画相配,构图虽简却相得益彰。

齐白石(1864~1957年)是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诗、书、画、印均精,他以质朴、天真、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赋予文人画以新的生命力和现代性,独步画坛,早在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便成为唯利是图者争仿的对象,如今更是伪赝大行其道,此次拍卖的《丰年图轴》,以充满童趣的视角描绘5只小鼠偷食瓜笋的情景,笔墨老练,情态自然可爱,是齐白石88岁时的作品,表现了齐氏艺术成熟期的典型风格。同样是齐白石老先生的《枫叶图》,以麓山词句为题,作品题材少见,必将受到关注。

近代著名美术教育家徐悲鸿(1895~1953年),以改良为出发点,从事中国画创作,他的作品有很强烈的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色彩,其动物画题材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奔马题材更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此次上拍的《双鹤》作于1944年,正逢抗战的后期,作者笔下的双鹤立于松干间,纵情挥洒的笔墨与画家恣肆的澎湃激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似乎作者将这传统的松鹤延年的美意赋予了新的时代含义。此画曾在第一届广州艺术博览会上展出,有出版物为凭,流传有绪。

天才画家张大千(1899~1983年)是近代中国画坛上一位学贯古今而又有创新精神的大师,他一生探索画艺,挑战古人,对传统技法的掌握已达乱真的地步。张大千的画风先后曾经数度改变,难能可贵的是技法的变化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富于书卷气的高士在张大千的画作中是一个为他终生不弃的题材,有时他甚至将自己和挚友的肖像引入这一题材之中,这说明作者不单单是喜欢创作这一题材,而是将它作为个人人格理想的一种追求去加以描绘。此次上拍的难万难《松溪高士图》创作于1933年,风格也属“清新俊逸”一路,是张氏早期难得的精品佳构。

长期深入生活,善于捕捉并表现百姓日常生活的大画家黄胄(1925~1997年),一生对西北民族风情情有独钟,因此他笔下的作品多表现少数民族的现实生活。此次上拍的作于1959年的《牧驴图》,描绘的正是在秋风送爽的季节,一个维族小女孩一边吃着葡萄一边牧放着一群毛驴的场景,作品构图饱满,情景真实,造型准确。线条灵动流畅,充满了收获喜悦的心情,可以算得上是黄氏盛年的代表之作。由黄胄、王雪涛、董寿平、田世光合作的《春光无限》,创作于1975年,这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搁笔多年的老画家们在这幅作品中似乎已经感受到春天即将到来的气息。

开拓了现代山水艺术的一代宗师李可染(1907~1989年),以雄迈的精神境界,新的艺术语言体系,新的表现技巧创作出深厚凝重,博大沉雄的山水画新风格,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嬗变与升华。本次拍卖的《山水图》画幅虽不大,但画面中那种范宽式的饱满构图、郁郁苍苍的笔触,悠然于一片葱茏烟云之中,结构成浑化无极的绿色音响世界。除了山水之外,李可染画牛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画北方的黄牛,40年代以后开始画南方的水牛。50年代,画牛成为其山水画的补充,画起来相对轻松。李可染晚年则将画牛发展成他特有的作品题材,作于1982年的《放风筝》,是为版画家力群创作的,水牛和牧童都造型严谨、笔墨精练,极富情趣,透露出画家未泯的童心和对诗意田园生活的向往。 陆俨少(1909~1993年)是一位真正从中国传统绘画演变出来而具创意的画家。其艺术贡献是把笔墨的表现力提升到可以抽离物象,纯粹来欣赏线条与墨色本身多彩多姿的变化的程度。本次拍卖会推出的《山水图册十二开》作于1961年,画幅不大,造型颇有现代感,虚实、质感处理得颇为新颖。然其用笔起落有致,繁简轻重、浓淡干湿极尽变化,富有很强的节奏感和的律感。此套以古人景衬今人事,而能相得益彰,实际它是传统手法的创新处理手法表现。此套册页为陆老60年代初至精之作,法宋元诸家而自有机杼。若放翁诗意一页,乃以王蒙、石涛两家法度参融化合,气象深弘。《扶杖图》乃法宋人李唐,皴法动利,松风可闻。《竹亭图》法倪云林而有深茂之意,湖泽远致,萧旷自得。《寒山图》直绍郭熙,有《窠石平远》况。《水文站》《望湖图》《夜诊图》三幅,直入唐伯虎堂奥。《放舟图》有王蒙石涛两家法度,舟楫亦似吴镇。蕉松高隐更觉王黄鹤茂密机趣。另有法许道宁者,为陆老传世画作中之稀见品。法石涛一开,笔墨细润圆劲。此套册页的原收藏者为李卓云先生,为江寒汀先生门婿,当时江寒汀介绍李卓云购得此册,后流入狮城,为李光耀财政顾问陈金川收藏。曾在《陆俨少精品选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4月版,第50~73页)、《陆俨少画集》上集(48页,2005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著录过。

吴冠中(1919年出生)是中国近代画坛上继林风眠以后能体悟和融合中西艺术于一体的大家,以形式美开创新的中国画风格样式。80年代他极力追求点线的形式表现力,创作于这段时间的《奇峰耸翠图》即是这样一件抽象了自然山川,以点线色彩构成的强烈视觉冲击下的另一种人造艺术自然。

除了上面介绍的作品之外,王素、黄宾虹、陆恢、吴琴术、戈湘岚、朱梅村、陶一清等人的作品,真而精,值得期待。

古代书画一直是中鸿信经营的传统项目。在本次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中,明清书画名家书画是一大亮点。明代吴门晚期至清初画家张宏(1577~?年)善画山水,师法沈周,略变其法,用笔苍劲松逸,笔力峭拔,墨色湿润,层峦叠嶂,丘壑深邃,为吴中学者所尊崇。他又重视写生,画石面连皴带染是他画作的特色。张宏亦工写意人物,笔法疏朗,生动传神,所作民间生活习俗图像具有风俗画性质。张宏还可以画写真,《王宸章小照》神情生动,郊野山间,林木疏秀,构图疏密得宜,乃张氏罕见之肖像佳作。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画面诗塘上汇集了徐关宝、胡任舆、郑、徐秉义、吴m、邢荫、何 采诸人的题跋与题诗,更增添这件作品的文献价值。

清初正统画坛大师王飞翠(1632~1717年),初学画于张珂,后又得到王鉴、王时敏指点。擅山水,初摹黄公望,后广泛师法唐宋元明诸家,转益多师,加以发展变化,形成个人风貌。他“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在四王中比较突出,清代以降极负盛名。其画笔墨功底深厚,长于摹古,儿可乱真,但又能不为成法所囿,部分作品富有写生意趣,构图多变,勾勒皴擦渲染得法,格调明快。本次推出的《临李希占起蛟图轴》,绢本水墨画,虽未标署创作年代,但作品构图严谨,技艺精湛,当为晚年力作,是王氏传世作品中殊为难得的精品巨构。

明末清初是书法艺术群星璀璨的一个时代,涌现出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书家,山西傅山(1605~1690年)就是艺术成就极为突出的一位,作为一位遗民书家,其草书纵横跌宕,真率朴拙,此次拍卖的《草书五言诗轴》,笺纸本大字,是傅山典型面目,堪称精品力作,充分展示了其宁拙勿巧、宁丑勿媚的艺术格调,殊为难寻。与傅山并称于世的王铎,字觉斯,博学好占,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又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王铎擅长行草,笔法人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正如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所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其《草书临王帖轴》书于1646年,为盛年佳迹,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干钧的力量。

玉器翡翠专场为广大买家重点推荐白玉和翡翠艺术品。明白玉雕夔龙诗文牌、清白玉象耳瓶等都是品相极佳、艺术水准极高的古代艺术品。而当代作品白玉雕松下人物山子大摆件、碧玉高浮雕山水人物如意摆件、白玉狮钮缠枝三足炉、黄玉大佛山、翡翠弥勒挂件这些珍贵的玉器翡翠艺术品,以材质优良、做工一流著称,是当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结合的产物,可基本反映当下中国玉雕工艺的最高艺术水准,值得大家去品评探讨。

瓷器古董珍玩专场中也多有珍品出现,其中,商青铜三足爵器形典型,三足粗实且棱角分明,器身加厚,爵身饰有饕餮纹。

唐代金银器制作是中国历史上最成熟和繁荣的时期。本次拍品唐瓜形葡萄纹金器制作精良,有可能是官作之器。而唐银鎏金海棠人物盒具有很浓郁的中原风尚,在国内拍卖会上出现不多。金铜佛像中的明铜鎏金无量寿佛是件工艺精湛、妙相庄严的佳作。清铜鎏金药师坐佛做工规整精美,是同类佛像中的精品。可以圈点的同类器物还有清铜鎏金财宝天王等。

瓷器是瓷玩专场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部分,明清两代各时期的作品基本都可以见到,既有官窑器又有民窑器。精品有:明宣德青花花卉纹盘、明万历五彩笔洗调色格、清雍正青花荷花鸳鸯卧足盘、清乾隆斗彩缠枝马蹄碗、清光绪霁红贯耳瓶、清光绪粉彩百鹿尊、清康熙五彩八仙人物盘、清乾隆天蓝釉幅云蕉叶纹尊等等,如此可圈可点的作品还有许多,限于篇幅,于此不作过多的赘述。

责编

水 清

上一篇:红山玉器老玉新工仿品的特征 下一篇:秋风萧瑟陈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