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出来的“性病”

时间:2022-09-26 10:18:45

在皮肤性病门诊中,常会碰到不相信医生判断的病人,不顾医生说没性病或性病已痊愈,依然强烈要求开出治疗性病的处方。

病例1:某女,30岁,与一男同事发生一次婚外后悔恨不已。此后不久认为自己得了性病,整天陷入性病的恐怖之中,焦虑不安,到处查找医书,对号入座。一会说自己得了梅毒,已进入了晚期;一会又说自己得了艾滋病,迫使全家老小都到医院去检查治病;有时甚至认为自己把性病传染给了家里养的狗和猫。经常失眠、多梦、心悸。把自己身上长的小红点和儿子脸上长的座疮损害也认为是性病,搞得全家不得安生。然而,先后做了宫颈口分泌物淋菌培养5次,梅毒血清学检查7次,艾滋病病毒抗体化验6次,所有结果均为阴性。皮肤科及妇科临床检查多次也没有发现异常。尽管如此,病人反复诉说经常阵发性瘙痒、疼痛,有时局部出现麻木和抽动。谈起自己的病情病人就十分兴奋,滔滔不绝,有时则痛苦流泪,难受之极。

病例2:某大学生,三个月前跑去外地见一个女网友并发生关系。最近因感到部不适,便怀疑是得了性病。医生给他进行了体检,发现是包皮有点过长,并积存了不少包皮垢,接着又替他作了尿常规化验及其他有关检查,均属正常。反复给他解释,他没有得“性病”,但他仍是半信半疑。时隔不久,他又惴惴不安地来医院再次要求治疗“性病”,医生再次替他作了检查,仍然没有查出任何性病来。他对医生的诊断仍怀有疑虑,终日猜疑,竟发展到夜不能眠,烦躁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病例3:一个女青年因为手指受伤服用了两片“复方新诺明”,第二天发现外出现红斑并瘙痒难忍,不久又溃烂、流水。到某私人诊所就诊,告知是严重的“性病”。她心灰意冷,忍痛与男友分手,此后还因悲观厌世,竟去喝农药自杀,幸好被家人发现,急送医院抢救才免于一死。医生为她检查后才发现,原来招致她患病的罪魁祸首是“复方新诺明”,她服用这种药物后引起过敏反应,发生“固定型药疹”,这与性病是风马牛不相及。

病例4:某人自述在一次不洁的之后,发现的冠状沟上出现一圈晶亮的小疙瘩,因碍于情面未到医院就诊,就去“性病专科”个体诊所求治,并听信了江湖游医的胡言乱语,说他是患了梅毒,而且同时染上淋病,他为此恐慌不安。到医院作了检查后,医生告诉他患的是“珍珠状丘疹病”,他半信半疑。后来医生让他看了这种病的图片,他才相信这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无多大影响的小病,并不需要特殊治疗。

以上列举的病例,只是形形“性病恐怖症”中之一斑。“性病恐怖症”是恐怖症中的一种。恐惧,是面对已发生事件所产生出来的一种担惊受怕的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但是,如果恐惧在程度上或对象上超出正常范围,使人感到情绪不安,并因此影响工作和生活,那就是得了恐怖症。“性病恐怖症”是怕自己得性病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障碍,临床上可分为“无病自恐”和“病后恐怖”两大类。

无病自恐,通俗来讲是“自己吓自己”。这些患者原本无性病,但在社会交往中曾经接触过有性病嫌疑的人或不洁的环境,或自己、或配偶曾经有过不洁史,总是怀疑自己已染上性病。患者常常在一次婚外或者初次婚前后,在过程中发现有异样的感觉,或者在后发现外生殖器过去未曾注意到的皮疹(实际上是属于正常范围的珍珠疹或多毛小)而误以为染上性病,于是查看医学书籍、期刊并“对号入座”,还到处求医诊治。

病后恐饰,是指患了性病后所产生的恐怖心理,又可进一步分为“病中恐怖”和“病愈后恐怖”两种。病中恐怖,是指性病后所产生的恐怖心理,所以又称为得病后恐惧。这是病人患了性病后,看了某些关于性病的书刊,或听了别人的恐吓之后形成的。病愈后恐怖,是指性病已治愈,由于某些医生对检查结果的错误判断,使当事人误以为病未愈,或由于恐怖心理,病人将病愈后留下的一些不适症状和异常感觉都归罪于性病未愈所产生的恐惧、焦虑、紧张心态。

3大恐吓因素

“性病恐怖症”的产生由内在和外在两大方面的因素促成。内外诸种因素的结合,常使患者产生巨大的压力。

(1)自身因素:不同个体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患者医学常识欠缺,对性病一知半解或道听途说,易产生盲目恐怖,虽然多次临床及化验检杳排除性病,但仍疑虑重重,坐卧不安;患者往往具备敏感、多疑、不善社交等特性。

(2)社会因素:社会传统观念将性病与道德问题挂钩,所以一旦患上性病,会遭到社会及其家人的歧视和排斥,造成患者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等方面的困难,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不普及,以及一些不正常的、畸形的言论也是造成“性病恐怖症”的因素之一。

(3)医源因素:少数医务人员以不恰当的语言、表情和行为过分夸大性病的严重性,或态度不严肃,不尊重患者人格和隐私,严重损害患者的自尊心,加重其心理负担。甚至有不法分子打着行医的幌子,以赚取金钱为目的,对非性病或已治愈的性病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检查及其他疗法,施以不必要的贵重药物,更加重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防:洁身自好 勿信危言

要防止“性病恐怖症”的发生,对个人而言,首先要洁身自好、杜绝婚外。对传媒来讲,既要普及性知识,消除人们对性病的无知和误解,又要把握好宣传的尺度,不过分渲染性病的恐怖,更不宜用恐吓的方式防止人们发生婚外。对医生而言,则应以正确的性学观点和知识合理地治疗病人,用关心和同情的态度去指导病人消除对性病的无知和误解。

治:正确认识 放下包袱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病人一旦产生恐怖心理,应及时去心理门诊就诊。

对“性病恐怖症”的治疗,一方面要耐心疏导、解释和安抚,并细心听取病人的叙述,让病人把自己心里的感受全部讲出来;另一方面要做好宣传工作,让患者对性病有正确的认识,放下包袱。如此,这种被“吓出来”的“性病”就可不药而愈。

(作者系心理咨询师)

上一篇:入秋,您的肺“上火”了吗 下一篇:夫妻沟通要“以柔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