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协调管理

时间:2022-09-26 08:14:36

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协调管理

摘 要:协调工作,面广且又琐碎,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才能做好每一分部的工作,才有可能把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达到预期的质量和安全目标。本文探讨了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针对施工协调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分别阐述了施工中协调管理的重要性及加强协调管理的具体措施,以指导施工企业提高协调管理水平,顺利实现预期的质量安全目标。

关键词: 建筑施工;协调管理;组织协调;技术协调

1 施工中协调的常见问题

1)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 混凝土楼板浇筑前各种线管及底座的预埋,楼地面施工与线管的预埋,砌体工程与各种线管、底座及开关箱等的预埋, 线管在施工中的堵塞等;2)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 卫生间、厨房等有给排水管线预留空洞与施工后卫生洁具之间的位置,以及管线标高,部分穿楼板水管的防渗漏;3)建筑装饰与结构的关系: 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4)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 各种消防、通风管线穿梁时,楼面净空是否影响结构与使用,大型设备的安装通道,附件的预埋精度,以及弱电系统、控制系统等;5)总包方与各专业分包方的安全管理: 安全责任划分,安全文明施工的区域划分,管理程序界定等。

2 充分认识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1)建筑施工过程中,总包是核心,他是联系业主、监理、设计、各专业分包方和材料供应商等的纽带。作为工程总包方,其责任不是单一的,而是贯穿整个工程的各个方面和环节;2)管理有主次,问题无大小,只要存在,都应及时协调处理。如施工过程中各专业的交叉部位虽是些小的问题,但对工程影响却不容忽视,如果事先不设法考虑解决,事后处理起来也很麻烦,有时甚至要花上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代价,而且还会影响工程的质量;还有在施工中,存在些小的安全隐患,因责任划分不清,相互推诿,不去及时整改,可能会酿成重大的安全事故,造成有形的经济损失和无形的公司声誉损失;3)作为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无论是从对业主、用户负责的角度还是从履行合同的角度来讲,我们都应认真对待协调问题。同时,从提高行业标准,施工和管理水平上讲,做好各专业的协调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4)作为项目实际操作的技术人员,尤其是项目经理,要认识到协调工作的重要性,才有可能真正做好项目管理工作。

3 施工中协调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

3.1.1 与业主方的协调

1) 未能及时提供相关资料,协助业主办理报建;2)不积极配合业主完成现场定位放线及“三通一平”工作;3)未得到业主的许可,随意变换投标时的项目管理人员; 4)投标时未标明品牌的材料,未经业主看样认可便进行采购;5)施工中需要更改,未征得业主同意,自行报设计院认定而组织施工; 6)每月不及时向业主报告工程进度,对业主的建议视而不听;7)工程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标准;8)对业主提出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消极应对。

3.1.2 与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协调

1)未能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及现场监理代表履行他们的权利和义务;2)单位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未及时提交施工方案供监理审批,或虽报审,但对监理提出的正确的整改建议不及时修改,便仓促组织施工;3)未按照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4)对监理工程师下发的整改通知单不及时整改回复;5)所有进入现场的成品、半成品、材料、器具,未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未按规定使用前进行物理化学试验检测的材料,主动递交检测结果报告,使所使用的材料、设备给工程造成浪费;6)不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准则,使监理工程师不能顺利开展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工作意见不统一情况,未遵循“先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导意见后予以磋商统一”的原则。

3.1.3 与设计单位的工作协调

1)工程开工前, 未及时与设计院联系,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要求,根据设计意图提出可行的施工实施方案;2)未参加施工图审查,协助业主向设计院提出建议, 完善设计内容和设备选型;3)在施工中,未及时会同业主、设计院按照总进度与整体效果要求,验收样板间,进行部位验收、中途质量验收、竣工验收等;4)未会同设计院、业主一起参加设备、装饰材料、卫生洁具等的选型、选材和定货,参加新材料的定样采购;5)凡图纸需更改设计和图中不明确及错、漏、碰、缺之设计部分,未办理设计变更单,设计人员未签字认可,擅自修改设计。

3.1.4 与其他单位的协调

施工中未相互提供通报各家分包单位进度安排,总计划、月计划,未相互沟通、了解、调整等。

3.2 技术方面的问题

由于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越来越多,安装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 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

3.3 管理方面的问题

1)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各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地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2)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存在着人员责任不明确,或者是专业人员思想麻痹,认为这么大的工程项目,出现一些小问题,返工是正常的,没什么大不了,反正以后总有办法补救处理,加之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都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3)由于各专业的分工协调不尽人意, 每一个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对其他专业的工作、工序以及技术、质量要求很难全面了解和掌握,有的就是本专业的问题,也由于是新产品、新技术,对其性能与施工工序不太熟悉,这也就无疑给协调工作带来更多的问题。

4 施工中加强协调管理的主要措施

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专业协调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其出现的问题,从专业特点和制度角度查明产生的原因,探讨做好协调工作的方法和加强协调管理的具体措施,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4.1 组织协调

建设工程项目包含了三个主要的组织系统: 项目业主、承包商和监理。而整个建设项目又处于社会的大环境中,项目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包括系统的内部协调, 即项目业主、承包商和监理之间的协调,也包括系统的外部协调,即政府部门、金融组织、社会团体、服务单位、新闻媒体以及周边群众等的协调。项目组织协调工作包括人际关系的协调、组织关系的协调、供求关系的协调、配合关系的协调、约束关系的协调。

4.2 技术协调

1)技术协调工作要避免交叉繁琐,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图纸会审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不一定能够衔接。这就需要在图纸会审时找出问题, 并认真落实, 从图纸上加以解决;2)图纸会审与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进一步找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从图纸上解决问题;3)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出现的问题。

4.3 管理协调

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上下功夫,更要建立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代表、项目总监、项目经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问题,作为甲方代表、项目总监、项目经理,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管理协调要避免“多头出口”、条块分割。

5 结语

施工中的协调管理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其中可探讨的问题很多,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加以发现和完善以至解决。协调是统一的前提,统一是协调的目的,协调管理的重要性、科学性就不言而喻了。

上一篇:浅谈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市政工程施工过程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