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的流逝

时间:2022-09-26 08:12:49

摘要:传媒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传播更迅捷、更广阔,也使信息被保存到久远的将来成为可能。然而,在欣喜于传媒技术带来方便的同时,应该看到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传播内容的意义完整性也在遭受损害,似乎每经历一次技术创新,意义的流逝程度都要加深一层。互联网的出现并不能保全意义,不过,它仍然可以使人们对传播内容意义流逝降低到与口语传播相当的程度抱有希望。

关键词:意义流逝 传媒技术 发展 传播内容

一、人类传播的历程

传播学界一般将语言传播视为人类传播的源头,以此为起点至于今日,人类传播经历了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四个阶段。这种硬性的分割方法,把一个整体的历史过程简单化了,容易给人造成四种媒介在历史上此起彼伏、前后相继的错觉。事实上,这四类传播形式是前后相迭的,换句话说,今天的人类传播形式既包含口头传播、手写传播,也涵括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话虽如此,但也有侧重,今天是一个电子传播占主流的时代,也是一个其他传播形式相对式微的时代。

普遍认为,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性标志。事实上,语言产生之前,人类祖先经历了漫长的原始传播时代,传播史学者将之称之为前语言传播时代(或非语言传播时代)[2]。在这个时代,人类的传播主要依赖于吼叫和体态语言——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简单形式进行。由于距今久远,无所考记,这一时期的传播形式如今只能靠推断描述大概。早期口头传播的内容如今也大部分不可知晓,只有民间流传的歌谣有时会显露出远古生活的影子,这是民俗学家所热心关注的。

媒介技术发展使人类的传播活动突破了时空限制,这无疑是一种飞跃。然而,问题和担忧也随之而来,文化学者们担忧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传播内容的意义完整性会遭受损害。媒介技术发展与传播内容意义流逝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会不会因为网络多媒体时代的到来而缓解仍是个疑问。

二、言不尽意

魏晋时期曾有过一场著名的言意之辩,讨论的主题是:言能否尽意。自此之后,言意之辩成了我国文人津津乐道的话题[3]。言意之辩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传播学问题讨论,即语言能否承载全部想要传播的意义,这在统计学中是一个“效度”问题。东晋诗人陶渊明曾有诗云:“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可见 ,时人已经对语言承载意义的能力抱了悲观的态度。

学习一门技艺不仅需要老师用语言口令进行指导,亲自示范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言传身教。言传身教说明一个道理:口头传播是有缺陷的,不能尽达所要表示的意思,需要其他传播形式(如肢体动作)辅助,方能达到较理想的传播效果。

道家经典《庄子》中讲了好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有几处是有关“言不尽意”的。比如,《庄子·天道》中写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这就是后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天道》中还讲了一个叫扁的斫轮师的故事。扁曾问齐桓公读的是什么书,齐桓公说是圣人之书,扁说圣人已经死去,因此桓公读的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齐桓公问其故,扁答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这里的“数”指的是规律。轮扁的意思是说:斫轮这项工作是有规律的,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以上的故事说明古人早已通过实践了解到语言是不能表达全部意义的,这个道理今人也明白,只是要测量出口头传播到底能导致多少意义的流逝确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语言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大进步,但是语言并不能表达全部的意义,好在过去的传者与受者往往是面对面的地进行交谈,如果口头传播不能凑效,还可以用其他方式进行补救。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电话等一系列通讯工具的发明将传受双方隔到了千里之外,单从口头传播来说,这种远距离于意义的完整表达不利。

三、书不尽言

文字以及印刷术的发明被称作人类传播史上的两次革命,前者导致了文本的产生,后者导致了文本的批量化生产。

如果说语言使人由动物变成人,那么文字则使人类由原始人变成文明人。索绪尔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里写道:“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后者唯一的存在理由在于表现前者。”语言本身是一种关于事实的符号,文字是表现语言的符号,因此是符号的符号。

文字的产生使得载于文本的传播内容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传播到遥远的地方。由于文本具有可保存性,因此传播内容也可以打破时间的限制,传播到下一代。,文本一经形成,便不易发生内容形式的变化,所以文本所起的知识积累、文化传承作用比起随意性较大的口头传播更有优势。印刷术的发明使承载着知识的文本得以批量化生产,打破了贵族对知识的垄断,推助了启蒙精神的形成。

上面描述的是文字传播的优点,然而,正如斯宾格勒所说,文字“所包含的不是事物的符号而是其他符号的符号”,文字所构筑的是一个同现实世界相对应的虚性世界。文字文本是一种媒介,由文字描述出的世界实际上就是李普曼所谓的“拟态环境”。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展示的环境[4]。人们在用文字记录事实、表达意义时首先要进行“把关”,有选择性的记录,其次还要遵循一定的书面表达规则组织话语。“把关”导致了严重的意义流逝,书面表达形式的死板又使得一些意义流失掉。当然,筛选和话语组织只是导致意义流逝的比较明显的两个方面,还有其他可知的、不可知的因素在将话语变为文本的过程中起导致意义流逝的作用。

在意义流逝的同时,也可能有新的意义被建构起来,然而这里前者的“意义”指的是直接反映事实的意义,是事物最原初的意义,从这个层面讲,在将话语转化为文本时确实导致了意义的流逝。书不尽言,所述确然。

四、“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描述的是印刷媒介没落、电视媒介兴起的时代。在波兹曼那里,印刷媒介的形象是良好的,它导致了童年的产生,随着电视媒介的兴起,过去成人与儿童之间的信息不对等被打破了,童年不再有了,这是电视媒介导致的一个后果。在与意义传播相关的另一方面,电视传递的内容是图文声像并茂的信息,这种调动人类试听的信息传递形式似乎有利于意义的完整传播,然而,又有其他的问题产生了。

波兹曼认为,电视所运用的是一种娱乐化表达方式,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呈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5]。电视所传播的内容,由于其娱乐化的性质,使得其与事实所表现的真正意义渐行渐远。除此之外,电视的画面是不断闪烁、稍纵即逝的,这样一个画面接着一个画面的形式,致使受者无暇思考,传而不通的情形也时常出现。

因此,如果说语言和文字导致了传播意义的部分流逝,那么电视则是对意义的颠覆——一切意义都以娱乐化的形式呈现。

五、小结

以上的所有描述都指向了在今天看来已经过时的时代,今天是互联网联通全球的时代。语言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印刷术的发明、电视的兴起,都使信息的传播进一步便捷,然而在进步的同时却导致了传播内容意义的流失和变异。互联网在传递信息方面无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传递速度是传统媒介所不能比拟的,同时它还实现了受传者之间的互动。那么,互联网能否摆脱传播内容意义流逝的窠臼呢?似乎不太可能。因为,网络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平台,载其上的,还是在它之前就存在的语言、文字、图片、影像。

意义的流逝似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从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到电视传播,意义的流逝越来越甚,甚至出现对原本意义的颠覆,互联网多元化的传播形式,其对于意义的保护,恐怕最好也不会超过面对面的人际传播。

参考书目:

[1] 里恩·温斯顿.技术发展的原因及其对传播内容的影响[j].新闻大学,2001(冬):29—35.

[2] 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1.

[3]刘宗迪.古典的草根[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38—39.

[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26—127.

[5]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 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7—41.

上一篇:华文文学评论与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 下一篇:浅谈记者的职业责任与社会道德责任的冲突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