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指导与训练

时间:2022-09-26 07:30:37

新材料作文指导与训练

【概念阐释】

“新材料作文”,又称“范围作文”和“题意作文”。它是指在原有的材料作文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流行的话题作文的相关特点,形成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考查形式。其基本特征是:它只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或几则材料、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具体的话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材料或图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围绕材料中心或某个侧面、某个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

比较而言,新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有时隐性材料也增加了同学们的审题难度。从类型上看,依照材料自身形式的差异,新材料作文可以区分为故事或寓言类、言论或调查数据类、想象描述或诗歌类等三大类。材料的呈现方式不同,写作时对材料的理解和使用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命题透视】

新材料作文的命题特点:1.命题材料只起确定话题范围的作用,但并不限定作文立意,也不限定文章体裁。这就摆脱了传统材料作文限定考生必须写议论文,必须围绕材料核心观点写作的束缚,又克服了限定话题所带来的思维局限。使考生拥有更自由、更广阔的写作空间,更有利于考生的个性发挥。2.要求更加放松,表现形式上完全吸收话题作文的优势,突出文体的自选性和立意构思的可选择性。

新材料作文的命题趋势:新材料作文首次出现在2005年上海卷、福建卷、湖北卷中,到2006年这种命题形式被全国卷采用。而两套全国卷在材料的使用中,又呈现出有意识的规避:一套试卷选用寓言故事,一套试卷则选用调查数据。这就和2005年的三套地方试卷形成了形式上的互补。鉴于已经出现的高考作文题在考生具体写作中呈现出来的优势,结合全国卷突出的导向作用,我们可以预测,未来几年内,众多地方卷的作文命题必将陆续归集到新材料作文的旗帜下,而形成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命题趋势。

当然,在向全国卷靠拢的同时,各地方卷为了体现自身地域文化的特色,在推行新材料作文的同时,其作文命题趋势必会体现出一种同中有异的变化性,所以在命题形式上则会百花齐放。用于提供写作主题的材料,除了常规文字内容外,还可能会出现图文混合材料、对比阅读材料等一些全新的形式。

【技法支招】

一、感知理解材料,是作文成功的关键。

1.全面解读材料,明确材料指向。要想从材料中捕捉住最有价值的话题,就要全面阅读材料,理清材料的中心意义,找到思维的聚合点。例如前年高考全国卷Ⅱ的作文材料中,“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数据是经过连续多年调查的,是从二十个地区的城市和农村取样的,其广泛性、真实性比较可靠。把这种材料纳入高考试卷中,命题人的目的显然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阅读现状,并以此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社会现实意义比较大。面对这则材料,审题时首先要把思维聚合到“读书”上来,这样写作时就会目标明确,主题清晰。

2.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材料主旨。我们在明确了材料的指向性后,还要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一般情况下,材料中的疑问句、感叹句、比喻句、人物对话都是关键句,时常暗含了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因为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这些关键句往往对考生的思维进行点拨,暗示写作的思路。只要抓住了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从而正确立意。

3.体悟情感倾向,正确审题立意。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一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因此我们可由此入手来审题立意。比如某年高考的作文材料中,明显蕴含着故事编撰者对青年人丢弃“诚信”这个背囊的不满。因此,考生在作文时,如果忽略了这一点,而去赞美这个青年人的行为,那么,文章就不符合要求了。

4.辨明材料关系,巧妙构思行文。故事类的材料,通常有几个不同角色存在其中,审题时,必须理清角色间的关系,把握不同角色身上体现出的不同的形象意义。此外,还要关注所有材料中呈现出的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只有辨明这些关系,才能很好地立意构思作文。

二、构思巧妙新颖,是作文成功的基础。

新材料作文不限定文体,这就为考生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因而,考生在写作中,多调动书本知识,多调动生活积累,展现特长,要善于运用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把自己对该文体的操控能力以及自身的语言能力展示给阅卷老师。语言华美的,可以写散文;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可以写议论文;而想象力丰富的,则可以写寓言故事或新编故事等等。

同时,在整体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巧妙构思,出奇制胜,这需要掌握一定的构思技巧,这里略举几例:

1.画龙点睛法。篇末点出所叙人或事的意义,或其中蕴含的哲理。点睛之笔不在多,而在乎精。“龙”要画活,“睛”要点准。

2.以退为进法。先反向蓄势,把感情或情节或气势推向高潮,再逆向回跌,使文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关键是转换处要恰当,不管是先抑后扬还是先扬后抑,要在高潮处逆转。

3.误会巧合法。通过偶然事件的巧合,造成一种喜剧效果。由于信息隔绝,造成误解和错觉,推动情节的发展,就是误会法。运用误会或巧合,可造成波澜,使文章曲折动人。

4.蒙太奇组接法。选取不同侧面的几个镜头,像电影镜头的剪接一样,组合方式灵活多样,这样构思,往往会使文章摇曳多姿,引人入胜。

5.超现实对话法。运用第二人称手法,与写作对象直接对话,容易表达感情,使人读来倍感亲切,适宜用在写自己的感悟或抒发强烈感受的文章上。

【误区警示】

考生在新材料作文的写作中,难免会因为缺乏系统规范的训练,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现将常见的几个写作误区概括如下,期望能引起考生的注意。

一、断章取义,以偏概全。新材料作文,通常由三部分构成:材料主体部分(故事、言论、图表、数据),材料结论或总结点题的句段部分,写作要求部分。从材料部分的两大板块看,主体部分属于细节陈述,结论部分属于归纳点睛。这两部分内容,必须逐句推敲,完全领悟,文章写作才能保证符合材料本身意义。如前年全国卷I的材料中,故事的寓意,全部落在结尾处的父子对话中。倘若考生在审题时,撇开最关键的结尾处不看,而只选取材料开头处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的句子,然后把老鹰作为最重要的描述或议论对象进行作文,那么,文章跑题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丢弃材料,话题悬空。新材料作文需要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话题,然后围绕其展开写作。然而,具体写作中,总有一些考生,在文章中完全丢弃材料,不但不从材料中提取必要的观点,甚至连材料意义也不作丝毫分析,使自己的话题悬在半空中。这样做也很容易使自己的文章被判为跑题文。

三、曲解材料,指鹿为马。有些材料,在漫长的传诵过程中,原本已经形成约定俗成的解读意义,少数考生却在求新求变的思维引导下,故意曲解原有意义,本想以新意取胜,结果弄巧成拙影响了分数。比如成语故事“滥竽充数”,明明是要批判南郭先生不懂装懂浑水摸鱼的丑陋品行,而有人却偏偏喜欢反其原始意义而作文,在文章中大肆赞美南郭先生善于把握机会,将其作为一个善于审时度势的英雄来讴歌。其结果可想而知。

四、拣芝麻丢西瓜,盲目求新。有些考生由于担心紧扣材料中心意义展开写作的人数过多,容易形成文章“撞车”。于是,想当然地从材料中找寻一个相对冷僻的话题来展开。这种另辟蹊径的愿望固然很好,却容易让阅卷老师产生误解。老师并不一定了解你的用心良苦,或许反会认为你读不懂材料,把握不住材料重点呢。

五、照搬材料,缺乏概括。有些考生为了体现出自身作文的紧扣材料,便在开头处把试卷提供的材料照搬到作文中,还睁眼说瞎话般,加注上诸如“我曾经在一本书上读过这样一个故事”类的假话。如此,既让阅卷老师觉得缺乏归纳概括能力,又让阅卷老师觉得他缺乏诚实,还有凑字数的嫌疑,这种做法实在不可取。

六、材料扩写,缺少独创。由于新材料作文文体不限。少数考生出于保证不走题的写作目的,干脆把具有一定故事性的材料进行扩展,使其血肉丰满,成为一个很有可读性的新编故事。殊不知,这样的文章,整体框架是别人提供的,而且文章距离“创造性”的要求,实在差距太大。因此,也很难获得高分。

七、方式杂乱,文体不清。近年来,受高考满分作文和《读者》上短小散文的影响,很多学生喜欢写那种半叙事半议论的文章。或在议论文中穿大段的细节描写,结果导致文章表达方式杂乱,文章成为“四不像”。这样的作品,也很难获得高分。

八、主题游离,意义含糊。因为材料本身意义的多元性,导致有些同学写作新材料作文时把握不住要点,形成一段一个观点,各观点虽然跟材料都有联系,但却缺乏能够将其串成一个整体的核心话题。结果造成了一篇文章数个主题,让阅卷老师不知所云。

九、生硬套作,丧失自我。新材料作文由于审题允许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入手展开,这就使得同一则材料中可以解读出许多个立意来。于是,有些同学投机取巧,将自己阅读过的他人的同主题作品稍作加工,便套作成自己的文章。这样的作文,一经发现,常常被判为抄袭,得分往往很低。

十、蜻蜓点水,大而化之。还有一些同学的作文,乍看起来扣住了材料展开,在文章中,中心话题不断出现,全文结构也很妥当。但仔细推敲每个段落每句话,就会发现都只是在话题边沿上绕圈子,总不能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中。这一误区的形成原因,在于考生对问题思考不够深入,无法使文章立意进入更深层次。

作者单位:安徽省界首市顾集中学

上一篇:做一个幸福的人(2) 下一篇:____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