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及其造价控制

时间:2022-09-26 07:11:43

试论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及其造价控制

摘要:目前,施工企业控制工程成本投入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工程造价管理,同时该手段也是企业保障经济效益以及实现盈利的重要方法。本文主要解析了目前施工企业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状况,并提出将预算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作为重点管理方式应用到施工企业的工作中,并据此来指导管理工作开展,以便达到工程造价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工程造价 管理控制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当前建筑工程发展速度迅猛,相应的关于工程施工的理论研究也在快速发展,为了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建筑施工企业应将成本控制作为一项工作重点,并采取相关理论强化成本管理工作内容。进而合理控制资金投入,为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下基础。

1、工程造价的含义

工程造价的含义一般规定为一项建筑工程,从项目规划开始直到工程完工被验收和交付后所投入的全部资金之和,也就是按照计划方案的要求使用工程投入的全部人力、物力以及资金的总量构成该工程的投资造价。工程造价代表工程项目在完工后进行结算的资金投入总量,并据此预测工程的价值。

2、在施工阶段确定合适的控制目标

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不仅是经济问题,其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与工期,这三者的关系是不可分割又相互制约。因此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对工期、工程质量以及投资等三者组成的目标系统进行管理。三者中任一目标发生变化,其他两项也将受到影响,因此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是管理该目标体系的重要内容。

施工企业在预算工程项目资金投入量和规划时,会很大程度受到最初概算的影响。如某一施工企业项目部决定承接一项工程后,首先会参照施工图纸和投资方的要求做出工程的预算编制,投标成功后将按照具体设计方案完成目标成本预算。为了实现企业盈利,就应参照目标成本对施工中的人工、材料、机械等投入进行有效控制。工程目标成本在确定时应考虑施工设计方案的要求。若能在保证工程质量达标的情况下,改进施工工艺、使用新方法、新材料等按期完成工程,将会给施工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若不采取合理的规划方案对施工投入的人力、材料、机械等进行应用,将导致资源出现闲置或浪费的现象,进而导致亏损,甚至造成工程进度缓慢质量下降。因此,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工程预算的要求,并参照施工方案做出合理工作计划方案,严格管理工程施工过程,进而实现工程的经济效益。

3、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3.1控制方法

为了使工程目标管理的效果更加理想,要采取多项措施,其主要包含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以及经济措施等三大领域。

(1)组织措施。施工企业应专门开设一个部门并选配专业人士来进行目标控制,制定明确的部门工作制度,规定出该部门人员各自的职权和任务以及管理职能;确定考核标准,实现一体化运行模式;机构内配备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实行激励机制,并据此来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鼓励他们进行创造;做好团队建设以及人员技能培训等。上述措施都属于组织措施,在控制工作中必须要得到应用,这样才能保障目标控制能够有条有序的完成,进而取得较好的成果;

(2)技术措施,工程造价控制需要技术上的支持。能够有效实现控制的技术措施包括:①利用技术分析比较施工方案的可行性;② 审核并比较各项技术指标;③使用评审原则审核方案④ 使用科学方法对新材料、新技术、新设施以及新结构进行适用性测验;⑤科学评比不同投标方案中的技术水平;⑥审核组织设计;⑦寻找各种方法在项目施工中减少项目造价、并确保工程高质按期完成,进而做好项目目标管理;

(3)经济措施,该措施的目标是实现项目资金管理。为实现管理目标,各层监督管理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各种经济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资源、经济以及财务等方面对各种项目目标实行可行性分析;及时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数据变动和设计方案变动做好经济分析,尽量减少变动引起的影响;对项目工程编制概、预算要做好审核,及时作出使用计划;及时审核工程付款等。在工程造价控制中若不实行经济措施,不仅不利于造价目标管理,还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工期。

3.2工程计划变动

工程在实际施工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造成工程计划变更,人为原因有甲方要求、设计等,自然原因有施工场地限制和不可抗因素等。这些预期之外的变动将额外消耗项目施工的人力、材料以及机械等。工程变更造成的额外消耗,将对项目目标管理造成影响,也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变更工程量时,要采取商洽的形式和甲方以及监理部门进行沟通,这也是项目预算编制的重要步骤。

4、要将编制好的工程预算渗透到施工全过程

4.1参照施工进度进行划分

项目工程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资金筹集,同时也包括资金支出,这些资金主要被使用在采购各类施工用料、设施、配件、购买或承租施工用地、临时工程消耗、发放工资等,同时也要注意将各种固定资金准备妥当。因为该阶段的资金应用频繁且数额较大,同时也属于初期预算阶段,因此应认真对待。

4.2做好施工建设资金预算

尽管资金预算应使用单一的形式,但却也是控制的关键。该阶段的储备资源包括:人力、资金以及工程材料等,因此应参照实际的施工要求进行分配,将其逐渐应用到各项目成本中,同时也要将形成固定资金运用各种形式消耗到工程成本上。预算期间可在项目工程施工中被工序作为尺度逐步分解。预算工作的完成需要大量的资料支持,确定计取标准也是一个难点,最后要参照以前的项目经验,及时将预算额填到计划表中。

4.3工程收尾部分的验收工作

经过检验工程项目已经部分或全部达到验收标准,经过业主检验并完成交付工作,此时可及时收取未清完的工程款。

和业主方将工程款结算完后,应及时进行资金分配,如向员工分发奖励款、缴纳税款以及将其余资金交还项目总部等。

5、做好项目工程预算的分析工作

5.1正确理解项目工程概算与实际造价间的关系

工程概预算的具体含义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按照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国家的相关定额标准、指标以及各种费用的具体标准,对各种新建、扩建和改建以及重建的工程项目需要投入的资金总量进行概预算的文件。该文件是对工程项目在各个施工阶段的经济反馈,其性质属于费用的预先计算,有利于进行工程造价控制。使用该文件能有效对工程投资实行决策、规划、控制、复核以及监督等操作。为了有效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与社会双效益,应采取措施提高概预算工作的准确度,进而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减小项目投资的风险。工程造价控制要求概预算编制工作者应按照设计图纸将相对应的工程量计算出来,这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有很高要求。编制人员的实践经验主要表现在其把握工程组织设计和施工工艺的力度上,因此编制人员充分了解工程施工工艺,以及各类施工设施的操作操作要求。

5.2充分了解项目工程施工现场

在编制工程项目概预算前,应及时了解工程施工现场的情况,充分考虑将要使用的施工方法与措施。项目工程中材料的消耗是工程总造价的63%左右,这也是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关键,控制施工材料消耗的方式主要有控制材料的实际消耗量和控制材料的采购价格。为了有效控制材料消耗量,应适量确定消耗配额。制定合理的材料领发体系与回收规范,并加大对施工材料领用的监督、控制力度。

5.3客观对价格进行分析,适当留下价差

概预算定额表内填写的价格,是编制年设备、材料的市场价格,在使用定额制定概预算时,运用的价格是施工期间的市场实际价格,因此要留下一定预定实行价差调整,即就是实现动态管理。因此应合理确定价差,并不断对价差进行调整,使编制估算和概预算的状态为动态。

5.4使用计算机等工具参与概预算编制

项目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有时会因为时间短、任务紧等原因,发生多算、漏算以及重复计算等问题,另外有时概预算编制工作者必须要在众多定额条目和多种项目计算表间不断进行抄录与校对,这种重复计算将耗费大量的时间,这时应用计算机等工具能减少工作难度。而且,设计单位要严格参照有关政策和标准的要求制定和编制合理的预算计划。施工企业要参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预算计划的要求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并合理展开施工,使编制的预算计划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

小结

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施工企业必须正视编制工程预算的重要性,通过预算与实际工程造价两方面来保障工程高质完成,并不断寻找增收节支的措施,尽量使工程建设资金被使用在实处,使企业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何其刚,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剖析[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10年03期

[2]赵长安,刘凡,工程造价的科学管理与控制[J],陕西建筑,2011年08期

[3]梅海静,李菊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与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年13期

上一篇:港口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策浅析 下一篇:解析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