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希望于中国现代电子音乐学派的崛起

时间:2022-09-26 06:45:56

寄希望于中国现代电子音乐学派的崛起

众所周知,音乐的母体是语言,不同时代有不同风格的语言特征。自古以来,人类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印记。现代社会是以高科技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电子音乐作为这个时代的标志性语言,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电子音乐的发展以电子科技为动力,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新的音乐语言形成了一个新的音乐品种,从传统音乐形态中脱颖而出。早在20世纪初,约翰・凯奇(John Cage)利用振荡器、扩大线圈及变换唱机速度等方式创作的《想象的风景》是电子音乐的雏形。从1948年舍费尔(P,Schaeffer)的《地铁练习曲》开始,电子音乐经历了具体音乐时代、磁带音乐阶段、电子声学音乐和计算机音乐阶段的演进。在中国,电子音乐活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1年法国电子音乐家让・米歇尔・雅尔(Jcan Michel Jarre)在北京举行的电子音乐会和1984年日本电子音乐家喜多郎在上海举行的电子音乐会,让电子音乐活动走进了中国。1984年,中央音乐学院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电子音乐实验组,同年举办了由中国作曲家创作、演出的第一场电子音乐会,为中国现代电子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揭开了序幕。随着武汉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专业音乐院校成立电子音乐教学和研究的专门机构,中国电子音乐的发展逐渐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系统化迈进。尤其是自1993年中央音乐学院创建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CEMC)以来,在北京举办了许多大型的国际性电子音乐专业活动,使中国电子音乐与国际接轨,逐渐缩短了中国电子音乐与国际电子音乐发展的距离。本文将通过回顾和阐述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历程与活动现状,从中总结中国电子音乐创作与教学的特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国现代电子音乐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态势。

一、对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历史回顾

中国电子音乐的最初发展与国际电子音乐领域相比,起步晚和现代音乐意识尚未成熟,成为其创作、教学等方面提升的最大制约因素。如何在电子音乐观念和创作技术上尽快与国际先进国家看齐?如何在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上形成中国的民族特征?如何让中国人接受现代电子音乐?如何让外国人喜欢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于是,中国各类电子音乐专业机构、电子音乐专家间的沟通、中国电子音乐与国际电子音乐之间的交流就成为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从1994年开始举办国际性电子音乐节,真正实现了中国电子音乐与国际电子音乐的接轨,全面打开了这条沟通和交流的渠道。1994年,音乐节确立的“全方位、多声道、立体声的现代电子音乐会”理念,成为中国电子音乐创作的新的技术标准,至2006年第七届电子音乐节确立的“语言”主题,标志着中国电子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不断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

历届电子音乐节的共同之处是,都有法国国家视听研究院电子音乐研究中心(INA-GRM)、里昂国立音乐创研中心(GRAME)等国际电子音乐创研机构的参与,使得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国际性水准保持不减;异彩纷呈的电子音乐会是历届电子音乐节的核心内容。但是,每届音乐节都有一些新的活动项目,使得音乐节的内容逐年丰富、参与单位和参会专家逐年增多、规模逐年扩大。如1994年第一届音乐节的主要内容是电子音乐会;1996年第二届音乐节开始增加中外专家的学术报告会:1999年第三届音乐节开始增加了系列大师讲学项目;2002年第四届音乐节举办了中国首届电子音乐发展战略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音乐家协会电子音乐学会成立筹备会、电子音乐教学研讨会和学术会:2004年第五届音乐节举办了第一届电子音乐作曲比赛和国际电子音乐新技术、新设备推广活动;第六届和第七届音乐节则集前几届之优势,在规模和层次上又有了新的飞跃。另外,在音乐节的名称上,2002年之前有“北京当代音乐周”、“北京电子音乐周”等,从2004年开始固定为“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表明了这一重大国际性音乐节的运作已经成熟,让世界瞩目的国际地位已经确立。在历届音乐节中参与作品比赛、电子音乐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交流等方面,北京、上海、武汉为主的专业音乐学院以三足鼎立的发展状态,带动着全国各地各种性质、各种类型的学校和社会团体、机构的电子音乐活动趋向良性发展。在中国电子音乐创作方面,作曲家力求在保留电子音乐注重声音本身的感染力和震撼力的同时,极力避免无意义的声音堆砌和单纯技术的炫耀,通过各种尝试来寻找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音乐语言和鲜活的个性特征。从历届电子音乐会的中国作品中可以看到渐变的过程,一种体现技术性、音乐性和文化包容性相兼顾的电子音乐创作理念已经逐渐形成。

与前六届音乐节相比,2006年的第七届音乐节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通过多种渠道拓宽中国电子音乐的发展空间,为电子音乐的普及做工作。设立中央音乐学院主会场和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华世纪坛四个分会场活动,让现代电子音乐走进普通高校,是本届音乐节组委会精心策划的一个新举措,也使得这次音乐节活动范围更加广泛,观摩的学生更多;在中华世纪坛举办超大屏幕视听一体化的开幕式多媒体电子音乐会,表示电子音乐面向社会发展的一个思路;推出四张中国青年作曲家电子音乐CD专集和张小夫电子音乐CD专集,充分展现了中国电子音乐蓬勃发展的创作现状,也体现了中国电子音乐从象牙塔逐渐走向社会、走向大众、走向市场。

第二,举办全国首届“Musicacoustica”电子音乐学术论文评奖,目的是通过比赛激发更多的人来进行电子音乐理论的研究工作。经过专家评选,李斯心、王铉、黄枕宇、朱时家、庄元、关鹏、黄志鹏、张睿博、仓海平等活跃在电子音乐领域的青年作曲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12篇论文获奖。获奖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分析研究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作曲家电子音乐的创作技法、创作思想、创作理念以及作品版本等问题。

第三,国际电子音乐研究协会(EMS)在北京举办年会,标志着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已经作为国际上重大的电子音乐节之一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有来自世界三十多个国家的活跃在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领域的著名作曲家、理论家、教育家出席,并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如肯尼斯・费尔兹(Kenneth Fields)的《电子音乐术语学:翻译、主体论及知识的基础》、达尼埃尔・泰鲁奇(Daniel Teruggi)的《感觉时间与音乐》等33篇电子音乐学术论文和学术成果在会议期间宣读。研究成果涉及到电子音乐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审美以及作曲家与作品研究等领域。

二、在交流中发展的理念

当代艺术社会学派音乐哲学家阿诺德・ 选,有王铉的《花鼓・安徽・CN》、兰薇薇《PixelDelay》、冯金朔的《土豆的舞蹈》等32部作品获奖。其中,“中国青年作曲家(C组决赛)获奖作品决赛点评音乐会”是以专家现场点评的方式进行。正如作曲家张小夫所说:“这种方式的比赛,是给青年学生上了一节公开课。不同专家的点评,表明了不同的艺术观,但不同专家对审美的标准是相似的,对电子音乐制作技术的要求是一致的。”

其五,闭幕式多媒体电子音乐会。中外作曲家的电子音乐作品同台演出,让观众欣赏到不同国度、民族和个体通过不同风格、技术手段和表现手法对崇高艺术境界的追求是相同的。中国青年作曲家关鹏的作品《极――选自电子音乐组曲“C Adenza”No.4》,在整场音乐会上别具一格。作品通过对原始人声的采样处理与电子合成声音相结合,使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呼麦融入电子音乐表现之中,充满了矛盾、统一的哲学思考。我们从这部作品中看到了中国现代电子音乐美好的前景。

另外,“声音・语言”主题音乐会、国际电子音乐研究会专场音乐会、法国萨克斯与音乐混合交互式音乐会等风格各异的电子音乐会均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在中国戏曲学院大剧场举办的“罗兰之夜”流行电子音乐专场音乐会,用“火爆”也不能够完全表达狂热的演出现场。

3.生动直观的大师班讲座

七场电子音乐大师班系列讲座,由国际著名电子音乐大师围绕电子音乐的创作、理论、技术、教学等领域进行现场讲解。如著名电子音乐作曲家李・兰迪(Leigh Landy)在“我的探索――如何使实验室里的新音乐被观众接受”中讲到:社会上到处都有音乐,但人们不关注它,称之为背景音乐;音乐不能让人感到惊奇的话,那么,为什么要去听音乐呢?又如电子音乐历史学者马克・巴提埃(Marc Battler)在“从电子乐器到电子音乐”中阐述了早期电子音乐经历的两个阶段。即用电子技术制作乐器(用来演奏音乐)阶段和用电子技术制作音乐阶段。而制作技术的发展可划分为五个时期:早期先锋时期主要表现在录音和传送声音技术方面;第二是电子乐器时期,产生了THEREMIN、MARTENOT等电子乐器;第三是具体音乐时期,使用录音机制作音乐,把机器当作乐器用;第四是合成器时期,用电压控制震荡器来控制改变音色,这一时期MINIMOOG-STAGE INSTRUMENT合成器是一个新纪元;第五是一个电子音乐的革命时期,即计算机音乐。再如扬・吉斯林(YannGeslin)以讲解、示范和讨论的形式介绍了Acousmographe电子音乐作品分析软件,该软件通过各种图形与频谱相对应的方法,用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图形表现不同声音,用视觉来帮助听觉分析、解读电子音乐作品。

另外,詹姆斯・吉鲁东(James Giroudon)和达尼埃尔・坎特兹(Daniel Kientzy)结合大量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电子音乐作品,详实地介绍了法国(G.R.M)三个重要的电子音乐工作室,和GRAME作为最大的工作室从事为照片、歌曲、歌剧、电影和舞蹈创作新音乐,同时向社会介绍来自中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美国等各地青年作曲家及其作品的工作职责。该工作室作曲、表演、录音是一个完整的团体一起工作。

三、走中国电子音乐学派之路

21世纪,中国各音乐艺术院校的电子音乐教学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2002年,全国九大音乐学院和数十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系)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音乐家协会电子音乐学会(EMAC),开启了中国电子音乐发展史上的新纪元,并意味着结束了国内专业电子音乐界工作散乱的状态。学会积极组织举办多项国际性活动,与国际机构取得了密切联系,国际交往越来越多。同时,在凝聚中国电子音乐的创作力量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会一贯的口号是:“和国际高端技术接轨,同时与国内各界同行接轨。”2004年,中国电子音乐学会成为国际电子音乐联合会(CIME)的正式成员国。2005年,中国电子音乐学会成为国际计算机音乐协会(ICMA)的团体会员。2006年,学会提出了成立理论委员会、创作委员会、技术委员会、教育委员会等专业机构,积极开展教材建设及课题研究等专项活动,积极申报电子音乐制作师、声学设计师等国家劳动部组织的新职业资格认证等议题。这标志着中国电子音乐的创作、科研、演出、教学和组织国际性电子音乐节等诸多方面朝着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向迈进。

如果说二十年前的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伴随着褒贬不一的争论,还在寻求发展之中,那么经过张小夫、刘健、陈远林、安承弼、吴粤北、王宁、许舒亚等作曲家风风雨雨的创业之后,已形成了强大的创作队伍,带动中国现代电子音乐的创作走向成熟。并且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如张小夫的《吟》、刘健的《风的回声》、陈远林的《丝绸之路》、安承弼的《色彩的空间》、吴粤北的《摩梭人家》、王宁的《计算机协奏曲“无极”》、许舒亚的《太一第2号》等作品都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用现代电子音乐的表现方式,体现了各自的个性特征和共同的民族特征。在中国电子音乐创作队伍建设方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培养了一批集音乐创作、演奏、制作为一身的高端、复合、应用型电子音乐人才,形成了一个精良的创作团队。如关鹏、王铉等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电子音乐创作的后起之秀,在他们后面,还有一批沿着同一方向行走的后备军。在第三届“Musicacoustica”电子音乐作曲比赛获奖作品中,有近三分之二的作品是来自这个团队。

中国现代电子音乐的发展虽然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但现在已经越来越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在经历了探索、创新与反思之后,中国现代电子音乐创作没有沿着西方国家的路子去走,而开始形成了属于自己个性特征的发展之路,这个特征集中体现在一个“融”字上: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深厚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多元文化的背景相互融合;传统音乐思维与现代音乐创作理念相互融合:音乐本体与科技载体相互融合;民族乐器音色与电子合成声音相互融合。张小夫称之为中国现代电子音乐学派,他认为“融”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融会者生存。与此平行发展的是中国现代电子音乐教育,通过自主创新、借鉴不同类型的办学体系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电子音乐教学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第二、三代中国现代电子音乐创作队伍所取得的成绩足以说明问题。

历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所取得的成功,表明迄今为止亚洲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加国家和人数最多的这个电子音乐节,已成为国际电子音乐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国际社会通过这个窗口了解中国电子音乐的发展,中国电子音乐界通过这个窗口了解世界最新的电子音乐发展动态。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现代电子音乐创作已经找到了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坐标点。中国现代电子音乐的发展寄希望于中国现代电子音乐学派的崛起。

上一篇:近看朝鲜族民谣歌后卞英花 下一篇:关于首届音乐传播文论征集活功的评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