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麦子收割的季节里

时间:2022-09-26 06:05:55

走在麦子收割的季节里

每当到了收麦子的季节,学校都会组织放一个星期的“忙假”,让学生回家帮家人收割麦子。尽管那还是读小学时的事,可现在想想,还是挺有趣的,虽然帮不了多少大忙,可从中却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及父母的不容易。

农人收割季节讲究一个“抢”字,五月的天气变幻不定,如果抢收得不够快,麦子可是要烂在田地里的。每年的收麦子时节,我就跟着父亲奔波在麦田与打谷场之间。麦子割下来之后,翻晒个两天,等麦秸秆枯黄后,就要开始捆扎了,将麦子扎成一小把一小把,便可上场了。每家都会拥有一小块打麦场,在麦秸上场前,父亲早就用石碾将其整平了。麦子上场时,我才算是真正能帮上忙了,之前就是干些给大人们送送水、递递毛巾之类的小活。

一般打麦场选择的位置,都离麦田不远,这样便于运送。大人们用扁担,一头码七八十个麦把,打着号子,迈着稳健的步子向麦场进发。我也不能闲着,尽己所能,一边手夹五个,背上用麻绳再捆十个,这样也有二十个,来回小跑,一天能运送几百把。一天下来,手上都被麦芒磨破了,有时还会出些血,现在想想,那麦芒还真有点尖针的厉害劲,尽管这样,心里还是挺开心的,毕竟,自己也能干活了啊!

等到麦子上场后,大人们就开始在脱谷机上开始脱谷了,这时的我,就坐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着。等到那些脱了穗的麦秸把,被堆成小山时,我就可以爬到麦秸堆顶上了,真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看着那满场的热闹景象,心中甭提有多兴奋了。小伙伴们也是相互攀比着,看谁站得高,麦秸把高,就意味着谁家打的麦子多。可到了晚上,大人们有时却也顾不上我,记得有一次,父亲帮叔叔家脱麦子,脱到很晚,没人领我回家,我竟一个人躺在麦秸垛中睡着了,他们忙到三四点才回家睡觉了,累了一天,根本顾不上我。第二天天大亮,来麦场一看,我睡得像个死猪似的,他们笑得是前俯后仰,而我却是浑然不知。所幸的是,我们那地处平原,要是在山区坳口的话,没准就被狼儿给叼走了。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直到自己不再是满场疯野时,猛然间才发觉,自己长大了。这几年有时会在麦子收割的季节回家,但如今的农忙,却没有了往日的热闹与喜人景象了。全是机械化了,大型收割机,在田地里,一岔岔地收过去,麦子就像下雨一样落到麻袋中,收完就能装车运回家中,至于那些个麦秸,也不用再捆成把了,一把火,省事又省力,而打麦场,早就消失了,家家都有一个小园子。

如今走在麦田中间,脑海中依稀还是会浮现当年那种你争我抢的情景,可哪里还有那种感觉呢,连父亲都说,唉,现在的科技是解决了收割的事,可收获的心情却没了啊。

其实我是能体会到父亲那番话的意思的,那时收割麦子,尽管累些、忙些,可看着那一望无际的麦田,金灿灿的麦子,从镰刀割下,到上场脱粒,晒干,进仓,全程参与,汗水中和着泥土与麦秸的芬芳,黝黑的脸庞上透着阳光的味道,麦田、麦场、麦秸、麦子……那个中滋味,绝非一个累字所能掩去的,因为有那份踏实与沉稳在,有那份淳朴与乡土在,有那份期待与希望在!

走在麦子收割的季节里,内心唯愿那份乡土还在,那份自然的气息还在,就足矣!

上一篇:难忘银发恩师 下一篇:谈林业发展与城镇新农村建设的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