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学下的高中语文课管窥

时间:2022-09-26 05:59:52

美感教学下的高中语文课管窥

一、让学生深入课文,融入到文章中来体会深意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蕴含着作者丰富情感的佳作,其中饱含了作者对事物的看法,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在当时的感受。教师在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时,要让学生还原当时的情境,把自己当成文章的主人公来感受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用心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在遣词造句中的技巧。通过和作者发生情感交流,体会作品描写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作者发生共鸣,让学生体会作者笔下人物形象的鲜明特征,感受文字中美的意境。学生在感受和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魅力创造的文学作品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对作者的语言运用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在写作时的技巧和能力。例如,教学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通过让学生对诗歌进行仔细品读,体会到了生活在远离喧嚣的场景,感受到清新的气息。在深入了解文章内容后,学生和作者的情感进行互相融合,他们能通过阅读文章感受到作者既肯定了世俗生活,又有不甘于在世俗中成为“俗人”的心情。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赏析,感受文章中的美时,首先要提高自己对文章美的感受,提高专业素质,能把学生的兴趣正确地引入到对文章的理解中。在正确地培养和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美的感受后,他们在进行自读课文时,能在阅读中把这些技巧和能力融入到学习中,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同时通过学习作者的行文布局和遣词造句能提高学生在写作时对文字的驾驭能力。

二、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形式美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体现了作者对自己经历的感悟,用字词句把这些在生活中产生的情感体验组成一篇文章。在文章布局中,作者是如何把各个要素进行整合,使文章的整体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呢?这就是要求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的方面。领会掌握这一点,不仅对阅读有帮助,而且对写作构思,文章的安排有借鉴作用。正如建造一座大厦,如何总体构架,如何安排层次,如何布置装饰,形成建筑形式的新颖、独特的美感。如果我们把握了文章组织材料的脉络、方法,那么会有“涉足斯文也,则有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的感觉。那么,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作品时,借助文章分析的各种方法把本来繁杂的材料化为富有建筑美感的形式作分析领会。如,在进行孙犁的《荷花淀》教学时,通过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使他们体会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看到了一群热情开朗,机智勇敢,支持抗战的农村妇女的伟大形象。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学生树立起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全文布局严谨,结构完整,给人以统一和谐的美感,这就是显示了其建筑形式的美。诸如此类所讲的文学形式的建筑美,能给人以形式与内容完美的统一。

三、让学生对文章中的语言进行深入分析,感受文章的意境

康德曾说过:“想象力是创造性的。”在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中,不仅要从字面意思对文章进行理解,还要展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能通过对文章中重点语句的分析,深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中,感受当时的情境和体会。在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时,学生从文章的字面意思不能对文章的立意和情感进行深刻理解,所以他们必须把自己融入到当时的情境中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来和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这时学生才能从中体会到美的感受。例如,在对《荷塘月色》进行教学时,通过让学生对文章进行赏析,他们理解了作者为什么把荷叶比喻成“亭亭的的裙”,学生通过观察实际生活中的荷叶,对作者选词的手法上有了深刻理解,能深刻体会到荷叶的美。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自身的教学能力来和学生达到互动,使他们能从理解和体会文章的美开始,来深入对语文知识的探讨,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通过从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的美开始,让学生受到感动和启发,学习作者对情感和文字的运用。在美的感受和体会下,学生也能利用掌握的语文知识进行美的创作,使自己对文章的美体会更深,对语文文字的运用更灵活,语文素质不断提高。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获得提升,他们的语文水平和对文字的运用,对文章的感悟也会越来越深刻。(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杨素娟单位:河北省霸州市第四中学

上一篇: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概谈 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