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人人都能登“珠峰”

时间:2022-09-26 05:57:10

5年内,王静已经8次登顶8000米以上高峰。而在2007年,参加攀登乞力马扎罗山的队伍时,她还从未有过登山经历;结果竟在小组里超过所有专业级的队员,第一个登顶,比第二名还早到半小时。

这名38岁的探路者户外用品公司联合创始人、女登山家坦言,无论是创业还是登山,她都是抱着“无知者无畏”、“到哪算哪”的精神,而每完成一次挑战,她才觉得,“回头看看也不过如此”。

“我来自一个小山沟,我的基础远远不如大家。”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讲台上,由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国银行和中国青年报社共同主办的“助学・筑梦・铸人”系列传播活动上,王静告诉台下的同学们,“不要在乎你现在的起点在什么地方,只要站在山脚下,你的目标就是山顶。”

很少有人想到,王静是在四川资阳的农村长大的,只有初中文凭。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庭贫困,她为了能够将来有个“铁饭碗”,便放弃读高中,去上了幼师。原本计划要做一名幼儿教师的她,书还没读完,正好有家广西北海的餐厅前来招聘,她又抱着尽快找工作、为家里解决负担的想法,辍学去北海打工,从餐厅服务员做到领班、迎宾、收银员,最终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太多的人总是在描述自己想干什么,但过了几年,你发现他还在描述。你得走出去,试一下,才会发现目标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结果往往会超乎你想象的好。”王静说,“但这个过程,一定是要经过百分之百的艰辛努力。”

在广西创业的第一步,是在一个高新技术博览会上买下了一项参展的专利――一个可以快速折叠的帐篷。当时,她为了学习帐篷的制作原理和方法,专程去了江苏泗阳。一般人一个月才能学会,她却只用了一个星期。从这顶帐篷开始,经过十几年,探路者已经成长为市值50多亿元的公司。

“在人生的每一步,我都在不断地学习。”王静说,1993年刚来到北京时,她便从五笔字形开始学习电脑,还报了会计、秘书的函授班。一直到现在,她都没有放弃学习。

“首先要自信,自信来自知识的积累;接下来,认定一个目标,只要跨出那一步就可以了。”王静告诉在场的学生,做每一件事的目标都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不能遥不可及,也不能轻而易举就够得到。而最合适自己的目标,就是“使一使劲、跳一跳,才能够到的”目标。只要方向正确,目标坚定,持之以恒,“每个人都能登上自己心中的那座珠峰。”

正是带着这种信念,她不断挑战着自己的潜能:2007年,在登顶乞力马扎罗山后,她紧接着便去挑战8201米的卓奥友峰,当时队友王石觉得“这家伙就是来捣乱的”。那次登顶,她从十二级大风和雪崩中走出,血氧含量只有42,濒临死亡线。当时的王静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活下去。”之后,她又成为第一个登顶努子峰的中国人,并在一周之内连续登顶努子峰和珠峰。

王静马上又要出发了。她计划用196天的时间,完成“7+2”的极限探险,即攀登七大洲最高峰,且徒步到达南北两极点。

从小山沟里走出来的时候,她也从未想过,能够从白手起家做到如今拥有1600多家门店的上市公司,但她一直坚持的都是“先做了再说”。在登山时,她永远只关心“我的脚怎么迈出去下一步”,但只要站在山脚下,“你的目标就是山顶”。

上一篇:浅析小区公厕用水现状及解决方法 下一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