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拉山口卖幡人

时间:2022-09-26 05:51:40

傍晚,海拔4500 米的措拉山口人迹罕至,除了偶尔经过的汽车之外,就只有随着山风飘扬的经幡。树林一样的经幡旁有一幢铁皮屋子。屋子里住着两个卖幡人。

卖幡人一个叫旦达,一个叫索朗旺加,他们都是拉萨市尼木县普东乡人。

措拉山位于日喀则地区拉孜县境内,“318”国道便经过这里,这条路是雅鲁藏布江一线连接东西交通的咽喉。

“318”国道在措拉山上画了数个“之”字后再往西。它在七八十公里外的拉孜县查务乡分成两道,一道继续向西,经雅鲁藏布江源头――杰玛央宗冰川,到岗底斯山主峰――岗仁波齐,再到阿里,最后通往新疆;另一道向西南到珠穆朗玛峰、去往樟木口岸,最终到达尼泊尔。

从拉萨、日喀则方向去上述几个地方经商的、朝佛的、旅游的都要经过措拉山口,所以一年到头,这里各式车辆络绎不绝。由于这是一条主干道,所以两年前国家投资把这条路改建成了油路,油路一直通到了樟木口岸。通往阿里等地的油路也正在建设当中。

路好了,荒凉的措拉山口就更热闹了,挂经幡乞求平安的人自然也多了。吸收融合了当地苯教教义的藏传佛教认为,山、水、树、石等自然物都是有灵性的。把它们称之为“神山”、“圣水”等,冠以“神”性。当人们经过这里时,怕惊动这里的“鬼、神”而引来不测,据一些藏族朋友说,几百年甚至千年前,一到冬天,的大山、湖泊基本上都积满冰雪,人们经过此处不小心会触发雪崩或掉进冰窟。因此每逢山口,当地人都要停下脚步祭祀山神,祈祷平安吉祥。山口的祭祀,往往要献上哈达、挂上写满经文的经幡,再按顺时针方向转上一圈再走。哈达抛出手的同时,嘴中还要念念有词“却!索索――”

这是一个小小的祈求平安吉祥的祈祷。他们喊出第一个“却”音时,咬字很重,声音也很大,就像突然爆发出来一样;到中间的“索”音时,咬字就轻了一些,声音也小了一些;到最后的“索”音时,咬字变的很轻,声音也最小,但尾音却拖的很长。这3个音一气呵成,中间不停顿,喊出来别有一番韵味。

旦达的生意就得益于藏民族这种传统习惯。他从一个同乡那里听说这里经幡生意好做,于是去年就和索朗旺加从数百公里外的尼木县来到措拉山。旦达是老板,索朗旺加是他雇的帮手。铁皮屋子是他花了1000元买的,运费却花了2000元。那时来往于山口的车多人多,在这儿做经幡生意的人也多,但即使是这样,一个月下来也能赚好几千。

旦达的好生意一直持续到今年3月中旬。

今年3月中旬之后,大家为了争生意而经常打架。因为从山口经过的车辆和人数一下子少了许多,拉萨3月14日发生的事件对的经济、社会各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生意不好做了。现在,山口上只有旦达一家在这里做经幡生意。

旦达说,现在他一天的毛收入大约有50元,除去20元的生活费,能余30元左右,索朗旺加的工资也包括在内。

自从其他做经幡生意的人走了以后,措拉山口大部分时间就只有老实的旦达和比他还要老实的索朗旺加两个人。这几个月来,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靠听收音机打发无聊的日子,也许还有就是望一望空中飞过的山鹰,读一读经幡上的经文。

“现在只有我一家了,但生意还是不好做。”3月到6月间,经过措拉山的车辆少了,再就是现在许多年轻人不信佛教了。他们开车到此处时,只是减一下速,空手作抛洒的动作,口中念“却!索索――”,脚一踩油门就过去了。旦达当然赚不到这些人的钱了。

藏民族真的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民族。渴望来生有一个好归宿的佛教徒身处物欲横流的世界,被俗事所累,没时间去念经,于是就在这没有人烟、常年刮风、气候恶劣的山口上挂上经幡,让风去帮自己念经,让幡代自己修行。藏民族也是一个很有信念和毅力的民族,单纯的金钱利益不足以让人在这种绝地坚持这么长时间。旦达和他的同伴从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走出来,长期身处这种绝地,他们的所作所为也不单单是为了赚钱。

虽然脸被高原缺氧、紫外线和高原风折磨得又青又黑又干,但是旦达相信不久之后自己的生意还会好起来,他的所有的坚持一定会有善果的。

呆的时间长了,旦达和索朗旺加还在这里找到了一件事,就是帮司机看护抛锚的车辆,不收钱的。

上一篇:色拉寺金则橛节 下一篇:孜珠寺――雪域山巅的雍仲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