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是钱,读书干吗

时间:2022-09-26 05:48:34

有的是钱,读书干吗

"我家有的是钱,还要读书干什么?"株洲某民办中学初一学生洋洋(化名),为自己拒绝参加学校考试做的这样一番解释,着实让在场的老师大跌眼镜。据洋洋的班主任说,洋洋几乎每门功课都交了白卷,有的考卷他甚至连名字都不写。

事后,班主任把他叫到办公室问原因。洋洋说,他不是做不出,而是根本就不想做。他说,他不知道自己家里有那么多钱,为什么还要他读书,还要他参加考试。

见过许多因为有几个臭钱而烧得不知自己吃几碗干饭的主儿,笔者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对这种人反感,甚至愤怒,但当一个初一的孩子也染上了"钱多综合征"时,笔者的心里却满是苦涩:毕竟他还是个孩子!

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呢?一个本来单纯、青春,像一张白纸一样等着填抹色彩的孩子,怎么就如此过早地沾上了铜臭,过早地奠定了他"金钱至上,有钱就行"的人生理念?

报道说,洋洋的父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老板,洋洋就读的这所中学也是"贵族学校",可以想像,洋洋是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的。但家长需要反思:自己给孩子的,难道仅仅只有钞票吗?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中,家长到底扮演了怎样一个角色,竟使得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如今,有钱人是越来越多了,但不知这些"有钱人"有没有做好成为一名"有钱人"的心理及相应的能力准备?

除了家长,也许我们更应该反思。想想吧,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怎样的一个"外部环境":"办证"广告涂满大街小巷,假烟假酒假药泛滥,各种成人考试作弊成风,影视作品里是那些富豪们一掷千金、香车宝马的极力渲染,更别提平时人们在说话时不时冒出的"没钱不行"和"有钱就行"......这样的一个环境,单靠校园的一堵围墙是起不到"隔离"作用的!

一个刚刚学着用脑袋思考问题、观察社会的初一学生,通过他的"思考"与"观察",得出了"有的是钱,读书干吗"的结论。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也许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从这件事中需要我们咂摸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样的口号,我们已经喊了很多,现在看来,除了这些口号,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一步步地做。这就给教育工作者加了担子。面对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如何引导这些孩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理念,脱离"暴发户""土老财"的局限性,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这个世界上有些国家守着石油富甲天下,但谁又承认这些国家是"发达国家"呢?同样道理,对于一个人来说,也是如此啊。我们要让孩子们明白,一个人,一个国家,不能仅仅靠钱来支撑自己的精神世界,除了钱,还有其他同样很重要的东西,比如坚韧的性格,比如创新的精神。而这些道理,不知身为成人的我们,又能明白多少?

就从我们这些成人开始做起吧,就从现在开始,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好学上进、讲究诚信的社会环境,也许这才是对孩子们最好的教育!

上一篇:《地道战》遗址的保护难题 下一篇:振兴评剧艺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