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增:中铁电化“原动力”

时间:2022-09-26 05:35:28

王其增:中铁电化“原动力”

“王其增是我们企业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2008年11月13日下午,中国中铁电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电化”)党委办公室主任李斌仓对《中国改革》记者说。

李解释,从传统老国企转身而来的中铁电化面临很多复杂的体制、机制矛盾,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考验。作为承建了国内电气化铁路80%的中铁电化,作为中铁电化的管理团队核心,中铁电化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其增没有创新思维,没有学习能力,没有人性魅力就会很难驾驭企业,企业也不可能有活力。

创新能力:中铁电化发展壮大

“国有企业的创新必须要符合制度规定,符合实际和企业需要。脱离了这两点,任何创新都是失败的。而王董事长和企业管理团队的所有创新都特别适合我们企业”

李介绍,2003年6月王其增担任中铁电化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后,同管理团队其他成员最先烧了三把火:

第一,解决企业发展方向。“他刚一上来就和刘志远总经理商量召开了企业发展研讨会,解决企业发展方向问题”。李斌仓介绍,这是王上任后第一次在全局的讲话。这个会开得非常成功,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他上来考虑的就是企业的战略发展。

第二,修订企业发展“五四战略”。中铁电化以前就制定了“五四战略”。王其增经过长期调研,提出有必要充实、修订“五四战略”。他同刘总经理商量后,中铁电化成立了修订小组,由高层管理人员带领有关部门人员到基层单位进行调研,形成企业未来的总体发展战略报告。目标是:把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建成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国际先进,资本、技术、管理相对密集,具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大型建设企业集团。

“搞这么一个发展规划,有些单位搞都是请一些专家,花费要用200多万甚至300多万元,而我们自己就搞了”,李斌仓说。

第三,构筑中铁电化企业文化体系。2008年11月17日上午,中铁电化副总经理张建喜介绍说,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而中铁电气化局特别需要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王其增认为,用文化的力量能改变企业的命运。“以前我们也提出了企业文化,也抓过试点,也开过现场会,但是对企业文化的规划不系统。经过王其增和其他领导共同努力,中铁电化的企业文化现在已经很健全。特别是‘中铁电化’品牌已走向全国,目标是享誉世界”。

张建喜介绍,在王其增和刘志远为主帅的管理团队带领下,中铁电化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具体体现在:

第一,企业的营业额、新签合同额、利润总额、职工收入、安全质量五大目标连年提高。企业营业额由2003年的35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100.9亿元,新签合同额由40亿元上升到200.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由3600万元上升到2.2亿元,职工人均收入每年以10%以上的幅度递增。

第二,王其增重视经营开发。王其增担任中铁电化党委书记、副董事长以前,是负责市场开发的副总经理。企业那些年比较困难,发展缓慢。王其增认为,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须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将经营提高到决定企业生死的高度。现在王其增还能做到为了一个合同等业务单位的领导几个小时。有些重大合同,王其增则与总经理刘志远共同出马。“这让建设单位觉得中铁电化很真诚,领导很团结,工程交给他们很放心”。王其增和刘志远经营开发的绝招就是广交朋友,把与企业发展有关系的单位广泛联系,包括建设单位,铁路局,地方政府等。

王其增经常强调,铁路市场有限,过去是中铁电化一家,而现在很多单位成立了电气化队伍,企业发展光靠铁路电气化不行。他倡导中铁电化局要上中下游全面发展,建立产业链。现在面对行业的竞争要全方位发展,要开拓其他新领域、新产品。现在,中铁电化搞BT、BOT模式,铁路、公路、地铁都干。技术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

第三,重视团队建设。王其增特别重视中铁电化管理层的选拔。中铁电化遴选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中铁电化管理层、下属企业主要管理层都要懂管理会经营,应是复合型人才。

第四,中铁电化核心竞争力空前提高。作为我国铁路电气化的权威专家,中国铁道学会电气化委员会高级会员、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企业资深专家单圣熊总结了中铁电化核心竞争力的强大:

一是技术领先。现在国内除了中铁电气化局其他电气化施工企业有设计单位的没有。科研上根本没法与中铁电气化局比。而中铁电化在科研方面有两个设计院:天津电气化勘测设计院、北京电铁通讯信号勘测设计院。特别是中铁电化电气化设计院在铁路电气化设计方面国内最强。2000年左右,中铁电化就组织团队走出去与西门子公司等一些国外高速铁路公司建立联系。京沪高速项目提出后,中铁电化就组织团体出国考察学习,回来以后搞研究。中铁电化实施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持发展的战略,技术研究的目的是支持企业发展,然后引领企业的未来;

二是产品制造一流。中铁电化的核心产品是高速铁路接触网,这在国内独此一家;

三是施工队伍国际一流。单圣熊表示,“比如施工,我举个例子,我们现在开发了好多工艺,而开发这些工艺的研究人员都在我们局内。虽然国内有20多家企业可以建设电气化铁路,但从竞争力方面,应该说我们是最具有竞竞争力的”。

王其增显然对中铁电化的核心竞争力显得底气十足:“技术领先是中铁电化最突出的特点。北京到上海一千四百多公里电气化改造我们一年就干下来了,就是靠科学严谨的施工组织。这不是那个领导一下令就能干完的。这需要真功夫,没有经验没有实力根本就不敢揽这个活”。

学习能力:追求自我完善的人性魅力

2008年11月17下午,中铁电化母公司――中国铁路工程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纪委副书记余汉林对《中国改革》记者表示,作为国企领导,有几个非常关键的标志性素质:第一是政治素质过硬;第二、是决策能力要强。哪些问题需要决策?哪些问题用哪些程序进行决策?而且要决策的正确;第三、董事长统揽全局的能力要强。“面对中铁电化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党委、还有职代会等相对健全的组织架构,怎么样使这些子系统在中铁电化大系统里面有效运转,王其增没有强大的协调能力是不行的”。

由于经常帮助王其增起草企业发展的重要文稿,李斌仓自认为对王其增的思想、人品比较了解。在他眼中,王其增是一位能够把握方向、运筹帷幄的董事长。“王其增非常有决策敏感性。国内外发生大事,凡与中铁电化发展有关联,王就及时召集有关人员进行研讨。他脑子想的都是这个企业”。

在张建喜看来,王其增“善于抓大事,谋全局”,他最大的特点是当领导不靠表面权威,靠个人魅力。王的魅力是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提炼企业发展的战略理念。这让他和管理团队能给中铁电化指出发展方向,引领企业发展。“只有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人,他的能力、素质才会不断提高,他看问题、分析问题、作决策的水平才会越来越高”。

更重要的是,王其增是一个把学习作为境界来追求的人。很多人是为学习而学习,为了工作的急需而学习,是权宜之计式的功利学习。但是,王其增将学习上升到了精神层面。他把学习作为人生境界追求和自我完善的方式,作为道德修养、精神丰富的途径。他把学习重视到一种高度,自觉到一种纯度,这是很可贵的。

据本刊记者了解,王其增学习的领域广阔,政治、经济、管理、历史、哲学他都学。他跑到北大去听国学,他把儒学精华内容融入到管理企业的实践中。所以他思路很清晰,思想境界比较高

谈到自己的学习,王其增本人很感兴趣。他说,日常工作中遇到很多问题,遇到很多矛盾,这时带着问题去看书,经常是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平时遇到这么多问题,实际上就是窗户纸没捅破。在读书中悟到一些东西,人就提高了。不学习能不能做工作,也能做,但是提升个人思想层次,作为公司董事长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指导管理团队工作,没有一定理论素养和人生修养是不行的。而要让别人干,让别人听你的,服你,你就要把道理说透了。我学道家对自然万物规律性的智慧,让自己不至于做错事,不至于迷失方向。佛、禅我也看。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候,怎么把心沉下来,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保持一种冷静和平常心。我学儒学,学做人,学做事方法。所以我觉得国学对我帮助很大”。

2008年11月13日下午四时,《中国改革》记者面前的王其增朴实、沉稳,香烟袅袅中他重复了三次这句话:“我的信条是‘把事做好,把人做好’。我管理企业的理念是:谋文化之道”。

王其增认为,企业管理最终靠文化指导,企业产品有文化的附加价值,但产品代表不了一个企业。真正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关键要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而形成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文化,秘诀就是学习,并在学习中创新。

余汉林表示,王其增的爱学习直接影响了他的做人。中铁电气化局管理团队的凝聚力比较强,同王其增的做人做事是有关系的。王其增做事很民主,作决策不武断,充分听取大家意见,让大家的积极性都释放出来。王其增与中铁电化总经理刘志远的“哥们关系”有口皆碑,是“国企主要领导配合的精彩版二人转”。中铁电化流传一个小故事,刘志远总经理一次检查身体某项指标有些高,他第一个电话竟然是打给王其增。刘志远经常感叹地对中铁电化外面的人表示,“我有一个好书记”。

李斌仓更是充满感情地流露,“王其增与一般人不一样,他是全才。他的思路绝对是大思路、高境界、大视野,为人非常大气”。

王其增则经常说,“官是临时的,荣誉是过去的,健康是自己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余汉林认为,王其增对个人的自律要求很严,他不喜欢大鸣大放式的做事,他喜欢轻车简从,他最怕给别人添麻烦。担任中铁电化公司主要领导这么多年,他的子女没有一个是他安排的。他没有让人私下议论的内容。“这很不容易。董事长的作风如何,直接决定企业的风气如何”。

11月17日中午,中铁电气的一位工人师傅对《中国改革》记者表示,王其增平易近人,没有什么架子。他经常去下面的工地检查工作,对职工食堂、宿舍每次都去看一看。有什么觉得不好的地方,他就要求及时改进。他对普通职工很关心。“王董事长给人一种特别有文化,特别有涵养,特别具有亲和力的一种感觉”。

王其增“善于抓大事,谋全局”,他最大的特点是当领导不靠表面权威,靠个人魅力。王的魅力是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提炼企业发展的战略理念。这让他和管理团队能给中铁电化指出发展方向,引领企业发展。

上一篇:当前正是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 下一篇:金融改革需要新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