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玉米高产田间管理技术

时间:2022-09-26 04:02:09

浅议玉米高产田间管理技术

【摘 要】本文主要从玉米苗期、中期和后期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做一简述。

【关键词】玉米;高产;田间管理

玉米田间管理包括苗期、中期和后期管理,三者缺一不可,从而达到玉米高产的目的。

1.苗期田间管理

1.1查田补种,移苗补栽

出苗后要经常到田间查苗,发现缺苗应及时进行补种或移栽。如缺苗较多,可用浸种催芽的种子坐水补种。如缺苗较少,则可移苗栽植。移栽要在阴雨天或晴天下午进行,最好带土移栽。栽后要及时浇水,缩短缓苗时间,保证成活,达到苗全。

1.2适时间苗、定苗

间苗宜早,应选择在幼苗将要扎根之前,一般在幼苗三四片叶时进行。间苗原则是去弱苗,去病苗,留壮苗,去杂苗,留齐苗和颜色一致的苗。如间苗过晚,植株过分拥挤,互争水分和养分,会使初生根系生长不良,从而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当幼苗长到四五片叶时,按品种、地力不同适当定苗。如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方和地块,要适当延迟定苗时间。但最迟不宜超过6片叶。间、定苗时一定要注意连根拔掉。避免长出二茬苗。间、定苗可结合铲地进行。

1.3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温,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增加有效养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防旱保墒和清除田间杂草等。中耕除草一般应进行3次,第一次在定苗之前,幼苗四五片叶时进行,深度 3-4.5厘米,第二次在定苗后,幼苗30厘米高时进行,第三次在拔节前进行,深度9-12厘米。除草地要净,特别要铲尽“护脖草”。耥地要注意深度和培土量,头遍地要拿住犁底,达到最深,为了耥深,又不压苗、伤苗,可用小犁,应遵循“头遍地不培土,二遍地少培土,三遍地拿起大垄”的原则。

应用化学除草技术。一般玉米田除草常选用乙草胺乳油(土壤处理剂)、乙阿合剂、玉米宝(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兼用)等。每公顷用商品量50%乙草胺乳油2250-3000毫升,对水 450-600升,在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或在玉米苗3叶期以前,每公顷用2250-3000毫升乙阿合剂或玉米宝,对水225-375升进行茎叶处理,对玉米田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效。

1.4蹲苗促壮

蹲苗时间一般以出苗后开始至拔节前结束。当玉米长出四五片叶时,结合定苗把周围的土扒开深3厘米左右,使地下茎外露,晒根7-15天,晒后结合追肥封土,这样可提高地温1℃左右。扒土晒根时,严禁伤根。一般苗壮、地力肥或墒情好的地块要蹲苗,苗弱、地力薄或墒情差的地块不用蹲苗。

1.5适量追肥

春玉米由于基肥充足,一般不施苗肥。麦垄套种和贴茬抢种的玉米则因免耕播种,多数不施基肥,主要靠追肥。苗肥应将所需的磷肥、钾肥1次施人,施人时间宜早。对基肥不足的应及时追肥以满足玉米苗期生长的需要,做到以肥调水,为后期高产打下基础。如苗期出现“花白苗”,可用0.2%的硫酸锌溶液叶面喷洒。也可在根部追施硫酸锌,每株0.5克,每公顷施15-22.5千克。如苗期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矮瘦,淡黄绿色,是缺氮的症状,可用0.2%-0.3%尿素溶液叶面喷施。

1.6防治地下害虫

苗期对玉米危害严重的地下害虫有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一旦发生,要对症施药,及时消灭。防治方法:一是浇灌药液,每公顷用50%辛硫磷乳油7.5千克,对水11250升顺垄浇灌,二是撒毒土,用2%甲基异柳磷粉,每公顷30千克,对细土600千克,拌匀后顺垄撒施。

2.中期田间管理

2.1轻施拔节肥

在玉米生长至6―8叶时正是拔节时期,是需肥高峰期,应根据苗情结合二遍铲耥,进行追肥。每公顷追150千克硝酸铵,或120千克尿素,同时根外追施硫酸锌15千克,可减少秃尖。

2.2重施穗肥

玉米穗肥也就是玉米在抽穗前10天,接近大喇叭口期的追肥。此期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速度最快,幼穗分化进入雌穗小花分化盛期,是决定果穗大小、子粒多少的关键时期,也是玉米一生中需肥量最多的阶段,一般需肥量应占追肥总量的50%~60%,故称玉米的需肥临界期。尤其对中低产地块和后期脱肥的地块,更要猛攻穗肥,加大追肥量,每公顷施碳酸氢铵375-450千克。同时,可根据长势适时补充适量的微肥,一般用 0.2%的硫酸锌溶液进行全株喷施,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次。抽穗后,每公顷还可用磷酸二氢钾2.25千克,对水750升,均匀地喷到玉米植株中、上部的绿色叶片上,一般喷1-2次即可。

2.3防病治虫

对患有黑粉病的植株,要趁黑粉还未散发之前,及时拔除,深埋或烧毁,以免翌年重茬而染上此病。同时,玉米进入心叶末期即大喇叭口期,正是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期,因为这时玉米螟全部集中在叶丛中进行危害,为用药消灭提供了条件。防治方法:一是菊酯类农药对成1000倍液,摘掉喷雾器的喷头,将药液喷人心叶丛中:二是用50%辛硫磷乳剂500倍液,喷灌于心叶丛中。

2.4抗旱排渍

玉米生长中期,久旱久雨都不利。如遇天旱,应坚持早、晚浇水抗旱,中耕松土,保证玉米有充足的水分,若是多雨天气,则要疏通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以利生长发育。

3.后期田间管理

3.1及早补肥

玉米吐丝后,土壤肥力不足,下部叶片发黄,脱肥比较明显,可追施氟肥总追肥量的10%速效氮,或用0.4%-0.5%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喷施,补施攻粒肥,使根系活力旺盛,养根保叶,植株健壮不倒,防止叶片早衰。

3.2拔掉空秆和小栋

在玉米田内,部分植株因授不上粉等原因,形成不结穗的空秆,有些低矮的小玉米株不但白白地吸收水分和消耗养分,而且还与正常植株争光照,影响光合作用。因此,要把不结穗的植株和小株拔掉,从而把有效的养分和水分集中供给正常的植株。

3.3除掉无效果穗

一株玉米可以长出几个果穗,但成熟的只有1个,最多不超过2个。对确已不能成穗和不能正常成熟的小穗,应因地因苗而进行疏穗,去掉无效果穗、小穗或瞎果穗,减少水分和养分消耗,这部分养分和水分可集中供应大果穗和发育健壮的果穗,促进果穗早熟、穗大、不秃尖、提高千粒重。同时,还可增强通风透光,有利于早熟。

3.4人工辅助授粉

可2人拉绳于盛花期晴天10-12时花粉量最多时辅助授粉,一般进行 2-3次可提高结实率,增产8%-10%。人工授粉,能使玉米不秃尖、不缺粒,穗大、粒饱满,早熟增产。

3.5隔行去罐和全田去雄

在玉米雄花刚露出心叶时,每隔一行,拔出一行的雄穗,让其他植株的花粉落到拔掉雄穗玉米植株的花丝上,使其受粉。在玉米授粉完毕、雄穗枯萎时,及时将全田所有的雄穗全部拔除。去雄可降低株高防止倒伏、增加田间光照强度,减少水、养分损耗,增加粒重和产量。据试验,玉米隔行去雄是一项促早熟、夺高产措施。

3.6放秋垄,拿大草

放秋垄可以活化疏松土壤,消灭杂草。放秋垄、拿大草在玉米灌浆后期进行,浅锄,以不伤根为原则,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地温,促进早熟,增加产量。

3.7打掉底叶

玉米生育后期,底部叶片老化、枯死,已失去功能作用,要及时打掉,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减轻病害侵染。

3.8站秆执皮晾晒

扒皮晾晒的时间很关键,一般在蜡熟中后期进行,即子粒有一层硬盖时,过早过晚都不利。

3.9适时晚收

适当晚收,可使其充分成熟,脱水好,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上一篇:洮南市玉米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下一篇:浅谈城市环境及高层住宅与自然生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