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初中英语教学问题初探

时间:2022-09-26 12:40:46

乡镇初中英语教学问题初探

摘 要 就我国乡镇初中教学现状,分析当前的乡镇中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笔者四十余年的中学英语教学经验,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乡镇初中 英语教学 问题 对策 情感 纠错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1 乡镇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师资不稳,硬件设施跟不上

这一点在一二线城市中也许并不突出,但是在县级或者乡镇学校当中,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教学质量无从保证。许多学校每年要流失教师4%到5%,一方面有待遇问题,另一方面也有教师追求创收活动过多的问题,这些会影响到教学质量。此外,在乡镇初中,英语教师本身发音的问题是乡镇中学英语教学的“老大难”, 初级阶段的口语对学习者的影响是最大的、最难以根除的,错误的发音方式可能“遗传”给学生,影响学生后续的更为长久的英语学习,使学生在日后的发音中难以纠正这种“乡音”。

1.2应试教育思维严重,学生的各项能力未得到均衡发展

乡镇中学的许多教学评价手段仍然比较单一,许多学校仍然只采取定期测试的教学评价手段,这就使得教师更多重视在语法与词汇等方面的静态教学,却不重视生活中重要的口语或写作能力的培养,因此也出现一种现象:“哑巴聋子”式的英语高分学生。而现代社会不仅仅要求具有阅读和翻译能力,更重要的反而是口语与写作能力,而在初级阶段造成的失衡,在大学很难再弥补。

1.3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角,学生积极性难以提升,思考力未被有效激发

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律性的行为,即一切围绕教师的课堂行为。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习者积极学习,但从本质上讲,学习者的心理是处于一种抑制状态,而处于抑制状态的学习通常效率低下。传统学习方式所得到的记忆和理解大多停留于浅表,这样的教学方式必然难以使得一个班级达到整体的高水平。

2 教学对策分析

同志曾指出:教学改革,应该完成两个全面: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这为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指出了一个大思路。

2.1保证师资质量,尽量稳定师资

一方面,对于一些不合格、不称职的教师坚决予以裁减;另一方面,增强制度的灵活性、公平性、激励性,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把真正的优良师资留下,并激励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2.2结合现实需求,建立多元化、多样性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强调学生知识、技能发展的基础上,更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形成多元化、多样性的教学评价,既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教学现状,也能有效推动教师努力追求创新,同时让学生自我反思、接受和利用反馈,为自己设置合乎实际的目标,多方面相结合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3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情感的运用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语言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情感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当人处于某种消极的情感状态时,认知活动便趋于停止,即使不停止,其效率也大大降低。以对学生的评价为例,如果教师对学生评价停留在“好”与“差”上,对于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就是一个具有定位作用的负影响因子。如果教师能够更为细致地多用描述性评语对学生给予大部分肯定、小部分激励,并帮学生找出潜在问题,则学生也可从中感受到更多尊重与鼓励。

作为教师,对学生在课堂内外情绪的敏感度、对学生自尊心的尊重和保护以及师生之间非评判性的交流,不仅能避免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消极因素,在课堂上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还能拉近师生距离,对每一个个体增进了解,做到因材施教,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4 摈弃灌输式教学,推行纠错式教学

James L.Hughes指出“自我探究能够保证所获知识的印象持久、鲜明,具有其他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由于是自己发现和获得的知识,因而任何一点知识都会更加彻底地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美国教育评价专家维根斯(Wiggins, G)指出,其实学生从一次成功的表现中学到的也许并不多,但从一次错误中却有可能学到许多。原因就在于,在出现错误后,他们能够明确得到如何提高和指导的帮助。

回顾笔者的教书生涯,最引以为豪的一件事便是:任教初中英语近四十年来,在期中、期末测验中,所教班级几乎囊括年级首位。笔者总结的纠错式教学――即编写一些有各种错误的句子,让学生寻找、发现、改正错误,教学效果远比灌输、记忆来得深刻得多,许多学生可以不用课后复习,只凭课堂中的改错题,便牢牢记住了知识点。

所以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调查探究,并作出结论,避免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我们可以在课堂编制改错题让学生来发现错误,题目形式多样,事实证明效果很好,当某个知识点学生已经能发现错误,意味着其他形式的变形都已经掌握。

参考文献

[1] 闰传海,张梅娟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介入[J].外语界,2002(5).

[2] 陈宇杰.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0.

[3] [美]Kathleen Montgomery.真实性评价一一小学教师实践指南[Ml.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40.

[4] 吴仁英,王毓殉.课堂评价:改善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J].当代教育科学,2005(1).

上一篇:基于关注学生的有效课堂教学 下一篇:库劳《小奏鸣曲》OP.20 no.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