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联规则的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用药规律研究

时间:2022-09-26 12:12:30

基于关联规则的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用药规律研究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中医治疗乳腺增生时的用药规律以及其整理方法。方法 对我国目前可收集到的治疗乳腺增生的中医药方1098份进行整理,构建药方数据库,运用关联规则,分析其配伍规律。结果 在药方中常用的中药共计328味,其中疏肝、活血、化瘀、健脾、补肾、通络等中药组合最为常见的中医配伍。结论 基于关联规则下的中医,在治疗乳腺增生时利用的药物配伍原则是以标本同治为主要治疗思想,以通络活血为主要治疗方向,为乳腺增生类疾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乳腺增生;关联规则;用药规律

乳腺增生的临床表现通常为一侧或双侧出现大小不一的肿块,并伴有疼痛感为主,并且疼痛和肿块多与月经周期和情绪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类非炎症、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1]。本次研究近年来文献记载的辩证治疗乳腺增生的中医药方进行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对1994年~2015年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知网电子检索数据库中关于"乳腺增生"、"乳癖"的治疗案例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分析。通过筛选总结出有效文献869篇,治疗用方剂1098份。

1.2纳入标准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乳癖的各类临床研究文献,包括病历档案;有完整、详细中药名称记载的治疗方剂;自拟方和成方(含加减方);含各种剂型(汤剂、丸剂、片剂、散剂、胶囊、口服液、滴丸)的中药复方或者中成药方剂记载。

1.3数据处理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对药物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以确保数据研究的质量。对中药名称的规范化以《中国药典》和《中医学》为依据[2],参照《中华本草》和《中药别名大辞典》,对药品名称进行统一规范。

1.4数据统计

1.4.1构建数据库 本次研究采用Access构建方剂数据库,经研究收集到的1098份方剂进行处理。数据库信息主要包括方剂表、症状表、药物表等[3]。

1.4.2频数统计 主要采用WPS Office对方剂中药物的使用频次(百分比)做降序排列,做统计分析比较,了解药物的使用情况,推算辩证治疗的规律。

1.4.3关联规则 通过量化数字描述两种药物的出现影响,其评价指标为规则置信度和规则支持度。规则置信度是对关联规则标准程度的测量方法,而规则支持度则是关联规则的普遍性的衡量指标。

2 结果

2.1常用中药分析 对1098份药方的基本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其所用各类中药为328味,共计使用13562次,平均每方使用中药12.35味。其中有30味中药的使用频率达到10%以上。排在前10的分别为柴胡(80.51%)、当归(71.68%)、白芍(55.91%)、香附(50.91%)、夏枯草(34.43%)、郁金(33.88%)、浙贝母(32.97%)、牡蛎(27.41%)、穿山甲(27.41%)、甘草(26.87%)。其他20味中药依次分别为青皮、瓜蒌、莪术、茯苓、海藻、赤芍、丹参、王不留行、淫羊藿、延胡索、三棱、川穹、昆布、橘核、白术、橘皮、半夏、川楝子、枳壳、山慈菇。

常用的30味中药,主要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清热化痰、解表散结、养血和气、健脾祛湿、益气补肾为主要功效。

2.2药组分析 通过对药物组合的研究,可进一步推算出用药规律,本次研究中,当归、柴胡、白芍、茯苓、白术、香附、甘草等药物的组合最为频繁,所有药方中,至少有其中的三味药材进行的组合。

2.3关联分析 在所有药方中,两味药物的组合关联规则置信度最高的为白术当归、白术柴胡;而三味药物的关联药物组合中,当归+香附柴胡和白芍+香附柴胡的关联置信度最好;四味药物关联药物组合则以当归+香附+白芍柴胡的规则置信度最高,其次为白芍+茯苓+王不留行当归。

3 讨论

通过利用频率和关联规则对1098份药方进行分析发现,中医在临床上治疗乳腺增生时,通常采用具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清热化痰、解表散结、养血和气、健脾祛湿、益气补肾功效的药物来进行乳腺增生的标本兼治。中医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通常以辨证论治为基本治疗原则,其也是中医的重要特点。在对乳腺增生进行辩证时,通常将其分为肝郁气滞症、痰瘀凝结症、冲任失调症三个基本症型[4]。

研究发现,现代中医在对肝郁气滞型的乳腺增生进行治疗时,主要以疏肝理气类药物(柴胡、香附、青皮等)为主,活血祛瘀类药物(当归、郁金、赤芍等)为辅,佐以少量的散结止痛类药物(浙贝母、瓜蒌等);在治疗痰瘀凝结型的乳腺增生疾病时,其药物配伍以活血祛瘀类药物(当归、白芍、穿山甲等)和软坚散结类药物(牡蛎、浙贝母、昆布等)为主,辅以疏肝理气类的药物(柴胡、香附等);而在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时,则以补肾益精类药物(淫羊藿、仙茅等)为主,辅以活血类药物(当归、郁金)和疏肝类药物(柴胡、香附)以及少量的散结止痛类药物(浙贝母等)。虽然健脾渗湿类药物(茯苓、白术等)使用数量较少,但其使用相对较为集中,证明了中医在治疗乳腺增生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机体的固本培元,健脾祛湿。

4 结论

通过对药方进行了药物使用频率和关联规则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医在治疗乳腺增生时,以活血、化瘀、理气化痰为主要治疗原则,联合补气、补阳、补阴、健脾的等类药物[5],标本兼治。其为乳腺增生疾病临床辨证研究提供了中医用药规律的参考依据,进而奠定乳腺增生疾病用药思路的科学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22.

[2]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8.

[3]胡波,谭工.基于关联规则的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用药规律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5):12-17.

[4]魏子刚,乳腺增生症的辨证分型治疗[J].湖北中医杂志,2005,27(05):33-34.

[5]孙杨.乳腺增生病中药用药规律分析[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08):544-546.

上一篇:腺性膀胱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报道及意义探究 下一篇:新《医院会计制度》中"结算差额"核算方法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