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列宁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批判及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时间:2022-09-26 11:29:47

论列宁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批判及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收稿日期:2013?03?13;修回日期:2013?06?03

基金项目:2011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文化批判理论研究”(11YBA054)

作者简介:罗泽荣(1978?),男,湖南洞口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级博士研究生,邵阳学院政法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龙佳解(1953?),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文化理论研究.

摘要:列宁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批判主要集中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在文化的指导思想方面,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立足于马赫主义错误哲学立场,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对无产阶级文化的指导地位;二是在文化的组织领导方面,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脱离党的领导的危险倾向,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掌握无产阶级文化的领导权;三是在对待人类文化遗产方面,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的“”,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发展必须遵循文化自身规律,批判地继承一切文化遗产;四是在文化创造的依靠力量方面,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狭隘宗派主义”,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创造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关键词:列宁;无产阶级文化;无产阶级文化派;文化批判;文化遗产;文化创造

中图分类号:A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4?0113?05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在社会主义文化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列宁领导的俄共(布)中央同当时以波格丹诺夫为首的、代表小资产阶级极端革命思潮的“无产阶级文化派”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无产阶级文化派提出了所谓“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其实质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革命消极动摇的一种理论表现,严重干扰了俄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列宁针对“无产阶级文化派”这种文化思潮,予以抨击与批判,指出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1](229),并就无产阶级文化在指导思想、组织领导权、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态度以及文化创造的依靠力量等方面,立足于马克思主义革命立场阐明了自己真正的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观。列宁对无产阶级文化派错误思潮的批判,对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然具有重大的价值启迪意义。

一、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立足“马赫主义”的错误哲学立场,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地位

“马赫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

知论哲学流派,它强调经验的重要性,把感觉经验看作是认识的界限和世界的基础。从这一立场出发,他们主张取消现象范围以外的存在和本质问题,认为科学和人类认识所及的世界就是经验世界,物质和精神、主观和客观的区别只是经验内部的区别,从而把哲学归结为简单的认识论。波格丹诺夫是马赫主义的忠实信徒,他企图用经验批判主义来修正马克思主义哲学,并试图主张用马赫主义认识论代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正是基于这一错误的哲学立场,以波格丹诺夫为首的“无产阶级文化派”认为,文化不是社会历史发展合乎规律的结果,而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文化反映的就是不同阶级、不同人群“感觉经验的总和”。因此,“无产阶级文化”反映的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经验”,它应该彻底否定过去的一切文化,同时也应与同时代一切别的任何阶级与阶层的文化隔离开来,从而在真空中创造一种特殊的“纯粹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文化”。[2]

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因此,为了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无产阶级文化阵地的指导地位,列宁同“无产阶级文化派”反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点进行了坚决

的斗争。首先,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无产阶级文化派”理论错误的要害,他在《政论家的短评》一文中指出:“所谓‘无产阶级的哲学’其实指的就是马赫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这个说法在这里也是不合适和不恰当的”;“无产阶级的艺术”、“无产阶级的文化”的词句“正是用来掩饰同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的”。[1](287)紧接着,列宁在给全俄社会教育第一次代表大会的贺词里,批评无产阶级文化派“把按照新方式建立起来的工农教育机关看作自己在哲学方面或文化方面进行个人臆造的最方便的场所”,“并且在纯粹的无产阶级艺术和无产阶级文化的幌子下,抬出某种超自然的和荒谬的东西”。[3](32)随后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第二版的序言中更鲜明地批判道:“波格丹诺夫在‘无产阶级文化’的幌子下偷贩着资产阶级的反动观点。”[1](347))继而列宁在《论无产阶级文化》这一为无产阶级文化协会代表大会起草的决议草案中明确指出,苏维埃共和国的整个文化教育事业,“都必须贯彻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精神”,“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在吸收和改造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1](351)

列宁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理论家否认和排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因而把工人作家、艺术家等文化理论工作者引入了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死胡同,进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文化唯一正确的思想基础。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严格的无产阶级世界观,是一种极其严密的科学理论,它正确地反映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地位和性质;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作指导,才能正确认识无产阶级文化的性质、任务,才能找到建设无产阶级文化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无产阶级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二、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脱离党的领导的危险倾向,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掌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导权

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而要获得对于国家政权统治的合法性,就必须首先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革命的领导权理论,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教导无产者不要避开资产阶级革命,不要对资产阶级革命漠不关心,不要把革命中的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相反地,要尽最大的努力参加革命,最坚决地为彻底的无产阶级民主主义、为把革命进行到底而奋斗。”[4]很明显,在这里列宁不仅肯定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而且认为无产阶级必须依靠暴力革命来夺取资产阶级的政治领导权。

当然,列宁在这里强调的主要是政治领导权,但是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本身的密不可分和有机统一,政治领导与文化领导又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政治领导权的夺取是获取文化领导权的前提和基础,文化领导权也是巩固政治领导权的需要和有效途径。因此,列宁指出,“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组织‘文化’工作上面去了”,“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了”。[1](687?688)并且他进一步强调在经济文化落后、资产阶级享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社会里,无产阶级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工作,瓦解资产阶级思想“领导权”,为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从这里,很明显地看出,列宁在当时就非常重视无产阶级对文化的领导权问题,强调无产阶级政党一定要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导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然而,“无产阶级文化派”却声称,只有他们才肩负着创造无产阶级文化的使命,并要求不受“外来的干预”和领导而“独立地”创造无产阶级文化,其实质是想在无产阶级国家中谋求一个“特殊地位”,寻求无政府主义的“独立王国”。这就导致了“无产阶级文化派”的一个严重的错误:宣布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是一个“完全自治的”“严格的阶级组织”,要求与共产党“平行”或“并列”,而不受党和国家的领导与监督。

针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的这种“无政府主义”的错误行径,列宁的一贯思想是,党必须领导文化建设,党的领导是成功地进行文化建设的决定性条件,而且文化建设也离不开党领导的其它事业。他曾经明确地指出,在俄国,只有布尔什维克党才能领导工人阶级去深刻地改变旧社会,建设一个新国家。因此,他对“无产阶级文化派”要求无产阶级文化脱离党的领导而“独立”的危险倾向给予严厉的批判与纠正。列宁在《论无产阶级文化》中就有关组织问题的原则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一切组织必须无条件地把自己看作教育人民委员部机关系统中的辅助机构,并且在苏维埃政权(特别是教育人民委员部)和俄国共产党的总的领导下,把自己的任务当作无产阶级任务的一部分来完成。”[3](71)列宁这个决议草案,继后成为中央几次决议会议解决文化协会问题的原则基础。紧接着中央政治局会议做出了“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同教育人民委员部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并从属于党的原则”的明确决议[4]。特别是随后《真理报》公布了列宁亲自参与起草的《论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信,它强调指出,必须加强党在发展文化艺术方面的领导作用,必须同敌视无产阶级的思潮做斗争,我们“要运用全部国家机构,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在共产党领导之下”,同时也明确阐述了党在艺术创作方面的路线。[4]

显然,列宁的政治领导权理论以及文化领导权思想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原则: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保证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正确发展方向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

三、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对待人类文化的“”,强调文化发展必须遵循文化自身规律、批判地继承一切文化遗产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585)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思想文化的发展更是如此。文化的发展不能割裂历史,历史的连续性决定了文化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批判地继承人类社会创造的文化遗产是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之一。然而,“无产阶级文化派”却无视文化发展的固有规律,漠视文化历史的存在,对人类文化遗产采取“”的态度。他们鼓吹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应通过“实验室式”的方法生产创造出“纯洁的”无产阶级文化。其实,这是多么地幼稚可笑,在他们看来,“无产阶级文化是某种像化学试剂的东西,它可以靠一批特选人物在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曲颈瓶中取得。在他们那里,新的无产阶级文化成分从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工作室中产生,其情景就像从前古代女神从大海的泡沫中出现一样。”[6](247)很明显,这完全是无稽之谈,根本不可能的。

针对“无产阶级文化派”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这种虚无主义和全盘否定的态度,列宁给予了严肃而尖锐地批判。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指出,“应当明确地认识到,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能完成这项任务。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如果硬说是这样,那完全是一派胡言。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1](348)同时,列宁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为例,在《论无产阶级文化》一文中就无产阶级思想文化与人类文化遗产的关系进行了特别阐明,他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7]

因此,在俄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列宁非常重视文化遗产的继承,同时也非常注重对旧知识分子的改造与利用,他强调“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并且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如果不学会利用资产阶级文化”,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实现”。[8](48)列宁重视文化遗产的继承,但是列宁对人类文化遗产并不是奉行“拿来主义”全盘吸收,而是采取科学的批判继承的方法,对人类文化遗产进行“扬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改造地利用。正如他所说的,要“根据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无产阶级在其时代的生活和斗争条件的观点,去发扬现有文化的优秀典范、传统和成果”[6](309)。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我们,批判地继承人类的一切文化遗产,才是无产阶级文化发展的正确抉择。

四、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在文化创造上的狭隘宗派主义,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创造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社会主义文化应该由谁来创造、无产阶级在文化建设中究竟应该依靠哪些社会力量,这也是列宁与“无产阶级文化派”斗争中涉及到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他们鼓吹纯而又纯的“阶级文化”,否定文化遗产,排挤、打击一切来自旧社会的非无产阶级出身知识分子,以至于普列特涅夫(“无产阶级文化派”的另一代表人物)认为:“创造新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文化,就是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基本目标。在科学与艺术的领域里把无产阶级的创作力量表现出来与集中起来,则是它的基本实践任务。建设无产阶级文化的任务只有靠无产阶级自己的力量,靠无产阶级出身的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等等才能得到解决。”[6](18)对此,列宁斥之为“十足的杜撰”[6](18),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创作上的“关门主义”和狭隘宗派主义,给予严厉的批判。列宁指责普列特涅夫这些人,根本不懂得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和主要文化力量――知识分子在文化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根本不能理解能否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同农民的关系,巩固工农联盟,是关系无产阶级命运的根本问题;也完全不了解在农民占绝大多数的、遍布文盲的国家里,能否学会利用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教授、工程师、国民教师去同愚昧无知做斗争,是关系革命成败的重要问题。

社会主义建设和无产阶级政权的巩固都急切需要大量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因为他们“深深知道,俄国文化不发达是什么意思,它对苏维埃政权有什么影响;这种文化落后性在很大程度上贬低了苏维埃政权的威信,并严重破坏了无产阶级民主”。可列宁又清醒地认识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可能获得良好的现代教育,也不可能造就本阶级的知识分子,因此,他认为无产阶级除了“资本主义昨天留给我们的材料”――旧知识分子和专家外,没有别的材料可立即用来建设社会主义。[9](50)也就是说,当文化领导权者尚不具备文化生产能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就必须借助原有的生产能力――哪怕是剥削阶级的生产能力,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舍此别无发展。于是,列宁大胆地使用与改造旧知识分子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充分利用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专家造就新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队伍。列宁认为,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知识分子“不是剥削者的仆役,而是文化工作者”[10](786),他们既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推进了科学文化事业,会给资产阶级社会服务,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也会给无产阶级服务,关键问题在于,要对他们采取耐心谨慎的、讲究分寸的态度,主要以说服教育的方法“改造他们,重新陶冶和重新教育他们,应当用同志的关怀、共产主义的工作精神包围他们,使他们同工农政权并排前进”[11](266)。同时,列宁也非常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和科技文化事业,大大提高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在党的政策的感召下,有不少学者、作家、工程师、艺术家等都转到了革命人民的队伍,特别是当时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五十万教师都被使用了。这样,就使大量的旧知识分子和专家们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成为当时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并且不仅在文化建设方面而且在经济建设、军事建设等各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列宁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列宁通过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批判,使苏维埃政权内对无产阶级文化应该坚持什么理论为指导、要不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以及怎样坚持党的领导、无产阶级文化发展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以及文化究竟由谁来创造等等理论问题分清了是非,教育了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推动了俄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顺利发展,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然具有重大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首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要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去指导理论、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部门的工作,去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和舆论阵地。特别是在当今思想文化多元化和网络传播便捷化的时代背景下,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鼓噪以及国内的各种噪音杂音,我们尤其要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决抵制西方意识形态观念和所谓的“普世价值”对我们思想的侵蚀,自觉地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其二,加强和完善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导。文化领导权也即意识形态领导权,它是一切阶级社会都存在的客观现象,文化领导权的争夺战不仅存在于无产阶级革命阶段,而且也同样存在于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阶段。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任何时候都不动摇,要增强阵地意识,切实加强党对思想文化阵地的领导。特别是在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文化意识形态工作尤为重要,各级党委和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来谋划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和改进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吸收和利用。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历史的过程,它既要从本民族文化传统中汲取养分,又要不断借鉴、学习外来文化中积极的方面。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12];另一方面,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一切有益成果,把吸收与创新相结合,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2]。

其四,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活水源头。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文化是属于人民的,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是文化进步的推动者。任何企图脱离人民群众、孤立的封闭式地文化生产都只能是一种臆想。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坚定地承认人民群众的智慧、能力、创造精神,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和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应依靠人民,并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从中汲取创造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列宁选集・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2] 马龙闪. 列宁同“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斗争[J]. 世界历史, 1981(4): 3?13.

[3] 赵扬. 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研究[D].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10.

[4] 潘宁. 列宁“文化革命”思想与和谐文化的建设[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3): 10?14.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6] 列宁文稿・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8.

[7] 宋仕平.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J]. 社会主义研究, 2001(3): 11?14.

[8] 列宁全集・第36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5.

[9] 列宁全集・第29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5.

[10] 列宁选集・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11] 列宁选集・第6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12]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6?10?08(1).

上一篇:论汤显祖“为情作使,劬于伎剧”思想的成因 下一篇:SO3烟气调质技术在200MW机组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