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评官”亟需转向“民评官”

时间:2022-09-26 10:46:49

自从国家产生后,就形成了官员阶层,随之产生了官员和民众的关系。然而,官员的权力是不是民众赋予的,官员运用权力要不要受到民众的评价和制约,这样的问题即使到了今天也未完全解决,现实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回答和做法:究竟是“官评官”,还是“民评官”。

长期以来,组织人事部门对于干部的考核评价和提拔升迁,主要采取由本单位或本机关的下级、同级和上级官员进行议论、推荐的方式。这样的“官评官”,包括“官推官”、“官选官”,虽也引入了一些民主的做法,包含了一些民主评议的程序,但由于这是由少数人来评判和选择少数人,普通群众缺乏发言权,存在着不少弊端:第一,它使官员只亲近干部而不亲近民众,可以不走“群众路线”但必须走“干部路线”,助长了官员脱离民众、漠视民众疾苦的不良风气。由于评判权不在民众手中,官员当然不怕在民众面前丢分,而是怕在上级、同级和下级面前丢票。第二,它使官员在日常工作中,对上级恭敬从命,对同级一团和气,对下级你好我好。于是乎,大家尽量回避矛盾,丢失原则,不敢批评,一片“赞扬声”,到处是“和谐”,甚至出了问题也要包着、护着。第三,助长了不良倾向,少数官员为了在考核评价中得到“高分”、“高票”,不惜采取种种不正当的手段,拉关系、走后门,搞小恩小惠、吃吃喝喝,干扰、破坏了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的贯彻执行。总的来说,“官评官”要么诱致官员在工作中只唯上、不唯下、不唯实,要么就是碍于面子、容易走样、流于形式,最终使政府脱离民众。

“官评官”还带有封建痕迹。在中国数千年封建制度下,统治阶级主要依靠“官评官”“官选官”的方式来自上而下地评价、擢升官员,致使统治阶级形成小圈子,任用亲信、抱团结帮,官场生态日渐恶化,最终难以逃脱“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政治周期律”。

由此可见,在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群众路线的共产党执政的国家里,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人民民主的国家里,还要主张和推行“官评官”活动,是多么不合时宜。

与“官评官”相反,在新世纪初,一些地方的基层开始兴起“民评官”活动。“民评官”把对官员评价、推荐的权力直接交到民众手上,使得官员由对上负责转为对下负责,必须认真倾听民意,顺应民情,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政府和官员的执政合法性和政绩认定的问题。如果不搞“民评官”,任何一级政府和官员,都会声称自己是代表民众的,都会想尽办法说自己的政绩是显著的、老百姓是满意的,即使政绩一塌糊涂,他们还会说人民感到满意。正因如此,邓小平才说,政绩好不好,官员自己说的不能算,必须把“人民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据此,党的十报告确立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四条标准,其中一条就是必须“人民满意”。要想知道人民满意不满意,就要开展民意调查和民意测评活动。

其实,在社会主义史上,作为无产阶级第一个政权的巴黎公社,早就开创了“民评官”的风气和制度。巴黎公社的官员处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评论和监督下。巴黎群众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官员开展评论和监督。第一,要求公社委员和各级领导人通过召开选民大会,向群众报告工作,解答各种质询,听取大家意见,有时通过俱乐部和国际巴黎支部向群众介绍公社的工作情况,听取批评意见。当时巴黎有俱乐部36个,国际巴黎支部32个,这些组织非常活跃,经常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公社大事。公社委员和各级领导人也经常出席这些组织的会议,一起讨论工作。第二,要求公社委员和各级领导人通过公社刊行的《公报》和《公告》,向人民公开宣布各种法令、声明、通告等,使群众及时了解公社的决定和措施。对于公社的失误和错误,也毫不隐瞒地公布于众。当时巴黎还有各种革命报刊16种,经常报道公社和各级领导人的工作情况,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接受民众的评判。第三,要求公社委员和各级领导人接受群众的来信来访。巴黎公社的人民群众政治热情十分高涨,经常向公社写信反映意见,提出中肯的批评和书面建议。公社官员对群众的来信来访十分重视,总是认真讨论,及时改进。

无论过去还是今天,“民评官”都使官员不能再把眼睛盯住周围的小圈子,而要投向广大民众,由此评出官员的干劲、水平和境界,使官员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郁氛围,弘扬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的清新政风。为此,必须把“民评官”由个别、局部的零星活动,转为广泛、普遍的推广,使之成为制度化的规定。同时,广泛开展“民评官”活动,对于在基层社会培育民主、调动民众参与政治,无疑会起到积极而稳妥的推动作用。它有利于在基层社会渐进式地培养民众的民主习惯,打造政治民主化的基础。“民评官”活动的普遍开展,有助于使民主成为基层社会普遍遵守的规则,可为训练基层群众的民主素质和能力提供制度化、经常化的实践。这样,当基层社会掌握了运用民主程序和自治组织载体,表达意愿、反映要求并实现自己的利益需求时,民主就将成为一种日常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3年第8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国是2 15期 下一篇:率先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常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