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发展视角浅谈“里”的演变规律

时间:2022-09-26 09:29:08

基于城市发展视角浅谈“里”的演变规律

摘要:“里”是青岛一种特殊建筑,具有极高的建筑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它见证了发展的历史,受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影响极大。在现今城市高速发展中却面临着严重衰退和消失的危险。本文解释了青岛“里”建筑的基本特点,并简要阐述了其发展演变规律及与城市发展的联系。

关键词: 里;衰退;大鲍岛;城市发展

Abstract: "Li" in Qingdao is a special building, building research value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is high, it has witnessed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 city great.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s facing the risk of a severe recession and disappear.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Qingdao "Li" building, and briefly describes its development and c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Key words: recession; large abalone island city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意向》一书的作者凯文·林奇(Kevin Lynch)曾在书中用五个要素来概括一个城市的总体形象。而“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正是青岛给人最深刻的印象。这里的“红瓦”不仅指的是青岛沿海一线万国风情的殖民建筑和别墅群,更是对青岛里院特色的一种体现。因而青岛的里院正是“青岛印象”最突出的体现与最生动的表达。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先生认为:“单体小楼、里、院、棚户是青岛民居的四个层次,也有着不同的文化与人际关系。”[ 鲁海.青岛旧事.第二版.青岛出版社,2003]然而最能体现青岛里院特色的是“里”,本文也主要讨论“里”。

1.“里”的特点

1.1“里”的建筑形式

“里”是大量建造在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30年代的一种青岛特殊的建筑形式,它以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为主体框架,吸收了西方建筑出色的部分,既体现了德国统治者的意志,又不失中国传统特色,具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史上极其罕见。青岛“里”与中国传统四合院相比有一定的异同点,相似之处在于房间建造在院落的,围合形成住户居住和生活的院子,青岛人称其为“天井”;不同之处在于,青岛“里”不仅有周正的四方形和长方形的围合形式,还有一些结合道路形成三角形、多边形等多种形式。“里”在朝向上也鲜有正南正北的方向,“里”与道路结合紧密,青岛道路多受限于青岛丘陵地势及不规则的海岸线依势而建,少有正南正北方向的道路,由此“里”的方向也是各自不同了。区别于中国传统四合院的一层平房,“里”大多数为两层,少数为三层。由于用地紧张,“里”一般比邻建造,共用山墙,其建筑墙体形成高高的围墙,大大地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

1.2“里”的居住文化

鲁海先生认为“里的住户主要是教员、机关工作人员、军职人员、营业资产500元以上的商人。”[ 鲁海.青岛旧事.第二版.青岛出版社,2003]因此可以看出,“里”最初住户的社会层次在华人中还是较高的。1911年辛亥革命后,一批批逊清官员逐渐迁居青岛,他们进一步提升了“里”住户的社会层次,后来随着战乱不断,周边地区的人口不断迁入、难民蜂拥而至使的“里”的居民成分不断复杂,社会层次不断下降,最终成为中下阶层市民的聚居地。

青岛的“里”大多是一户一间,少数为一户两间,每个“里”大小不一,一般每“里”为20至30户。[ 姜峰.青岛城市民俗.济南出版社,2009]“里”的住户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他们之间没有宗族血缘关系,但是居民间却可以和睦相处,坦诚相待。大家共用相同的公共设施,相互之间交流频繁;生活在同一个院落中,互相都对其他的住户了如指掌,有困难的时候互相帮衬,闲暇时谈天说地,唠唠家常。邻里间往往几代人都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间亲入兄弟姐妹。对内,每个“里”都会有各自的管理者,开始是房东或老的住户,解放后是大家推举出来的组长,他们多数义务为居民们服务,负责“里”内的各项公共事务的管理。每个“里”都有自己的“规矩”,定下之后大家都会自觉遵守,共同维持秩序。对外,每个“里”都有自己的名字。居民对自己的“里”有强烈的归属感,在外自报家门的时候,很少有人报路名和号码,绝大多数人都会自豪地报出自己“里”的名字,由此可见,“里”的居民有其特殊的生活交往方式,久而久之,形成了青岛“里”所独有的居住文化。

2. “里”的发展演变

2.1“里”的产生原因

青岛的“里”产生于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之后。在此之前,青岛的民居住宅多以胶东地区的“三合院、四合院”为主,在沿海的渔村也建有一定量的海草房。作为罕见的隶属于德国海军部管理的海外殖民地,德国人对于这座城市投入的财力和精力都要强于其他的殖民城市。为了达到长期占领这座天然军事基地和发展其商业贸易港口的目的,德国人在占领青岛之初便统一征收购买土地,又在1900年对青岛进行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现代城市规划。规划明确了青岛的发展方向和土地利用情况,规定了建设现在前海一带的欧人居住区和建设大鲍岛地区为华人精英居住区、建设现在台东和西镇地区为华人劳工居住区。“里”就此诞生于大鲍岛地区,其最初只是为青岛当地华人和少量外来人口提供居住功能,建筑多为两层且均是住宅,一层对外的店面极少,一、二层房间均是朝向院内的。

2.2“里”的不断发展

随着青岛城市最初的大规模发展和胶济铁路以及青岛港的建设,当地的华人劳工和工商企业、店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良好的环境和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买办商贾来到青岛这座新兴城市发展;德国人给出高昂的工钱报酬也引来了大量胶东地区劳工的涌入。原有的居住用地和住房规模远不能满足外来人口的需求,“里”也是在这个时间不断发展起来的。此时的“里”仍以居住为主,辅以少量的商业功能。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的几年中,一批批逊清遗老迁居青岛,在现在宁阳路一带修建宅院,他们的迁入间接地提高了华人在青岛的社会地位,大量的财富促进了青岛商业的发展,带动了“里”的建设。到德国人统治的末期,大鲍岛地区已经有相当浓厚的商业气息。

1914年,日本人趁德国在一战中无暇顾及其在亚洲的利益,强行攻占了青岛,开始了其长达8年的统治。然而他们却并没有对德国人的规划进行大规模的改动,而是延续了德国人的思想,所以“里”得以继续的发展和建设。大量的商业发展使原本单一功能的“里”发生了变化,逐渐出现了商住一体式的“里”。这种“里”一层全是对外的店面,二层住人,住户通过门洞进入院内,院内的楼梯通向二楼。居民的职业也较以前更为复杂,大批小手工艺者、产业工人和小商贩成为“里”新的住户。

2.3“里”的高度成熟

20世纪20至30年代是青岛“里”的成熟期,此时青岛“里”的建造达到了顶峰。1922年的北洋政府和1929年的国民南京政府虽然均没有对青岛进行大规模的规划,但“里”的建设也没有停下来,这个时期 “里”的功能最多、居民职业最复杂、总数量达到了顶峰。巅峰时期“里”不仅承担着居住功能,商业、餐饮、娱乐、服务、集市、教育、住宿甚至色情行业都是“里”所具备的,居民层次上至社会名流、下至贩夫走卒,各行各业、五花八门。

1931年后沈鸿烈任青岛市市长,主持了台西镇的改造,对贫民住宅进行改善。至1934年在西镇建设了11处平民住宅区,计2000余间。据1933年青岛社会局统计,当时全市的里院有506处、房间16701间、住户10669家,是当时青岛市居民的主流。

2.4“里”的衰退演变

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这次的占领更多是掠夺式的,所以对青岛没有大规模的建设。相反,由于日军的暴行,青岛成为山东地区甚至国内很多大城市的避难所,大量人口涌入青岛。据统计,在1937年至1946年的不到十年间,青岛人口从38.5万人激增至68.3万人,[ 青岛市市南区政协.里院·青岛平民生态样本.青岛出版社,2008

]此时城内住房拥挤,棚户区大量产生,“里”的建筑结构和居住层次开始发生了变化。因物价飞涨,各“里”的房东已无力维护和修理年久失修的柱、廊、楼梯等;人口不断增长,原有的住房也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里”内违章建筑乱搭,私建成风,院落和走廊等公共空间不断被侵蚀,“里”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这是“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衰退。

解放后,经过和房改多数“里”收归国家所有,在此之后,房管局进行了多次的维护。最突出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进行的大规模修建和改造,绝大多数“里”都是在那个时候改成水泥结构,“里”内的楼梯、回廊也都得以加固,但屋檐仍保持原貌,较好的保留了“里”的特色。八十年代初期,青岛西部老城区仍是城市中心得到重点发展,中山路商务圈带动了周边经济,“里”仍保持着强大活力,是人们向往的居住空间。此后,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大力发展,大量的多层住宅楼建设起来,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对物质生活和私密空间有了更高的需求,“里”逐渐丧失了吸引市民居住的魅力。九十年代初期市政府东迁,举全市之力建设发展东部,数年之后东部迅速崛起成为新的城市中心。本世纪初,中山路这条老城区最为辉煌的百年商业街开始走向衰败,其周边地区的衰败速度更是让人惊叹。如果说八九十年代的“里”只是物质性的衰退,那么在此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从功能性衰退迅速转变成结构性衰退,片区经济活力的逐渐丧失带来了人去楼空的可怕后果。几年中大量原住民陆续迁出,寻找更好的生活环境,“里”很快就成为外来务工人员和社会最底层人们最廉价租住的地方。近些年由于各项旧城改造项目的实施,绝大多数“里”已被彻底拆除,现存成片的“里”大致为青岛七中以北,胶州路以南,中山路以东,济宁路以西的区域内,并有可能于近期内再拆除一片。

由大多数短暂的过客和极少数坐等拆迁补偿的老住户组成的新的居民群体很难对“里”有自我修缮和维护的作用;冷淡而陌生的新的邻里关系更难以创造好的生活和交流环境,传承青岛“里”的文化。当原来熙熙攘攘、寸土寸金的街边店面十有八九都贴上“转让、出租、清仓处理”之类的标签时,青岛百年历史的“里”在缺乏外力有益地干预和帮助下似乎已走到了尽头。

3.总结

一个城市发展到特殊时期,其特别的政治、经济、文化必然能催生出具有特殊意义和特色风格的建筑。青岛“里”这种特殊建筑诞生于德国人占领青岛之初,在城市的整个殖民时期得到了发展,并在殖民统治末期和收归国民政府管理的初期达到成熟,之后又因为日本第二次侵占和改革开放市中心东迁导致了两次大规模的衰退。第一次衰退更多是物质上的,第二次则是全面的结构性的。由此可见,“里”的百年发展演变与青岛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是青岛特殊历史时期发展的产物,是青岛历史的活体见证者,具有极高的建筑价值和历史意义。然而发展到现在“里”已经几乎无法靠自我修复更新来减缓其衰退的步伐,政府给予的外力更多是成片地拆除,而缺少积极的保护。统计现存“里”并根据不同情况分片区制定详细的保护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或提升片区活力是当务之急。希望现存的“里”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上一篇:试论电力设备制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 下一篇:浅析格宾材料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