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学法指导

时间:2022-09-26 09:28:35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学法指导

摘 要: 文章主要介绍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学法的指导,重点做到渗透学法、总结学法、运用学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学法 指导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育家埃德加·富尔),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什么”,最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这就凸显出学法指导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什么是“学法指导”?学法指导是通过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从而自己学会知识由此培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从这个概念里可以提炼出两个关键词语:“指导……掌握”——可见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示范、指点,最终要让学生养成一种技能、智能,如此既掌握方法,又善于应用,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且要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呢?我认为学法指导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文本示范,渗透学法

教师在教学中,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地进行有序渗透,指导学生掌握学法。二要遵循认识规律,先在教学中展示科学的教学思路和合乎逻辑的教学过程,渗透学法,融学法于教学中,使学生从中领悟、理解学法。

如在教学第十册第三课《古诗二首》时,我将第一首诗《游园不值》作为展示学法的范例。指导学生分五步进行学习:1.一读,读准字音。a.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诗句的字音。b.指生读。达到能读准字音。c.指生读,强调诗歌朗读的停顿。2.二读,理解字词。a.学生自读诗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b.指生交流重点字词的意思。3.三读,感悟诗意。a.学生再读诗句,把字词的意思连接起来,体会每句诗的意思。b.学生逐句讲述诗句意思。4.四读,想象画面。a.再读《游园不值》,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园内的春景)b.自由朗读,感悟诗的意境、诗的情感。c.反复朗读,欣赏诗的韵律,感受诗的情趣。5.五读,熟读成诵。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吟诵中领略诗的意境,欣赏诗的美感。这样,使学生从这一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清晰完整的感性认识。以上五个学习步骤,要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板书中,从而为下一步归纳总结学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古诗教学是如此,其他教学亦如此,小至字词的教学,大至整篇课文的教学都要时刻注意学法的渗透,为学生自主学习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方法。

二、回顾前情,总结学法

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渗透了学法的指导之后,如果不及时加以指导和归纳,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认识就不能深化,也就达不到掌握技能方法的目的。因此,在学生对学法的感性认识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对前面的学习过程进行简要回顾,使其从回顾中发现和领悟学法。再用一定的方式指导学生将发现的领悟到的学法归纳出来,使他们对学法的认识更加清晰和深刻。

例如,在教学《姥姥的剪纸》一文中,理解“刁难”和“耍赖”这两个词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传统的方法——查字典来理解,然后揭示另一种方法——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具体解释。于是学生找出整个句子,教师再问:“作者是怎么‘刁难’怎么‘耍赖’的?为什么这样做?联系前后想想。”这是指导的第二步:指导“联系”的方法。教师还想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阅读训练,就请学生把眼光再放长远一点,又问:“结合整篇文章想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部分内容?”这一系列的步骤结束之后老师就可以问学生:“我们刚才是分了几个步骤来理解这两个词的?每一步又是怎样做的?”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对刚才的学习过程进行回忆思索,把发现和领悟到的学法简明准确地归纳出来。

三、自主实践,运用学法

通过前两个步骤,学生已经领悟和归纳了学法。但学法作为一种方法和本领,不但要理解,更重要的是要靠实践操作来学会应用。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学法,也才能使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得到培养。所以,领悟和归纳学法并不是学法指导的最终目标,而只是一个起始。在此基础上还应给学生自学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尝试过程中运用学法,把学法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进而形成能力。

如教学《九寨沟》的第四自然段“珍禽异兽”,这部分内容的结构与第三自然段很相似,我们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就有意渗透学法指导。学完第三自然段之后,我们就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一自然段。在学生自学之前,可以用小黑板出示学法,强化学生的意识,防止自学过程混乱,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这样,学生既明白了学习的方法,又弄清了自学的要求。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进行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是否按上面的方法进行。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和点拨,使他们也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逐步提高自学水平。

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自己去朗读、品味、想象、诵读,在此过程中,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阅读的理解过程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理性的学习方法通过实践真正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技能。

当学生运用学法自学之后,一定要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检查,老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运用学法的情况;通过检查,可以纠正学生在运用学法时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检查,使学生看到运用学法所取得的成绩,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喜悦,激发学生运用学法的兴趣。所以在学生自学后,应采取一定的方法检查自学效果,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一篇篇小语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把一篇篇课文读懂不是最终目的,指导学生学会怎样读懂文章才是最终目的。

上一篇: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研究 下一篇:让语文课堂在对话中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