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黄土隧道新三台阶开挖法施工技术研究

时间:2022-09-26 08:55:22

浅埋黄土隧道新三台阶开挖法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本文以大西铁路客运专线磨盘山隧道为例,介绍了浅埋黄土隧道的开挖方法。运用数字模拟分析技术,建立了不同埋深的计算模型,结合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对原三台阶开挖法进行了优化、改进和创新,形成了针对浅埋黄土隧道开挖的新三台阶开挖技术。本技术有效地保证了施工安全,同时又加快了施工进度,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浅埋黄土隧道、新三台阶开挖法、数字模拟分析

1.工程概况

大西铁路客运专线磨盘山隧道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线间距为5m。隧道全长5456m。隧道最大埋深222m,进口段和出口段350米范围为浅埋黄土隧道,平均埋深为20m~60m。主要由新黄土Q3和老黄土Q2组成,沿线新黄土厚度约为20m,采用新三台阶法施工。

2.两种开挖方法参数对比

2.1.1三台阶开挖法

三台阶开挖法是以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为基本模式,分上中下三个台阶七个断面,各部位的开挖与支护沿隧道纵向错开,平行推进的施工方法。

上台阶开挖高度1.7~2.0m,台阶长3~5m,预留核心土,核心土长度宜为3~5m,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

阶高3~3.5m,台阶长4~6m,左右台阶错开2~3m。

下台阶高3~3.5m,台阶长4~6m,左右台阶错开2~3m。

施工时各部分平行开挖,平行施作支护,各部分支护衔接紧密,及时封闭成环,形成平行流水作业。

2.1.2新三台阶法

新三台阶开挖法是在三台阶开挖法的基础上,对三台阶开挖法的施工参数进行调整,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改进和完善,形成一套适合于浅埋黄土隧道开挖方法。新三台阶开挖法主要调整参数为:

上台阶的开挖高度增加到2.0~3.0m,台阶长3~5m,核心土长度减小到2.0~2.5m,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

阶的高度降低为1.0~1.5m,不留核心土,台阶长4~6m,左右台阶错开2~3m。

下台阶高度增高为5~5.5m,台阶长4~6m,左右台阶错开2~3m。

仰拱施作紧跟下台阶施作,距下台阶距离控制在10~15m内。施工时各部分平行开挖,平行施作支护,各部分支护衔接紧密,及时封闭成环,形成平行流水作业。

3.新三台阶开挖法特点及适用范围

3.1施工特点

1)施工空间大,方便机械化施工,可以多作业面平行作业。部分软岩或土质地段可以采用挖掘机直接开挖,工效较高。

2)在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便于灵活、及时地转换施工工序,调整施工方法。

3)适应不同跨度和多种断面形式,初期支护工序操作便捷。

4)在台阶法开挖的基础上,上台阶预留核心土,阶不留核心土,在下一循环上台阶和阶开挖时挖掘机有更大的操作空间。左右错开开挖,利于开挖工作面稳定。

5)当围岩变形较大或突变时, 在保证安全和满足净空要求的前提下,可缩短闭合时间。

3.2适用范围

本开挖法适用于大断面黄土隧道浅埋段施工,不适用有围岩地质为流塑状态地段。

4.新三台阶开挖法工艺原理及步骤

4.1工艺原理

根据新奥法理论基础,初期支护采用钢拱架、挂网、喷混凝土柔性支护体系,快速施作初期支护,及时封闭成环,减少围岩卸荷,充分利用围岩自稳能力,保证施工安全。新三台阶开挖法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新三台阶开挖法工艺流程图

4.2开挖步骤

4.2.1上台阶开挖支护

1)按设计要求施作隧道拱部超前小导管:一般施作范围为拱部140°。

2)上台阶开挖,开挖高度2.0~3.0m,环向开挖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核心土长度宜为2~2.5m,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每循环开挖长度控制在0.6~0.8 m,开挖后及时喷射混凝土封闭作业面。

3)按设计图纸要求施作系统锚杆和挂设钢筋网片。

4)安装钢拱架及锁脚锚杆(管),上台阶钢拱架分3节安装,环向用钢板螺栓连接,纵向用钢筋连接,并将超前小导管尾端与钢拱架焊接。锁脚锚杆(管)在钢拱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30°施作,并与钢拱架贴紧。

5)及时复喷混凝土并达到设计厚度,使上台阶形成完整的承载拱。

4.2.2阶左侧和下台阶右侧边墙开挖支护

1)上台阶超前阶3~5 m后,交错开挖阶左侧和下台阶右侧边墙,每次开挖控制在1~2榀,左右两侧的初期支护不同时处于悬空状态。阶开挖高度约1.0~1.5 m。

2)阶下部修边结束后及时喷射混凝土封闭作业面。

3)施作系统锚杆和挂设钢筋网片。

4)安装拱架,复喷混凝土。中、下台阶长度控制在4~6m。

4.2.3仰拱开挖支护

下台阶开挖达到10~15 m时进行仰拱开挖。仰拱分两次开挖,每次开挖3 m后立即进行仰拱初期支护,完成一个仰拱施工长度后,及时浇筑仰拱混凝土,随后搭设仰拱栈桥,继续开挖前方掌子面。

5.数字模拟及沉降观测分析

依据隧道施工新奥法原理分析,可知采用新三台阶开挖法施工隧道的围岩变形和掌子面稳定性。根据现场实际的施工情况,在黄土隧道施工中采用新三台阶开挖法,能够满足黄土隧道施工要求。采取数值模拟的方式对新三台阶开挖法分析总结,对施工进行数值模拟,对围岩变形规律、支护结构受力和塑性区进行分析,总结新三台阶开挖法的利弊。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磨盘山隧道主要由新黄土Q3和老黄土Q2组成,沿线新黄土厚度大约为20m,计算模型土层分两层,新黄土层厚20m,隧道位于老黄土层中,水平计算区域(模型中为X方向)为隧道直径的3倍,隧道长度(模型中为Y方向)取48m,竖直方向(模型中为Z方向)取隧道直径的4倍。围岩和支护材料参数见表1。

表1围岩和支护材料参数表

5.1 埋深30m时

埋深30m时数字模拟图见图2,地表及拱顶沉降曲线见图3。

竖向位移云图 水平位移云图

初期支护弯矩图 初期支护轴力图

图2 埋深30m数值模拟图

地表横向沉降曲线 拱顶横向沉降曲线

图3 埋深30m沉降观测图

从图4、图5中可以看出,埋深30m时新三台阶开挖法引起的最大竖向位移47.72mm,发生在拱顶位置;水平收敛大约12.5mm;初期支护弯矩104KN.m,轴力3220 KN。

5.2 埋深40m时

埋深40m时数字模拟图见图4,地表及拱顶沉降曲线见图5。

竖向位移云图 水平位移云图

初期支护弯矩图 初期支护轴力图

图4 埋深40m数值模拟图

地表横向沉降曲线 拱顶横向沉降曲线

图5 埋深40m沉降观测图

从上述图中可以看出,埋深40m时新三台阶开挖法引起的最大竖向位移60.67mm,发生在拱顶位置;水平收敛大约15.35mm;初期支护弯矩142KN.m,轴力4017 KN。

5.3 埋深50m时

埋深50m时数字模拟图见图6,地表及拱顶沉降曲线见图7。

竖向位移云图 水平位移云图

初期支护弯矩图 初期支护轴力图

图6 埋深50m数值模拟图

地表横向沉降曲线 拱顶横向沉降曲线

图7 埋深50m沉降观测图

从上述图中可以看出,埋深50m时新三台阶开挖法引起的最大竖向位移76.34mm,发生在拱顶位置;水平收敛大约19.34mm;初期支护弯矩168KN.m,轴力4669 KN。

5.4数字模拟及沉降观测分析结论

通过隧道不同埋深数字模拟分析及沉降观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浅埋隧道采取新三台阶开挖法施工时,随着埋深的增加,最大竖向位移、水平收敛及支护结构受力随着埋深增加而增加,其量值变化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6.注意事项

1)采用新三台阶法开挖,由于开挖步骤较多,因此工序较复杂,必须合理安排工序,才能保证施工规范、有序进行,从而保证施工进度。

2)开挖时严格控制欠超挖,机械开挖时应预留30 cm由人工开挖,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并保证岩面圆顺,及时初喷4 cm混凝士以封闭暴露围岩,增强岩体整体性,为初期支护后续工作争取安全时间。

3)各部分开挖时,钢架设计加工与开挖轮廓吻合,支护尽量圆顺,从而减小力集中,地质很差时左右侧上部开挖施考虑预留核心土切环开挖。

4)严格控制钢架加工质量,减少安装拼接时间,保证安装质量。钢架间应连接牢固,必要时可加焊钢筋。

5)根据实际变形情况,每分节处锚管可由设计的2根增为4根,同时应确保锁脚锚管与钢架的焊接质量。

6)上台阶拱脚宽度由设计的80 cm扩大为100 cm,下台阶墙脚由设计的50 cm扩大为80 cm,另外增设阶扩大拱脚,宽度为80 cm。

7)适当预留开挖变形量,施工前期预留变形量15 cm,在施工工艺及措施优化基础上,通过监控量测及时进行调整。

8)合理控制步长,上台阶步长控制在3~5 m,阶4~6 m,上台阶每次开挖1榀钢架距离,中、下台阶可根据地质情况一次开挖1~2榀钢架距离,仰拱开挖每次控制在3 m。

7.结束语

通过浅埋黄土隧道的施工实践,运用数字模拟建模,结合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形成了针对浅埋黄土隧道开挖的新三台阶开挖技术。采用本技术进行浅埋黄土隧道施工,既保证了施工安全又加快了施工进度,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晓州等,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技术,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2、霍玉华,大断面黄土隧道快速掘进施工方法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7。

上一篇:简述土建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措施 下一篇:工程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管理与索赔技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