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起激光治疗黄褐斑安全性与有效性回顾性分析

时间:2022-09-26 07:36:25

56起激光治疗黄褐斑安全性与有效性回顾性分析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激光用于黄褐斑的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6例面部黄褐斑患者, 均选用大光斑低能量调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进行治疗, 并观察激光治疗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皮损区域经激光治疗后, 患者皮肤点黑色素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性降低, χ2检验结果P0.05)。皮损区域经治疗后的经皮肤水分丢失量显著性高于治疗前, P0.05)。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2.86%, 治疗期间有8例患者发生轻微不良反应, 约为14.29%。结论 大光斑低能量调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用于黄褐斑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效果显著。

【关键词】 激光;黄褐斑;安全有效性

黄褐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面部色素增加性皮肤病[1], 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 大部分无显著性症状, 通常表现为色素沉着类似于蝶状分布, 轻度为淡黄色、浅褐色, 散在分布, 多出现在眼部下外侧;重度为深褐色、浅黑色, 密集分布在整个面部。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研究发展, 激光、强脉冲光技术逐渐应用于黄褐斑的临床治疗中, 并获得了显著成效。现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太仓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治疗的56例面部黄褐斑患者, 回顾性分析激光用于黄褐斑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 具体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本中心皮肤科接受治疗的56例面部黄褐斑患者, 均为女性。年龄均在22~50岁之间, 平均年龄(30.85±5.16)岁。病程时间为0.8~15年, 平均为(8.41±3.54)年。皮损部位主要是面颊、颧部、鼻背部, 分布具有对称性, 单侧皮损皮肤面积(1.4 cm×4 cm) ~(5 cm×3 cm)。其中, 淡褐色皮损者27例, 深褐色皮损者29例。

1. 2 方法 选用美国 HOYA Co-bro 公司生产的激光治疗仪[2], 波长设定为1064 nm, 频率为10 Hz, 能量密度约在2.0~3.2J/cm2,光斑直径为6 mm或者8 mm。治疗头与患者皮肤之间的距离保持在4~5 cm左右, 同时垂直于皮肤表面, 对患者皮损部位进行均匀照射。为了减少治疗部位皮肤的损伤、疼痛, 激光治疗结束后, 应及时应用雅漾活水喷雾剂均匀喷洒在面部。每周治疗一次, 每次治疗照射次数为3~4次, 连续性治疗10周, 一个疗程共计10次。在治疗过程中, 嘱咐患者避开强光照射, 禁止使用避孕药, 外出时应积极涂擦防晒霜。

1. 3 评价指标

1. 3. 1 皮肤点黑色素指数及经皮肤水分丢失量 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颈部、皮损部位的点黑色素指数、经皮肤水分丢失量分别通过皮肤多功能测试仪进行检测。

1. 3. 2 疗效评判 治疗效果分为四个等级:色斑面积消退程度>90%, 颜色基本消失视为I级。色斑面积消失程度>60%, 颜色显著性变淡视为II级。色斑面积消失程度>30%, 颜色有所变淡视为III级。色斑面积消退程度

1. 4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组间试验研究数据加以统计学分析, 计量数据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 应用t法对组间计量资料进行检验, 应用χ2检验, 组间研究的计数资料。如若对比P

2 结果

2. 1 治疗前、后皮肤点黑色素指数、经皮肤水分丢失量情况 皮损区域经激光治疗后, 患者皮肤点黑色素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性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区域经治疗后的经皮肤水分丢失量显著性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疗效及不良反应 经激光治疗后, 本组56例黄褐斑患者中, I级者28例, II级者14例, III级者10例, IV级者4例, 其治疗总有效率是92.86%。治疗期间, 有8例患者发生轻微的皮肤干燥感、紧缩感以及烧灼感等不良反应, 约为14.29%, 经保湿等相应的处理后显著好转。

3 讨论

皮肤点黑色素指数、经皮肤水分丢失量是用于评价皮肤外观、功能的重要指标[3]。皮肤点黑色素指数越高表示皮肤内黑色素含量越高。经皮肤水分丢失量可以体现皮肤角质层的完整性、皮肤水屏障功能, 如果皮肤遭到体内外损害因子的刺激、损伤时, 经皮肤水分丢失量则会增加。但如果皮肤正常功能恢复的情况下, 经皮肤水分丢失量也会随之减少, 恢复正常水平。皮肤水分丢失量已是现在国内外认可的各种皮肤病的临床研究、病情评估的关键指标, 主要优点在于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本次研究发现, 与治疗前相比, 治疗后患者皮肤点黑色素指数升高, 经皮肤水分丢失量降低, 且对颈部正常皮肤的影响不大。由此说明经激光治疗以后, 对皮肤角质层的完整性、皮肤的水屏障功能受到一定损伤, 经皮肤水分丢失量有多增加, 但黑色素含量明显降低。本组采用大光斑低能量调Q开光Nd:YAG 1064 nm激光技术治疗, 其治疗总有效率是92.86%, 疗效十分理想。因此, 大光斑低能量调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用于黄褐斑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王宏伟,刘克英.低能量 Q 开关 Nd∶ YAG 激光器和调 Q 开关紫翠宝石激光器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和安全性.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1,31(1):45-47.

[2] 黄海滨,梁建,彭晓茹.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黄褐斑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1,17(1):10-12.

[3] 徐阳,丹,杨蓉娅. Pixel 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中国美容医学, 2011,19(8):1186-1187.

上一篇:头孢噻肟治疗心肌梗死、糖尿病、冠心病及脑梗... 下一篇: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8例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