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想瘦就受,到享受就瘦

时间:2022-09-26 07:31:06

通向胖子的路万万条,瘦下来的方法或许只有一个。

作为一个胖过,瘦过,又胖,然后再瘦、再胖,如今仍在持续减肥的资深“减肥家”,六年来的经历,实在有太多槽可吐。

胖子里的“永动机”

我不是来励志的,甚至根本算不上成功的例子。我的动机也不太单纯,从一开始就是打酱油的—100个跑步的胖子,大概99个为了减肥,而我也许是惟一例外。

事情要从2007年说起,那一年的我是个体重高达110公斤的胖子(身高1.74米)。如此“伟岸”的身材来自多年努力—贪睡(可以连续睡上20小时)、好吃(食量巨大且热爱零食)、作息不规律(黑白颠倒是常态)。

我不想减肥,因为自己也算胖子里的“永动机”,自我感觉好得很。2005年,参加在北京百公里山地纵走。路程艰难,大多是崎岖山道,还要翻过海拔一千多米的黄草梁。半夜的时候,很多人困在山顶,没补给、没灯光,老人和女人们簌簌发抖,有人点燃树枝取暖。组织者不得不求助当地驻军,派军车沿土路上山接人。想着不能和老弱抢座,心一横,就自己下山了。一盏头灯,一个人,深一脚浅一脚,走到天明。23个小时,脚腕肿得像馒头,还是走到终点。

受不了的跑步机

但就在2007年夏,我遇到了麻烦—工作不顺利、初到中年的危机、婚姻出现问题……何以解忧?我选择了跑步。想借把自己累得“和孙子似的”来忘记烦恼。

第一次上跑步机,跑了15分钟,速度是“8”(8Km/h)。随后三个月,逐渐把速度加到“12”,并在这个速度下跑一小时,有时甚至一天两练—中午一小时、晚上一小时。

每天,拖着疲倦的步伐顶着星星回家,倒头就睡。我达到了目的,至少在跑步的时候,烦恼暂时躲开了,副产品是体重也降到90公斤。这时候才真正有了明确的想法:既然跑了,为什么不干脆把体重降到标准之内?

此后是变本加厉的三个月,一周五天、每天至少一个半小时,速度也加到了自己的极限,“13.3”。中午是锻炼的固定时间,晚上只要没有事儿就接着练。

一般来说,晚上时间比较充裕。7点“到岗”,马上占领一台机器,跑到头(跑步机单次最长运行99分钟),跳下来换一台再跑一小时。很快,健身房的教练们就都认识了这个“疯子”。最初,还有教练劝:“悠着点,别累着。”后来,也就习以为常了。甚至,再有教练“规劝”时,不用回头,一边说着“没事,放心”,我一边心想:新来的吧?站在旁边的“老”教练们则会见怪不怪地冲着新同事喊:他没事,受不了的是跑步机!

但,如此苦练一个月之后,只减了两公斤!继续“加班加点”一个月,然后是“绝望”—89公斤!我碰壁了。一位经常站在跑步机前聊天的教练说服了我:加点器械训练,肌肉增加了,才能“破壁”。

买了20堂私教课,在教练的指导下,每周两次器械训练,然后再跑。没有私教的时候,就照猫画葫芦地按教练的方法练。如此三个月下来,体重果真减到了80公斤。

飙不过大妈的拖拉机

2008年的夏天是在繁忙中度过的,因为奥运会(我当时是某互联网公司的体育频道主编),几个月不能保持运动量,体重又回到88公斤左右。

偶然间,一次很随意的聊天让我触到了马拉松。教练:“你这么能跑,跑马拉松应该没问题。”“我都是在机器上跑,好久没真正在地面跑了,行吗?”“你试试呗。”几天后,紫竹院公园,第一次跑圈的感觉是“脑袋震得晕”,气息也好像不够用。但还是跑了一个小时,在地图上量了,大约是9.8公里。

10月的北京马拉松本来想报半程,但为了陪刚开始跑的同事,就报了九公里的mini。52分钟,很顺利地完成第一次比赛之后,觉得还不过瘾,就直接去健身房加跑了一小时。

紧接着,全程的机会来了。因为我牵线,公司成为杭州马拉松的互联网合作伙伴,借因公出差和免费参赛名额的机会,我跑了自己的第一个全马。

前半程,沿着西湖岸边,灵隐、龙井,景色优美,21公里折返的时候,只用了1小时40分。我乐观地觉得能在四小时内完赛。在22公里处,遇到巡视车上组委会的熟人,我还笑眯眯地打招呼,一副游刃有余的样子。

崩溃在23公里突如其然地来到了。先是左边的小腿肚子,然后是右边,坐下来用手揉、使劲捶,但只要一跑就抽筋,甚至能看见腿肚子上的肌肉跳。此后的10公里异常艰难,别说跑了,走几百米都需要停一下,使劲敲打下不听话的小腿。人一个个超过去了,先是年轻的,接着是满头白发的大爷和大妈。大约34公里处,才恢复了些元气,再次开始小跑,最终我的第一次全马以4小时54分告终。

杭州归来,之后的四年又先后参加了三次北马和一次杭马,每次成绩都是5小时左右。被大爷大妈超越成为了常事,2009年北马也曾在盲人跑者面前甘拜下风,于是最初的“耿耿”也就烟消云散了。

而这四年里,因为工作变动,渐渐把跑步的阵地挪到了户外。最初,每周跑3~5次,每次平均10公里。但因为空气污染,或者种种工作生活的原因,很难保证,体重也就慢慢回升了。

2012年6月,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则干脆停跑,到2013年4月,体重已经回到了96公斤。不过,反弹并不能影响我的好心情。几年来,通过跑步获得的绝不仅是减少了几十斤肥肉—是跑步让自己有了更多时间和自己相处,不但身体更有活力,浮躁的心也渐渐安静下来。

勇攀珠峰的计算机

休整了近一年,腰已无大碍,以体力而言,换上跑鞋我仍有能力随时跑上20公里(养病期间,偶尔脚痒去试过)。

我并不急于恢复,原因有两个:首先,跑了五年,我从没受过严重的伤。除了运气好之外,注重装备(尤其是跑鞋)和不逞强是最大的保障。在我看来,所有酸痛和外伤都可以忍受,但只要膝盖、骨骼有一点不适,都会先暂停下来。更重要的是,从一开始,减肥就不是我的主要目的,而跑步带来的身心合一感觉已经有了,我相信这也不会再失去。

但这次我决心真正减一次肥,而且要通过“非跑步”的形式。对我来说,这就犹如分别从南坡和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好玩且刺激。

从4月初到5月末,我控制了饮食,尽量做到只吃七分饱,偶尔才破一次戒。两个月下来,体重到了91公斤,就再也不动了。

恰在此时,在网上看到新浪名博“花总丢了金箍棒”秀他的新装备—Jawbone UP 2代智能手环,号称可以监控每天的运动消耗和睡眠状况。对智能手环钻研了一圈,我选择了NIKE fuelband—它不用和手机连接就能显示当前的消耗状况,更直观,也更适合我这种好动分子。

我的减肥理论很简单,胖或者瘦只在于能量的吸收和消耗。只要吃进来的卡路里比消耗的少,OK,脂肪就会“溶解”。每天,只需要做个简单的加减法。

手环帮我了解了“出口”,吃多少又怎么监控呢?稍微一搜,就发现了一堆应用,什么减肥小秘书、薄荷瘦身,数不胜数。其主要功能就是一个常见食物的能量表—100克米饭是116大卡,100克宫保鸡丁是197大卡……虽然不尽准确,但大致是个依据。

每消耗7700大卡,就减少一公斤脂肪。按照网上的公式,我算出自己的基础代谢量是1800大卡。“数字瘦身”就这么开始了。每天尽量只吃1800大卡热量以内的食物,然后尽量多走路多消耗。如果想多吃的话,就走更多—1800大卡之外想吃块巧克力?没问题,每100克黑巧克力的热量大约是522大卡,吃完之后散步两小时就OK了。

尽管把自己弄得更像是一台计算机,但不用艰难地和饥饿战斗,也不用过于劳累,只需要耐心谨慎地保持着热量的动态平衡,还是让减肥轻松很多。从2013年5月28日到6月28日,一个月的时间,整整减掉四公斤,我相信自己已经找到了最科学的方法。这一次,我将目标设定为75公斤,这是一个新的挑战,但我相信自己能够达到。

当然,在减肥的同时,我不会放弃跑步。减肥只是人生中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而跑步则会一直持续,到老,到再也跑不动的那一刻。因为跑,早已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上一篇:胖子啊,你慢慢跑 下一篇:从一个胖子到一名马拉松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