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必普治疗42例急性脑干梗死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26 05:58:47

作者单位: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

通讯作者:苗成

【摘要】 目的 观察恩必普(Adegold)治疗急性脑干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急性脑干梗死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分别给予恩必普及普通治疗(疏血通)。结果 治疗后两组NHISS评分及ADL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NHISS评分及ADL评分改善更显著(P<0.01)。结论 恩必普治疗急性脑干梗死疗效理想,使用方便,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普遍推广应用。

【关键词】 恩必普; 急性脑干梗死; 疗效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残疾和死亡的重要。目前除溶栓之外尚无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溶栓治疗有严格的治疗时间窗和一些禁忌证,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脑干梗死属于少见而又极其严重的脑梗死,病情较重,病死率高[1]。2008年7月~2010年12月笔者应用恩必普治疗急性脑干梗死42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84例,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诊断标准[2],且满足以下标准:(1)脑干梗死首次发病;(2)无意识障碍;(3)发病48 h以内;(4)头颅CT或MRI排除脑出血。84例患者按入院次序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41~80岁,平均(65.2±11.3)岁,对照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44~77岁,平均 (63.5±10.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伴发疾病和既往病史积分、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列情况不予入选:(1)发病后昏迷者;(2)原有消化性溃疡或发病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者;(3)血液系统疾病;(4)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3或>21;(5)心源性脑栓塞;(6)严重心功能不全、慢性肝肾疾病、ALT升高(大于正常值1.5倍)、血肌酐升高(大于正常值1.5倍)。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疏血通6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恩必普胶囊(石家庄制药集团)空腹口服,4次/d,两粒(0.2 g)/d,两组均以14 d为1疗程。两组在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溶栓、抗凝、降纤治疗。两组减轻脑水肿、控制血压(ACEI类降压药除外)、控制血糖、调节血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治疗措施均相似。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出凝血时间等指标。病情加重和CT或MRI发现有出血者终止治疗。

1.3 疗效评定 治疗前和治疗后28 d分别测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量表Bathel (ADL)指数评分。

1.4 不良反应 两组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后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监测血压,记录各种不良反应及出现时间,严重程度及处理方法、效果。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药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后28 d NHISS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恩必普组治疗14 d的NIHSS评分改善更显著(P<0.01),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HISS评分比较

2.2 ADL评分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恩必普组Bathel指数评分在治疗28 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athel指数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ADL量表Bathel指数评分比较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服药后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停药1周后检查恢复正常。治疗前后患者的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无明显变化,心电图无明显改变。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脑梗死中以脑干梗死尤为危险。脑梗死的治疗方法除传统的改善脑血循环、促进脑代谢、抗脑水肿等治疗外,目前尚无更有效的方法早期恢复血液营养灌流、挽救缺血水肿细胞。尽管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有效减少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但它并不能减少脑梗死面积。卒中后给予治疗时间是减少卒中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死亡率的决定性因素。由于溶栓治疗有严格的治疗时间窗,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最近研究发现,缺血灶中有进行性微循环障碍,并认为这与脑水肿、血管痉挛及血管内凝血密切相关。改善脑梗死灶内微循环供血是治疗脑梗死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对脑干梗死是有益的。

恩必普胶囊是南方水芹菜籽中提取、人工合成的消旋体。恩必普胶囊通过抑制大脑皮层细胞TXA2的合成,而促进PGI2的合成,从而提高PGI2/TXA2的比值,阻止血栓的进一步扩大,使梗死面积缩小[2];改善线粒体功能,降低细胞内钙,抗氧自由基作用[3];降低花生四烯酸含量,解除微血管痉挛、抑制血小板聚集[4];保护血脑屏障,抑制谷氨酸释放;抗凋亡作用,作用于多个病理环节,减轻局部脑缺血所致的脑水肿[5],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的程度等,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强的治疗作用。恩必普胶囊有改善侧支循环,增加微血管数量,重构缺血区微循环,保持微血管结构形态相对完整,增加缺血区灌注,减少梗死后出血的作用[6]。

因后循环侧支循环少,梗死后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笔者48 h内应用恩必普治疗脑干梗死,28 d时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Ba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恩必普可较快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康复。该药不良反应少,会出现肝功能轻度改变,停药后均很快消失。本组资料显示恩必普治疗急性脑干梗死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值得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实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 考 文 献

[1] 高峰,贺世明,王学廉,等.132例脑干梗死患者预后分析.临床荟萃,2005,20(19):1110-1111.

[2] 黄如训,李常新.丁苯酞对实验性动物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中国新药杂志,2005,14(8):985-988.

[3] 阎超华,张均田,冯亦璞.丁基苯酞对正常及局部脑缺血大鼠线状体脑血流影响.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8,12:36-39.

[4] Chong ZZ, FengYP. Effects of dl-3 -n -butylphthalide on a rachidonic acid release and phospholipaseA2 mRNA expression in cerebral cortex afte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 rats. Acta Pharm Sin,2000,35 (8):561-565.

[5] Deng WB, Feng YP. Effect of dl-n-butylpht halinde on brain edema in rats subjected to focal cerebral ischemia.ChinMed Sci J,1997,12 (4):12-13.

[6] 施晓耕,黄如训,刘春岭,等.丁苯酞对高血压性脑卒中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7, 33(8):488-489.

(收稿日期:2011-05-19)

上一篇: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临床观察 下一篇:螺内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