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管材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比选

时间:2022-09-26 05:49:45

常用管材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比选

摘 要: 污水处理工程的给排水系统并不复杂,其主要是由各类排水管道组成,但是由于工程在的施工往往存在着其它的问题,在设计给排水系统时必须要考虑到交通因素和上部建筑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到地下管线的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给排水系统的设计难度。近年来随着工程技术,新型材料的发展,加上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为污水工程管道材质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余地。本文主要探讨各种材质管道的性能及经济应用领域的比选。

关键词: 污水处理;常用管材;性能比选

项目编号:2015B020235002,项目名称:城市黑臭河涌修复技术集成及关键产品开发与产业化推广。

近年来随着工程技术,新型材料的发展,加上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为污水工程管道材质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余地。污水、雨水管网是排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投资比重上占有工程总额的很大比例,而管材又是构成管网的主要内容,选择管材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满足外部荷载和内部水压的要求,施工方便,使用年限长,管道内壁光滑,使水流阻力尽量减小,输水能力基本保持不变,造价低。排水管道应具有抵抗污水中杂质冲刷和耐磨能力,管道必须不透水,以防止污水渗透或地下水渗入。

常用的污水管道有钢筋混凝土管、PE双壁波纹管、玻璃钢夹砂管、大型排水渠道等。

一、管网布置的原则

(1)管网布置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及村镇规划,合理确定服务范围,并依据总体规划建设分期实施,将合流制逐步改造成分流制。

(2)污水管道的铺设应与城市道路的规划结合,原则上管道均敷设在道路下。

(3)污水输水主干管的布置方案应经过经济、技术比较,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最终确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4)充分利用现有的排水管道,力争把污水排水干管连成一个整体,以降低工程投资,减轻环境污染。

(5)充分利用近期改造与远期建设的关系,并留有余地。

(6)注意地质条件、地面建筑和地下设施情况,尽量避免管道通过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以缩短建设工期,降低施工费用和维护管理费用。

(7)工程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

二、常见管材介绍

1.钢筋混凝土管

众所周知,作为排水管管材,小口径一般为陶瓷管和排水铸铁管,大口径一般为钢筋砼管,是我国最为普遍采用的管材,也是一种比较经济的管材,但其在生产和使用中,一定要选择质量合格产品,在施工安装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与条形素砼管座基础协同工作。所以污水处理工程对重力流排水管材,合理地选择管材,对降低排水系统的造价影响很大,但应考虑技术、经济、维护及市场供应因素。

钢筋混凝土管口径一般200~2400mm以上,长度在1m~3m,可深埋,多用在埋深大或地质条件不良地段,不防腐、较耐久,可用于支管、干管,从发展趋势上看大型管逐渐淘汰。

2.玻璃钢夹砂管

过往玻璃钢夹砂管价格较高,多为进口材料,使用中受到限制,随着管材价格的下调和生产技术的进步,玻璃钢夹砂管的使用日趋广泛,加之玻璃钢夹砂管重量轻,接口少,管材价格与钢筋混凝土管基本相当,耐腐蚀,内壁光滑,水力条件好。

3.PE双壁波纹管

近年来应已经在排水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E双壁波纹管管材较轻,搬运、装卸、施工便利,可以节省施工费用; PE双壁波纹管具有耐酸、耐碱、耐腐蚀性能,PE双壁波纹管管壁光滑,其粗糙系数为0.009,水利条件较好,输水能力强,减小了管道管径。

三.管材主要性能及技术经济比较表

四.结论

根据以上技术经济比较, PE双壁波纹管性能优于钢筋混凝土管和玻璃钢夹砂管,综合造价PE双壁波纹管稍高,但由于HDPE双壁波纹管的粗糙系数小,通过相同流量的管径比钢筋混凝土管可小一级(管径越大过流量差距越大),因此其实际造价相差不大,另外PE双壁波纹管材也符合国家新型塑料管材发展的有关政策,而玻璃钢夹砂管则在两者之间不另外列出。

若污水主管道经过路段窄小,可选用双璧波纹管重量小,施工安装方便,比较符合现场实际情况,过河倒虹管则采用钢管比较适合。压力污水管道采用玻璃钢夹砂为宜。

参考文献

[1]隋刚.刍议市政工程项目给排水的衔接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期刊论文].科技与企业 2013,03(06)

[2]姚丽荣; 徐吉锋.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要适应形势――《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定》试行浅论[期刊论文].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11(15)

[3]陈绍荣.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期刊论文].科技资讯,2008,03(23)

[4]包新标.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南通星湖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期刊论文].建筑时报,2013,01(28)

[5]孙先乔.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安装与施工技术探讨[期刊论文].广东建材,2008,08(20)

上一篇:城市人工湿地植物物种筛选、配置优化研究 下一篇: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