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解读 第11期

时间:2022-09-26 05:07:39

国务院:地方须比照中央公布“三公”支出

国务院研究部署了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强调地方政府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公开“三公”经费,即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以及行政经费支出情况。

要进一步细化公开中央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2011年中央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部分重点支出和2010年度中央财政总决算要公开到“项”级科目。对公开的财政预决算要作出通俗易懂的说明,并与预决算同时公开。

解读:要求地方政府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并做好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等公开工作,这说明国家要力争做到全国范围内的预算透明。同时,公开“三公”经费,可能会使相关部门有意识地压缩一些自己的“三公”经费,从而有利于节约各部门的支出,使这成为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安体富称,中央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部分重点支出要公开到“项”级科目,使各部门的预算公开也由此变得更细,并对之作出通俗易懂的说明,更有利于公众查询和监督了。 但是,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预算公开的监督和检查。因为不能排除极个别部门把部分“三公”经费转移,安排到其他预算项目里“避人耳目”。

国土资源部:征地拆迁要防止简单粗暴压制群众

国土资源部近期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征地拆迁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防止简单粗暴压制群众,引发恶性和发生。对发现存在程序不合法、补偿不到位、被拆迁人居住条件未得到保障或违法违规强制征地拆迁等行为的,必须立即予以制止,进行整改。

解读:按照国土资源部的通知,实施征地拆迁,必须在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依法规范进行,要严格履行规定程序,征地前及时就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和政策征求群众意见;不得强行实施征地拆迁;同时,要确保征地补偿费用及时足额支付到位;要建立健全征地拆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认真做好征地拆迁中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山西5月25日前全部关闭不达标矿井

从5月6日开始,山西省开展矿井关闭专项行动,对列入整合关闭的矿井,除已批准过渡期生产矿井外,今年5月25日之前全部关闭。

山西省副省长任润厚说,关闭矿井除已批复初步设计确定利用的井筒和设施外,其余井筒和设施(包括地面建筑物)要严格按照关闭标准,一律炸毁或拆除,恢复地貌和植被,严防虚假关闭。部分过渡期生产矿井的过渡期截止日期为今年9月1日,届时过渡期生产矿井也将实施关闭。山西省政府将组织督查组对全省矿井关闭工作实施验收考核,对关闭工作不到位的地方和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将进行问责。

解读:2008年,山西在全国率先实施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全省矿井总数由2600座减少到1053座,办矿主体由2200多个减少到130个,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全部淘汰,70%以上的保留矿井达到90万吨以上。

目前,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进入收尾阶段,对不符合标准的矿井实施关闭是整合工作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矿井实施关闭后,山西将进入现代化矿井建设阶段。2011年,全省将有100座资源整合后的建设改造矿井投产,产能约1亿吨。

众多高校降低在京招生计划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指出,要加强高校招生来源计划调控,增加中西部支援省的招生计划,部属高校要稳步降低所在属地的招生计划。据此,北京各部属院校很多都降低了在京招生计划。

随着“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实施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继续稳步降低在属地招生计划比例。同时,采取综合措施,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省份倾斜,旨在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和入学机会公平。

解读:总书记、总理多次强调,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而入学机会公平又是教育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多年的实践证明,高考是实现入学机会公平的重要方式,社会认可度高、信任度高、期望值高。为促进教育公平,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应该努力缩小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受教育差距,为处境不利人群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深圳住建局撤回禁止农民工群体上访讨薪文件

深圳住建局表示,此前下发的有关“严禁农民工通过群体性上访等非正常方式或手段讨要工资,否则追究刑事责任”的通知属于“行文错误”,为此深圳住建局向社会大众尤其是农民工表达歉意。该局还表示将立即撤回该通知,进行修改完善后重新。

解读:追讨欠薪是农民工的合法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没有限制农民工行使自己合法权利的自由。禁止农民工追讨欠薪,是管理“错位”;声称追究刑事责任,是管理“越位”。讨薪上访只要不逾越法律底线,不仅不应被“严肃处理”,相反,地方政府部门还应高度重视。深圳住建部门表示,之所以出台这条“禁止性规定”,主要是“希望广大农民工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己的权益,防止农民工被少部分不法分子利用”,但该部门可能忽视了营造合法渠道恰恰是其应尽的社会管理职责,如果能够致力于不断完善解决欠薪问题的机制,相信深圳相关领域的维稳压力也会大为减轻。

亡羊补牢,时犹未晚。深圳住建部此次撤回通知,表明有关方面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各地各部门能否真正吸取此次教训,不仅从行动上,更从认识上理清是非,认真贯彻依法行政理念,有待观察,更值得期待。

北京拟将公共自行车纳入公交体系

据报道,北京将把公共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体系,目标之一是全市城六区实现通存通取,郊区实现本区内通存通取。“最后一公里”难题有希望因此得到解决。

解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认为,观察一个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标准,就是看它的现代公共交通体系是不是健全,而自行车租赁网点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能够方便老百姓的出行,缓解交通拥堵,更体现了绿色的交通理念。随着人们出行观念的转变,骑车有望成为流行新趋势。

国内首个将公共自行车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城市――杭州,从2008年5月投入使用以来,红色的公共自行车已经成为城市象征之一。对于杭州市民来说,公共自行车最大的好处,就是解决了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但是,公共租赁网点建设在北京还刚刚起步,还没有起到引领公共交通的作用。连玉明表示,政府在这方面还是要加快规划,超前规划。

上一篇:走过死亡的家庭 下一篇:涨工资还不如涨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