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皮幼儿教育的思考及对策

时间:2022-09-26 04:51:08

调皮幼儿教育的思考及对策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了解幼儿调皮的原因,对症下药;强化其优点,淡化其缺点;创设情景,让儿童教儿童;借助榜样,因势利导;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步调一致,共同促进调皮幼儿的转化。

【关键词】调皮;因势利导;转化

调皮的孩子我想每个班都会有,而调皮的还是大多是表现为精力旺盛、活动量大、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常有攻击性和破坏,习惯差,喜欢恶作剧,爱发脾气且不遵守班级常规的幼儿。而我们对于这样调皮幼儿往往束手无策,不是大声批评他们,就是对他们冷处理。但这也不是办法,我们应对幼儿进行正面的教育,让他们既发挥个性特长,促进良好发展,又能很好地遵守班级常规,成为老师和幼儿都喜欢的幼儿。

一、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

我们大班年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但也由于自律能力较低的水平,判断是与非能力较弱,也因为大家都是独生子女的关系,他们往往会以自己为中心,以自我中心意识,因此常常会做出一些不良的行为,他们表现出的自制力差,习惯差,破坏性、攻击等,我们要以一颗平和的心对待,一定要保持理智,不可以用训骂和带着厌烦和责备的情绪对待幼儿。因为简单粗暴的批评、训骂的教育效果实质上是我们自己在宣泄情感,而并非是在引导幼儿,可以想象教育的效果肯定是负面的。教育要建立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之上,我们要让幼儿知道老师是关心他们的,采取积极正面的教育方式,耐心地教育他们。

二、了解幼儿调皮的原因

我们往往在面对孩子调皮的行为时,没有认真的、客观的分析,而是用我们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幼儿这样的行为,把幼儿的淘气、调皮等行为看成是有意破坏、捣乱,并随意贴上“坏幼儿”的标签,这势必对幼儿的成长造成及其不利的影响。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给幼儿充分的解释和申辩的机会,耐心地倾听调皮幼儿的心声,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调皮的幼儿,那你就会发现幼儿调皮是有原因的,调皮幼儿的行为并不一定都是坏行为。例如:一天吃点心的时候,瑞瑞哭着跑到我这里来说敏浩把他的点心给扔了,我听了之后很生气,敏浩调皮不是一天两天了,每次都喜欢捉弄别的幼儿,我以为他又欺负别人了,所以也没问清楚情况就批评了他一顿。后来我静下来觉得这样太不客观了,把他叫到身边来问了以后才知道我错怪他了,原来是瑞瑞的点心有脏东西,让敏浩发现了怕瑞瑞把脏东西吃下去才把他的点心扔了。也因为这件事,让我知道了,我们不能就因为幼儿做错了一点事情,而一杆子打死。我们在教育调皮幼儿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检查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我们要多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多从幼儿的特点来看调皮的行为。了解幼儿调皮的原因。

三、多关注幼儿的优点

每个幼儿都有优秀的一面,当然也有不足的一面。我们在教育调皮幼儿的过程中,可以多关注他们的优点,来强化优点来帮助幼儿克服缺点。幼儿和我们大人一样都喜欢听好话,多鼓励幼儿,让幼儿知道自己有优秀的地方。例如:我们班的文睿是个很好动的男孩子,上课注意力也很难集中,不是碰这个地方,就是碰那个地方,不是和身边的小朋友,就是顾自己的玩。如果是到外面去玩的话就更管不住他了,为了这个,我也采用过各种方式,可效果总不理想,到后来我感觉没效果了。我考虑了一下,觉得对他的教育采取一种静观的态度,只要不影响别人,我尽量不去注意他的过失,但对于他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我都会及时的表扬他,奖励他,渐渐地我发现他听话了许多,好多的坏习惯慢慢地改了。因此,对于调皮的幼儿我们平时应该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多于他们的进步多表扬。

四、为幼儿树立榜样

为调皮的幼儿树立榜样,多为幼儿讲述一些正面的榜样。我们班的“调皮大王”张郑琪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总爱欺负一些女孩子,破坏教室的玩具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对老师的指令总是最后作出反应等等,但却对“小老师”和“小警察”却十分崇拜。经常模仿警察在班级中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看他那认真的劲,还真有点警察的样呢!根据这些情况,我试着与他讨论,警察和老师为什么能受到别人的尊敬和崇拜呢?通过讨论让他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才会被别人的认同,什么样的行为才能受人崇拜,从而提高他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午间活动时,我故意经常请他们当“小老师”和“小警察”,来监督、维护班级的秩序,解决一些小问题。他还真像模像样地在教室周围巡视,看看谁玩了积木不整理,谁在欺负小朋友,谁在破坏教室公物,都能及时向老师转告或自行解决。而我的目光也总是追随着他们,及时给他肯定和鼓励,尽量提高他在其他孩子心中的威信。有时他也会“本性暴露”,但其他的孩子会意见纷纷,“为什么小老师也这样”“警察为什么也要打人”。他不得不约束自己的行为,马上又会进入角色,继续履行起自己的“神圣职责”。久而久之,他的坏习惯、坏毛病得以转变。

五、创设情景,让儿童教儿童

《指南》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同伴群体几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为调皮的幼儿创设良好的集体环境,采取多样形式,利用各种因素,帮助调皮幼儿选择一些较受幼儿欢迎的良好幼儿,让他们彼此交往,并有意地给他们安排合作的机会,让调皮儿童学着良好幼儿的行为表现,逐渐溶入集体生活,逐渐被其他幼儿所接受。

六、和家长共同合作

对于调皮的幼儿,不光是我们老师的正面引导,还是需要家长的正面教育,家长的教养态度与方式是造成幼儿调皮的重要原因。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眼里都是宝,家里也只有这么一个孩子,所以相对而言就会宠一点,我们教师要尽可能了解每个孩子的背后以及在家情况,多与家长交流,沟通,向家长传授相关的知识与经验,建立班级QQ群,在家园联系栏定时张贴相关的育儿知识,多向家长告知孩子在园的每一滴进步和需要配合之处,定时与调皮幼儿的家长进行沟通,和电话联系。尽可能使家园的教育一致,共同转化“调皮幼儿”。

对于“调皮”幼儿的转化也并不是简单容易的,而是长期的转化。总之,我们要以很大的耐心和恒心,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调皮”幼儿,我们始终坚信能转化他们,从而促进他们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01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1

上一篇:幼儿教师不当教育行为分析 下一篇:电教媒体在数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