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病因学研究进展

时间:2022-09-26 04:22:25

宫颈癌病因学研究进展

【摘 要】宫颈癌是全球妇女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常见恶性肿瘤,其癌前病变和恶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搞清楚其病因,有利于对其进行有力的防护,通过筛查出癌前病变,进行有效的阻断,大大降低其对女性身体健康的威胁。

【关键词】宫颈癌;高危因素;HPV

宫颈癌是妇产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因癌症死亡的第二位原因,每年导致250000~280000妇女死亡[1-2]。我国属于宫颈癌高发国家,每年新增病例13.5万,死亡率居世界第二位。近年的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且发病年龄逐渐趋向年轻化,严重危害着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

有关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国内外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现在得出的结论主要集中在、生育、微生物感染,不良的生活习惯等方面,而且宫颈癌有其特殊性,其发病的病因较明确,而且由癌前病变发展为恶性病变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早期筛查癌前病变和预防是现在临床工作的重点,可有效阻断恶的发展。

1 的影响

过早或性生活紊乱与宫颈癌的发病密切相关。性生活过早指18岁以前已有性生活,研究表明,16岁以前就有的女性与20岁以后才开始者相比,宫颈癌的发病率高出1倍,究其原因,主要是这部分女性性生活开始时宫颈发育尚不成熟,宫颈粘膜对致癌物质,病毒,细菌感染抵抗力弱,容易引起感染,鳞状上皮化生,进而发展为CIN,浸润癌。性生活紊乱亦是一个高危因素,多个及男性的和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数,宫颈癌患病的危险性直接与数呈正相关[3],越多,其宫颈癌发生的相对危险性越高。

2 生育的影响

已有的研究发现,女性初次生育年龄过早、多次分娩、密产等与宫颈癌的发病密切相关,阴道分娩≥4次者较≤1者患病危险性增加2倍[4]。主要是分娩对宫颈造成的创伤,在修复过程中新生成的上皮细胞抵抗力弱,对致癌因素作用如HPV,HSV感染较敏感,发生异型增生,最终引起癌变。

3 社会经济状况

宫颈癌主要发病于低经济状况的妇女,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我国宫颈癌的分布具有以下特点,山区高于平原,农村高于城市,受教育低下和低收入的女性患病率较高。这与生育因素和因素是相关的,另外,受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的限制,这部分妇女主动就医的意识较少。

4 吸烟

吸烟亦是一可能的危险因素,长期吸烟的妇女宫颈癌的患病率比不吸烟妇女的患病率高。但是,吸烟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影响因素,有研究发现,在宫颈已经感染HPV的情况下,香烟冷凝物可导致DNA损伤并长期存在,使宫颈恶变的风险增加[5]。吸烟可以影响宫颈病变的进程,降低了宫颈病变逆转归正的可能性。同时,吸烟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增加了癌变的风险。

5 宫颈病变

宫颈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滴虫、真菌及性传播性疾病的感染,引起宫颈炎症,长期受刺激可以引起癌前病变,其中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病原体感染有人类瘤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Ⅱ)、巨细胞病毒(CMV)、衣原体等,特别是其中的HPV,已经确定持续的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决定性因素,现在研究已经证实,几乎在100%宫颈鳞状细胞癌和70%宫颈腺癌检出HPV,而HPV阴性的女性几乎不会患上宫颈癌。HPV有多种亚型,并不是所有的HPV亚型感染都会引起宫颈癌,与宫颈癌密切相关为高危型,是宫颈癌的病因。低危型HPV感染多引起生殖器状瘤、疣类疾病和CIN1,;高危型HPV包括HPV16、18、31、33、35、45、52、56等,其中16、18型是公认的致癌的高危型。年轻性活跃的女性HPV感染率较高,但是大多数会在9-16个月内通过自身的免疫将其清除,如果机体免疫力降低或其他因素,导致HPV持续存在,特别是高危型,则可引起宫颈上皮内瘤变,进而发展为宫颈浸润癌。因此高危型HPV的检测成为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手段[6]。

6 避孕措施

近年来,WHO的研究发现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其宫颈癌的患病风险相应会增加3-4倍,可能与口服避孕药使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免疫力降低有关系,另外未使用屏障避孕也增加了生殖道感染的几率。

综上所述,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最主要的是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个明确病因的癌症,经多年的努力,现在已经有了针对HPV的特殊疫苗,按照接种计划完成接种,疫苗预防相应HPV感染所致CIN和外阴疣状疾病的有效率接近100%,宫颈癌很有可能是第一个会被消灭的癌症。虽然现在疫苗在中国大陆还未上市,但是已经进入临床验证的最后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旦全面开始应用,必将大大降低我国宫颈癌的患病率,对于广大的妇女的身体健康是一个极有力的防护。

【参考文献】

[1]Parkin DM1The global health burden of infection-associated cancers in the year 2002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2006,118:3030-3034.

[2]WHO 2010 Viral cancer Human papillomavirus [EB/OL]. http: //www1who1int/vaccine - research/diseases/viral - cancers/en/index31html1.

[3]Brinton LA,Hamman RF,Huggins GR,etal.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risk factors for invasive squamous cell cervical cancer[J].JNatl Cancer Inst, 1987,79(1):23-30.

[4]Castle PE.Beyond human pap illomavirus: the cervix, exogenous secondary factors,and the development of cervica.l precancer and cancer[J].JLow Genit TractDis,2004,8(3):224-230.

[5]Moktar A,Ravoori S,Vadhanam MV,et all Cigarette smoke- induced DNA damage and repair detected by the comet assay in HPV-transformed cervical cells [J].Int J Onco,l 2009,35:1297 -13041.

[6]Matsukura T, SugaseM. Pitfalls in the epidemiologic classifica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s associated with cervical cancer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river and passenger[J].Int JGynecol Cancer,2008,18(5):1042-1050.

上一篇:矸石井下充填采煤技术解析 下一篇:土工布在旧沥青路面裂缝防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