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少儿教育交流平台的架构

时间:2022-09-26 04:00:20

探讨少儿教育交流平台的架构

教育平台从广义角度讨论,这个平台包括了所有可以支持网络教育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硬件设施我们可以看到有电脑,投影仪,音频播放设备,我们所知道的且实用率比较高的软件,例如PowerPoint、Word等;从狭义的角度讲教育平台,是指在教学支撑下的网络基石之上,为在线教育输送教学方面的网络支持的一个相比较而言更加全面的称呼,其架构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网上课程的开发系统,其次是授课方式,以及网上教学管理。本文希望通过对目前国内教育平台以及常见社交平台的分析,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架构出一个合理的少儿教育交流平台。

一、建立移动互联网教育交流平台的意义

目前国内教育机构繁多,授课方式也很丰富,更有一些实力强大的教育机构直接和学校合作,立体针对性的把授课内容、辅导内容、兴趣培养等安排给学生,但是这些资源市场占有率很低,成本高昂,普通家庭和学生无法享受到这样的福利。如果在大力推广移动互联网生态的今天,对教育交流这一方面有一个合理全面的布局,一定可以将教育资源高质量的整合,同时提高学校、教育机构、学生、家长、政府等方面的沟通效率,甚至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可以科学规划教育路线。

二、少儿交流平台的定义

少儿交流平台是基于移动互联网针对学生学龄、所在地区、地域文化等因素合理规划,在教育方、学生、家长之间建立的交流平台,在此平台中可以随时信息和反馈信息。例如较为流行的爱葵花、JUNIMONG,他们都具有少儿交流平台的一些基础特性,平台希望突出用户主体,交流使用环境使用整个学龄学生,减小了互联网对少儿造成心理以及生理上的损害,便于各类用户之间便捷的交流。但是国内对于少儿交流平台的建设并不完善,年龄阶段和社交范围分类混乱,操作界面易用性低,用户粘性也很弱,当然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学校等教育方面有关,但是本论希望通过分析少儿教育交流平台本身,得出科学的架构方式和界面设计方法。

三、教育交流平台现状分析

国内的网上教学平台,其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交流平台发展的相对成熟,前者将互联网资源、相关网站信息、学生信息、教学课件和资料库整合搭建,利用完整的平台和网络技术使其能够流畅有秩序的运行,同时在这个平台中可以延展出一系列的关于教学业务的子项,为传统课堂提供了支持;而北京师范大学在2001年时成立了专门的在线互联网教育学院,它利用各种互联网资源对在职的教师进行了深造和培训,其中包括了课程资源,资料库,教学课件的展示以及有特色的教学课程,将传统授课方式和网络结合在一起。

其实教育交流平台中信息传达这一功能也很重要,这在少儿教育交流平台中可能更为重要,但是又不能设置成普通的社交平台,一定要功能精简;信息科学分类;行程信息沟通的长效机制;这样的平台搭建才有利于学校、教育机构、学生以及家长之间更有效地交流。

目前常用的社交软件在功能方面非常丰富有趣,其中LinkedIn,一个致力于向全球职场人士提供沟通平台,并协助他们事半功倍,发挥所长。招聘、求职方面的信息是基础,随着个人档案的延续和公开化,让其中的某个行业都变得有序,为个人的提升也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这其中就LinkedIn做到了信息的专业化和独立化,整个社交环境中信息相对普通社交媒介更加专业和专一。目前国内用户量最大的“微信”,其特点是构建熟人网络,沟通的方式很类似于传统的见面交往形式,不论是信息还是回复信息,都是在和相对熟悉的人进行交流,所以这个社交环境的氛围很放松,让人觉得很安全。以上举的两个案例都是特点十分鲜明的社交环境,如果将两种特点合理的整合在一起,一个相对封闭、安全并且专业的社交环境很适合少儿教育交流平台的发展。

四、少儿教育交流平台的架构

通过上文的分析,一个少儿教育交流平台需要从用户、内容、模块、信息以及回馈等方面入手。

(一)少儿教育交流平台的用户设定

设计平台中用户最直接接触的便是平台的终端,也就是手机或是电脑中使用的软件,过去的方法是为平台中不同的角色分别设计客户端,但是这样容易造成管理的不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失误。平台中融合学校、教师、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学生、家长等角色,系统会根据注册信息识别分类,也就是说用户只需打开客户端,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登录便会得到相应的功能界面和使用权限,比如,学生会会在客户端中接收到老师、工作人员、家长的实时信息,也可以查看学生自己的课表、老师安排的课程作业、教育机构的课程安排,这些都是查看的信息,学生也可以分享一些自己信息,前需要申请老师或者家长帮助自己修改辅导,最终到公共的平台中。

(二)少儿教育交流平台的内容

平台中所的内容必须是经过核定,并且符合学校要求的信息,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类得出教学模块、课程选择、教师成绩、学生成绩、教育机构等部分,其中教学模块是相关课程的补充知识,会选择性的发送到指定用户组,便于用户理解课程内容,并对延展知识有一定的深入了解;课程选择是学校和教育机构将教学效果优良的课程信息在网上,供学生和家长查看,帮助他们选择和安排;

(三)少儿教育交流平台的模块设定

客户端的界面设计反映整体软件的易用性,不论是使用体验、操作交互、视觉体验等,首先要合理模块的设定。功能鲜明独特的平台才能让用户留下,所以不能复杂臃肿。首先,最主要的是信息公告,分三级信息:对所有人、对学生或是家长、对教师或是工作人员;其次,是内容分享模块,用户会被系统主动识别划分在不同的用户群内,内容看起来就不会庞杂;再者是讨论组模块,这一块可以设定限时讨论组,一旦达到讨论目标或是指定时间,群组会自动解散,帮助平台中用户解决自主问题;最后就是报名及管理模块,由于平台中有学校与教育机构,这一模块主要针对学生和家长,根据学校或教育机构所的相关信息,他们可以选报中意的课程,得到认证后便可以前去上课;对于学校或教育机构,在这一模块中可以看到报名的信息,得到数据库中学生的各类信息,也可以有选择的录取学生。

五、结论

少儿教育交流平台最终呈现在用户眼前的肯定是虚拟的社交环境以及被整合激励的优秀教育资源,如果完全的照搬普通或是不合理的社交网络模式,会带来很多问题,所以就需要针对这一年龄段的特殊用户的心理和思维习惯,以他们为主体,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思维完成整个平台的构架,当然这需要学校、教育机构、家庭以及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不断研究少儿人群的需求,完善平台的搭建。(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上一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质量保障研究 下一篇:试论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提问能力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