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按摩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6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26 03:39:04

牵引按摩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6例临床观察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三维电脑牵引 推拿按摩 中药热敷 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其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手术治疗、微创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包括牵引、推拿按摩、针灸、中西药物内服外用等。笔者2004年12月~2009年12月应用三维电脑牵引加手法推拿按摩加中药热敷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突出症16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66例均为2007年12月~2009年12月甘肃宁县中医院骨科住院患者,其中男96例,女70例;年龄20~67岁,平均37岁;病程8天~10年。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有关标准[1]制定。①扭伤腰痛病史或慢性腰肌劳损病史。②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状,腰部及下肢疼痛麻木,反复发作,受压迫的坐骨神经痛症状,患侧直腿抬高及牵拉实验呈阳性。③X线摄片示: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前凸消失,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④CT、MRI检查可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腰椎机械牵引疗法:采用TM-300型微电脑颈腰椎牵引床行腰椎间歇牵引,患者取仰卧位,用绑带固定腰部,牵引力一般从30~40kg开始,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以后每天增加1~2kg。直至患者可以承受且和患者的重量基本相当为止。每次牵引时间为20~30分钟,完毕后平卧休息5~10分钟,1次/日,10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以卧硬板床休息为主,下床活动时要用腰围保护。

手法推拿治疗:牵引完毕后即时采用推、揉、搓、摩、按等手法在患者腰臀部按摩,以解除腰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①按摩:患者俯卧位,腹下垫一软枕。术者以两手拇指或手掌在脊柱两侧循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而下进行按摩,过承扶穴改点穴法至殷门、委中穴,手法由轻到重、重复3遍,3~5分钟。②按法:患者不变,以腰部为重点,医者双手掌重叠用力,沿脊柱由上至下按压至腰骶部。③扳法:患者侧卧,患侧在上,在上的患肢屈曲,术者一手推住臀部,一手扳住肩部,让患者全身放松,两手同时做相反方向用力斜扳。此时往往可听到“咯咯”响声,斜扳手法一般使用1次,若效果不好,第2天可重复1次。④理筋法:患者俯卧在治疗床上,医者用滚、拿、按揉、弹拨等理筋手法沿腰部及患侧坐骨神经分布区施术,再直擦腰部两侧膀胱经,横擦腰骶部,此手法应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以患者腰部舒适和透热为度。上述手法共进行20~30分钟,1次/日,10天为1个疗程。

中药热敷治疗:热敷方法采用本院自制的中药方剂进行局部热敷。主要中药组方及用法:伸筋草30g,透骨草30g,路路通30g,独活30g,桑寄生10g,川椒10g,牛膝10g,红花10g,乳香10g,没药10g,赤芍10g,当归10g。以上药品装入缝制的布袋中,水煎30分钟后热敷腰部,1~2次/日,20~30分钟/次。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①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功能活动正常,患侧直腿抬高试验>70°,能正常工作生活;②好转:大部分症状和体征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功能活动基本正常;③无效:症状或体征无明显改善。

结 果

疗效评定结果:10天为1个疗程。通过1~2个疗程的治疗,166例病例均得到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随访6个月。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结果治愈106例(63.9%),好转56例(33.7%),无效4例(2.4%)(此4例经市级医院手术证实,合并有椎管狭窄),总有效率达97.6%。

讨 论

腰间盘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它的形状象个压扁的算盘珠,由髓核、软骨板、纤维环三部分组成。当由于外伤、退变等原因造成纤维环后凸或断裂,髓核脱出,就称为腰间盘突出。由于脊髓由间盘的后方经过,当突出的间盘压迫脊神经或马尾神经引起腰腿痛或大小便失禁、甚至引起瘫痪时,就称为腰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是腰部慢性积累性劳损及急慢性腰部损伤,使腰椎骨关节结构、神经根等受到不良影响,破坏了腰椎的静态和动态生理平衡,加重或加快腰段骨关节及软组织退行性变。内在因素主要是骨关节、椎间盘、软骨及韧带肌肉、筋膜等随着年龄因素而发生的退行性的改变。根据发病原因,笔者采取以牵引、手法按摩配合中药热敷为主的综合疗法。保守综合治疗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疗法,在国内外临床上都开展的十分普遍,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电脑颈腰椎牵引床牵引,牵引重量大,能使椎间隙和椎间小关节拉开增大;有资料统计:大重量的牵引可使腰椎间隙增大3~5mm[2],故牵引可解决容积问题,使椎间隙产生负压和吸收作用,有利于突出部位还纳或改变神经根位置。同时使前后纵韧带紧张,纤维环张力增加,对突出的髓核产出周边压力,使髓核还纳,间歇性的松弛能舒展关节和前后纵韧带的皱折;推拿按摩及运用各种手法技巧,可解除腰椎机械牵引所遗留的突出物压迫,纠正椎间小关节紊乱,调整脊柱应力平衡,改善血液循环,镇痛,松解粘连,促进炎症吸收,达到舒筋活络、整复小关节错位、重建脊柱内外平衡的目的。中药热敷借助药力和热力直接作用于患者腰部病灶,达到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通过药物适于皮肤深入腠理可散寒除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使局部血液流通、缓解肌肉痉挛、软坚散结,消炎止痛,使肥厚韧带软化,局部炎症减轻,注意在中药热敷时要防止烫伤。临床观察表明,按摩协同中药热敷治疗可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有效解除局部肌肉痉挛,加速无菌性炎症的消散,大大地增强牵引治疗的效果。同时配合功能锻炼则治疗效果更佳。本方法操作简便,廉价实用,风险又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引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2 谢利明,杨萍,肖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形态量化分析[J].中国骨伤,1994(增刊):69.

上一篇:地奥司明片联合痔炎消片\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疗痔... 下一篇: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