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历史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时间:2022-09-26 03:22:35

激活历史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摘 要: 在新课程下,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创设学习氛围、加强学法指导、利用合作探究的平台、综合运用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本文对此作了论述。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培养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何更好地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新课程下,历史教学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我们必须树立新型教育观念,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农村学生学习习惯差,加上知识面狭窄,思维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做到:

1.以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趣,就肯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对历史学科感兴趣,学生就会因为好奇而主动学习,进而思维活跃。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必须不断创造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条件、环境和气氛。如用音乐歌声渲染气氛,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用多种媒体满足学生的感官要求,从而寓教于乐,这有利于点燃学生的创新思维。

2.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新课程下,师生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应尊重学生,还学生陈述意见、质疑问难的时间和权力。教师还应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谈心、聊天、游戏,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对症下药”,师生共同分享学习中的苦与乐。这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法指导,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历史知识。

1.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1)上新课时,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自己先列出提纲,找出每课的重点、难点、疑点。(2)试着思考课本中的“想一想”、“材料阅读”、“自我测评”。(3)合作探讨,归纳小结。

2.在教学中及时指导学法。“学起于疑,思源于疑”,要让学生自己读课题、内容,想一想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归纳学习不同内容时运用的方法,如时间记忆法,比较异同法,评价历史人物、事件一分为二全面分析法,收集材料求证法等。教师要转变观念,把创新思维能力贯穿于讲课中,变陈述式“是什么”教学为“为什么是”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寻找解疑方法,体验学习中的快乐。

三、利用合作探究的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设置疑境,自学探索。有疑则思,无疑则无思。教师要创设疑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索,使学生在追根究底中发展个性,强化思维。如对八年级历史上“近代工业的兴起”设疑: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造船制炮的先进技术,开展了洋务运动,内容有哪些?中国是否就此强盛了?经过洋务运动,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新的事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学生阅读课本,合作探究问题,最终解决了问题。

2.鼓励提问,激发创造性。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合作探究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对肯动脑筋提问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许,培养其创新思维。如教学八年级历史上“鸦片战争”一课时,有学生提问:“中国如果不禁烟,英国就没有借口发动侵华战争了,那鸦片战争就不会发生了?”学生提问题的过程也是其思维的过程,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提问题,而且学会了思考问题,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班内分组,开展课题化研究学习。新课程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做法是:把班内学生分组,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如:以开展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小组;以解决课本“想一想”问题为内容的学习小组;以如何学习历史内容的方法研究小组;以调查实践活动为内容的课外研究小组等。通过开展课题化学习,不仅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学生的探究精神、创造精神、开拓精神也得以充分培养。

四、综合运用评价机制,促进创新思维能力形成

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也就不一样,因而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有差异。《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1.多项评价,共同参与。在学习中,把过程和结果相结合评价学生,不仅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学习,而且能促进学生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结合教师与学生评价及学生间相互评价,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探索、体验的过程与教学相长的过程;结合平时作业、课堂提问、测验等评价形式,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效果,以及时改进自己的学习。

2.分层评价,鼓励为主。在教学中,学生的问题非常多,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问题,不能一味批评、指责、训斥,而要对学生作出积极评价,尊重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理解宽容地对待他们,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评价。在评价时,教师要有饱满的激情,要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真诚的热情,“不作假”,评价语言简洁,具有鼓励性。

3.多次评价,体验成功。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创新思维培养更是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要把创新思维培养贯穿到每一节课中。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要持之以恒,不断给予赞扬与鼓励,“多次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及时纠错的好习惯,还会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提高。

总之,在新课程下,历史教学不仅要重视传授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只有抓住素质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这正是新课改的本质所在。

上一篇:宪法上的财产权条款:在保障和限制间达致平衡... 下一篇: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