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愉快教育”

时间:2022-09-26 02:35:01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愉快教育”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更要注重教学的艺术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教育方式下发展智力。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分析,并就此提出了“愉快教育”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愉快教育语文教学

由于小学生独特的性格特点,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感,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在教学中实施“愉快教育”。 目前,“愉快教育”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正处于起步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有效地实施“愉快教育”,就应该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如何将“愉快教育”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的落后影响了教学中“愉快教育”的实施

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落后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仍然是教师只是作为灌输知识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认真的听讲、做笔记。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就回答的单一形式。这种单一而又落后的教学观念使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没有兴趣,感觉语文学习枯燥无味,不会积极的思考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制约了有效性的提高,影响了教学中“愉快教育”的实施。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教师总是设计更多的教学内容,总是想把更多的知识教给学生,他们课堂设计的内容多而繁杂,没有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这种教学方式反而让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愉快教学”的实施也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呆板,缺乏灵活性

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喜欢的课堂是充满童趣和激情的课堂,只有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他们才能保持极高的兴趣愉快的去学习。但是目前很多小学语文课堂的设计总是很呆板,缺乏灵活性,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方式过于死板,教学节奏不能适应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设计的提问不合理,缺乏灵活性,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实施“愉快教育”的方法

每个小学语文教育者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都应该对“愉快教育”的问题加以重视,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做进一步努力。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正确掌握小学生的特点,并适当的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将“愉快”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大幅度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正确理解“愉快教育”的定义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愉快教育”是指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形象、具体、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获得新知识,体验吸收知识后精神上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语文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推动力,因此,将“愉快教育”融入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会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主动积极的去探索知识,就会让他们深刻的认识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不同知识给自己带来的情感变化,进而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发展了学生的智力。积极的情感及兴趣取向对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具有鼓舞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中对学生进行“愉快教育”会有效的克服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及情感上的低谷,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在好奇的心态下唤起他们的求知欲,进而让他们从心底对学习语文产生热爱之情。

(二)更新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师生逐渐形成了单一的教与学的定式思维,教师机械的传授知识,学生只是作为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增加了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主动性的难度,同时也阻碍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愉快教育”有效性的提高。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愉快教育”,促进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就必须在教学中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模式。

(三)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难易程度要得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程设计和编排上要从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爱好出发,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内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控制好教学目标的难度,在高要求的教学目标下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开拓思维,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四)充分利用教学教具,创新教学模式

学校为教学提供了各种教学教具,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及性格特征,充分将形象、直观的教具应用到教学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更好的接受知识。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小学生的思维是形象、具体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化抽象内容为具体内容,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视屏将深奥的知识变得直观浅显,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使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创设问题情境组织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作为优化教学设计中至关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被提出。创设问题情境组织教学可以帮助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愉快教学“。随着教学不断改革和发展,在教育中合理的创设问题情境可以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积极思考,愉快学习,并保存和形成一定的新思维。合理的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民主、轻松、快乐的教学环境中主动积极地学习,大胆提出新假设和新幻想,发表自己的看法,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和研究,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通过“愉快教育”的方式充分的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乐观向上,启迪学生勇于创新,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让小学生在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孙元君.让教学的艺术性贯穿于小学语文课堂[J],江苏省阜宁县施庄中心小学,2011(8).

[2] 邢建立. 关于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意见[J].青年文学家,2009,(10) .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之我见 下一篇:浅谈舞蹈美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