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时间:2022-09-26 02:17:02

浅议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摘 要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本文重点从三五个方面阐述在小学数学实施高效课堂的一些做法,这些都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教师为引导的动态教学形式,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增加教学的自由度、选择性和灵活性,从而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应有的活力,达到“教为不教”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高效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阵地,而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梦想,也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切实实现“减负”、“增效”。高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一、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了解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有针对性的进行全体学习辅导和个别学习辅导,搞好提优补差工作。比如,在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时,通过学生作业反馈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对于连续进位乘还不熟练,就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训练,全面提高,帮助学生获取计算上的技巧和方法。这样,全体学生的计算能力都得到进一步加强。真正达到了提优补差的目的。

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这里所提出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是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而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因此,在学生明确了学习提纲,并进行自学以后,我就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从而通过交流发现数学的信息及提出的问题,由小组长汇报他们这一小组提出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其他小组补充不一样的问题,教师记录在黑板上。学生提出的问题:①平均每个盘子可以放几个苹果②每个盘子放2个苹果,可以放几盘?③如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几个?④如果每人分5个苹果,要怎么分?

然后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问题,用手中的学具在小组内摆一摆,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让组长作好记录,以便等下全班交流。

三、在数学演示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自主建构的过程。数学实验作为数学活动过程,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探求知识的方法,并获得自我创新能力。例如,对于分数的概念,教师可以把一张正方形的纸,把一条线段,把一批玩具,一班学生等分别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演示给学生看,让他们实际感受,并自己动手将一个圆、一批实物等平均分成几份。当然,教师还必须讲清它的整体性、可分性和平均分等。这样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才会更深刻、更具体。又如,在推导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时,把两个全等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或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剪成两个三角形,这样很容易得出此三角形面积=(长×宽)÷2,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以实验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就不会满足于教材中一个个孤零零的现成结论,而是通过实践获得牢固的知识。

数学实验,提供了一个发现、创新的环境和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思路的形成。

四、良好的自学能力是高效课堂的坚强后盾

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 、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 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 ――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 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 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老师讲的例题尽管数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要研 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等。

五、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创造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手段,把它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有效的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数学计算能力和拓展数学思维方法等智力素质,同时像情感因素、心理素质和精神品格等智力因素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为学生的空间想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在教学媒体的使用上要讲究实效性。如:我在教“千米的认识”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辆大卡车和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动感画面,通过路标上的21千米、23千米使学生较为直观形象的认识了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总之,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才会落到实处,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共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愿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为学生将来成为社会创新型的人才打下基础。

上一篇:任职教育院校与部队双向交流机制的思考 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