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方法探讨王华

时间:2022-09-26 02:08:21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方法探讨王华

【摘 要】高中物理课是普通高中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其办课的宗旨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了解物理学的基本内容,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爱好以及探索科学规律的精神,开拓眼界,为将来对于物理学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新课标相对于旧课标而言,有了很大的改变,将一些探究式的教学理论引入到了课堂的教学之中,旨在提高学生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 探究教学法 新课标

新课标与旧课标相比,突出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高科技人才,突出了课程的个性化,教学的针对性多样性。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新课标在课程上实行学分制,教材结构相较于旧教材有了全面的调整,从运动讲起,再到匀变速运动,继而讲到力,然后探讨运动和力的关系,循序渐进,适应了学生们的理解接受能力;新教材更多的引入了探究式的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近年来,探究式教学法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追捧,物理学的探究教学已经成为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法,顺应了时展的需要。

一、 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围绕着老师,学生的学习以老师的讲授为主。相较于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而言,旧的模式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以老师为中心,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学方法落后,以知识的灌输为主,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收,不利于学生获得知识。犹豫其忽略了学生的主置,主导地位,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导致了学习的被动性,学习效率的低下;另外,在一定程度下,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降低了学生在知识上的突破性创造,不利于学生学习模式的培养。总而言之,旧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以传统的说教式的物理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不利于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综合性的现代科技人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强调了学生的主导地位,适应了时展的需要。

二、 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强调了学生的主导地位,主要形式是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引导辅助学习。高中物理学的探究式教学,首先将课程的学习改成了学分制,不再只是强调期末的考试成绩,而将学生的成绩转化到了平时,课程分为选修和必修两大部分,强调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改变了课本的知识教学顺序,由运动讲起,继而谈到了力,再由力谈到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层层深入,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最后,新课标的教材突出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一些基本的科学规律讲授完成后,都有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科学实验,这些基本的科学实验,以科学体验为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强化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三、探究式在课堂上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宗旨是寓教于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动手,来获得知识的掌握。如何将探究式教学应用于物理课堂上,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一下几点:

首先,要将学生从旧的学习方式中解放出来,接收新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按照新课标的指导思想进行,在一些教学设施相对落后的学校,教育部门要大力改造,建立起教学基本设施,尤其是实验室的的建立。在思维模式,学校要大力改革,通过会议讨论,课程研究等等形式,将探讨式的教学模式深入到每个老师的思维体系中,培养老师教学思维转变,将老师从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方法转移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上。

其次,就要做好学生的工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新课改对于其自身的好处,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兴趣,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一些课程小竞赛小实验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比如,可以进行一个水火箭的制作比赛,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水火箭的原理,同时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研发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然后,增加探究式实验的数量,老师给出实验课题,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完成实验报告,老师只是作为辅导者。强化了学生的主导地位,优化了教学方式,通过探究式实验,学生不仅学到了科学原理,还掌握了实验室的基本仪器的操作使用,为以后的学习殿下了基础。最后还可以增加现代多媒体电脑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通过电脑模拟软件,对一些科学现象进行模拟,例如射线的散射,围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结束语:

探究式教学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将老师和学生从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探讨式教学模式。但是在现代的教学环境下,以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的科学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物理中,很好的丰富了学生的课堂文化,寓教于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为培养现代化的科技人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小东;新理念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探索;科技信息

[2]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对新时期任职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试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