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学习需求,实现有效提升

时间:2022-09-26 02:01:25

顺应学习需求,实现有效提升

[摘 要]教师应优化教学策略,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让学生学会思考,并主动地获取知识,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真正使学生在学习上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学习需求;探索交流;生长点;碰撞点;困惑点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8-0083-01

很多课堂都存在着教学过程形式化、教学内容简单化的问题,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认识不清、理解不深刻。因此,教师应“以生为本”,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互动交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一、立足生长点――实现知识内化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知识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后面的知识往往是前面知识的延续。教师应从教学内容的整体出发,找准知识的生长点,促使学生自主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正向迁移。

例如,教学“小数乘小数”时,教师出示了几道题目:①2.68×4;②9.3×4;③3.6×2.3。①②两题难度不大,学生很快就算出来了,对于第③题,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困难。

师:第③题的算式和前面两道算式有什么区别?3.6×2.3该怎样进行计算?

生1:把3.6×2.3看作整数36和23相乘,得828,由于这两个小数都是一位小数,所以积也是一位小数,结果是82.8。

生2:我同意生1的算法,但我认为积应该是两位小数,即8.28。

生3:3.6扩大10倍为36,2.3扩大10倍为23,所以得到的积扩大了100倍,要使结果正确,应将36×23的积缩小100倍,得到8.28。

生4:可以估算,将3.6看作4,将2.3看作2,结果大概是8。

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掌握新知,掌握用“联系”的观点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聚焦碰撞点――激活学生思维

学生是有创造力的个体,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思考、讨论、交流、质疑的机会,引导学生从追求形式层面的理解转向发现、创造层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各自的思维过程,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激活学生的思维,让知识的本质逐步明晰。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课前为学生准备了大小不同的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以及水和沙子,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小组1:将圆锥形容器倒满水,然后倒入圆柱形容器中,需要重复3次,因此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小组2:圆柱形容器里装满沙子后倒入圆锥形容器中需要4次,所以圆锥体积应是圆柱体积的四分之一。

小组3:小组1和小组2都不对。我们将圆锥形容器装满沙子倒入圆柱形容器中,3次不到,圆柱形容器就满了,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大一些才对。

小组4:我们赞成小组1的结论。将圆柱形容器装满沙子,可以倒满3个相同的圆锥形容器,因此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面对学生的不同结论,教师没有立即进行评价,而是让各小组将所用的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拿到讲台上展示,让学生比较它们的高和底面的大小。通过比较,学生发现小组2和小组3所用的容器只满足等底或等高中的一个条件,而小组1和小组4所用的容器的底和高都分别相等,所以得到的结论是相同的。此时学生意识到:等底等高时,圆锥体积必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上述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充当发现者、研究者的角色,巧妙捕捉W生思维的碰撞点,让学生在自主发现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刻地掌握知识。

三、捕捉困惑点――促进能力提升

学生在学习中之所以产生困惑,是因为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不会处理变与不变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要捕捉学生的困惑点,并针对此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一张桌子可坐6个人,两张桌子可坐10个人,三张桌子可坐14个人……现有n张桌子,可以坐( )人。”这道题时,学生都知道桌子数量的变化规律是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4,但却不知道如何列式表示桌子与人数的关系。很多学生受“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4”的影响,把式子列为“n+4”。面对学生的困惑,教师引导学生画图后思考:①根据画出的图形,你能说一说哪部分是不变的量,哪部分是变量吗?②这个变量与图形的次序存在着什么关系?如何用式子来表示它们的规律?

借助图形,学生很快找出了两端坐的人数和每张桌子两边坐的人数是不变的量,桌子数量(图形的次序)是变量,且每增加一张桌子就增加4人,所以增加n张桌子就增加n个4,从而得出规律:4n+2。

总之,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和活动的空间,使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学习,从而不断提升数学素养。

(责编 吴美玲)

上一篇:1.4厘米的距离 百分之百的美丽 下一篇:谈谈有效估算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