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时间:2022-09-26 01:09:17

山东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摘要 介绍了油用牡丹作为一种新型的木本食用油料作物在山东省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油用牡丹发展前景,指出了油用牡丹产业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山东省未来油用牡丹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用牡丹产业;开发利用;现状;前景;建议;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 S56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314-02

牡丹属毛茛科,芍药属,是我国特有的木本传统名贵花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牡丹叶含没食子酸,其煎剂对痢疾杆菌、绿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显著抗菌作用[1]。牡丹根的韧皮部和皮层加工后制得的成品被称为“丹皮”。牡丹籽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多糖、不饱和脂肪酸等,由牡丹籽提取的植物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坚果油,是植物油中的珍品,也是中国独有的健康保健食用油脂[2]。牡丹作为一种新型的油料作物浑身是宝。因此,开发油用牡丹产业经济效益明显,发展前景广阔。

牡丹籽油产业被列为国家积极倡导和重点扶持的优势产业项目。牡丹主栽培区之一的山东省将其列入油料产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牡丹作为油料资源进行产业开发还处于初步阶段,在基地品牌建设、工艺研发攻关、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面临着很多问题。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牡丹作为一种新型的油料作物在山东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以期为山东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山东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现状

1.1 主栽品种优良,种植技术成熟

我国牡丹种质资源丰富,但最适宜油用的牡丹品种尚不确定,山东省栽种的油用牡丹品种主要为凤丹系列和紫斑牡丹系列,这2个系列的牡丹品种以粒大饱满、出油率高、适应性强为主要特点。为填补油用牡丹新品种培育上的空白,山东尧舜牡丹生物科技公司、盛华农业发展公司、瑞璞牡丹工艺公司、唯真国色公司等积极开展了以早实、抗旱、抗病、结籽量高等综合性状为目标的新一代油用牡丹新品种的选种育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3]。

山东省菏泽市先后组织开展了反季节催花、无土栽培、太空育种等科研攻关,编印了《油用牡丹种植及间作套种技术手册》,实行标准化生产,夯实了种植基地建设基础;通过革新种植技术,增强了油用牡丹与其他植物间作套种的潜力。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性与生长期,将油用牡丹与经济林(如梨树、核桃树等)、速丰林(如杨树等)、中药材(如玄参、知母等)或其他作物(如辣椒、油葵等)进行套种间作,既可有效缓解油用牡丹头几年不结籽、无经济收入的问题,又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且光热气水土肥资源条件共享,增加了单位面积土地的投入产出率。

1.2 初步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

油用牡丹产业化的条件非常充分,2011年卫生部正式批准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标志着牡丹籽油可以进行产业化发展,并进入食用油行列,山东省也将其列入油料产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山东省菏泽市已建成国内最大的牡丹生产、科研、出口和观赏旅游基地[4]。

山东省积极鼓励、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油用产品的深加工研究。油用牡丹加工技术的深度研发最大限度增加了油用牡丹的经济效益。山东聊城唯真国色公司在牡丹籽深加工产品的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生产的“真国色”牌牡丹籽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为对牡丹籽油及榨油后的废弃物籽壳、籽饼、油渣等相关产品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公司正在开展“唯真国色”“沉香亭”“红玉房”“牡丹芳”等一系列品牌产品的开发和研制。菏泽市将牡丹的深加工延伸到医药制品、日用化工、营养保健、食品加工、餐饮服务、工艺美术、畜牧养殖、旅游观光、新品种培育等众多领域,逐步建起了全方位利用的牡丹产业综合开发体系。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规模化加工生产能力达到5万t/年。规模化有利于产业化。菏泽市2012年已完成油用牡丹基地造林1万hm2。聊城真国色公司种植规模达到500 hm2。山东省计划到2020年发展油用牡丹53.33万hm2,仅菏泽市就发展13.33万hm2。

2 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前景

政府对油用牡丹产业高度重视,为今后我国油用牡丹产业良好、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目前,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与其他油料作物相比,油用牡丹具有产量高、出油率高的特点(表1)。现在食品安全已成为热点问题,牡丹籽油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元素(表2)。炼出的牡丹籽油,开发出的茶、精油、食品、保健品等还可以出口创汇。如利用牡丹花蕊加工生产的牡丹花蕊茶,出口到韩国售价为2.4万元/kg,且非常畅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增收问题。种植油用牡丹与种植传统作物相比可有效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并且油用牡丹种植后,30年不用换茬,省工、省时、节约成本,解放了大量劳动力。油用牡丹作为产业链较长的一种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5]。因此,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不仅会给当地带来经济上的增收,也有助于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

3 油用牡丹产业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3.1 良种培育任重道远

目前山东各地栽植的油用牡丹品种大部分为“凤丹”系列,品种较为单一,尚未应用其他牡丹品种,关于油用牡丹优质种质资源培育的研究与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加强优质壮苗的培育、扩繁,利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培育出结籽量高、含油量高、油质优和抗性强的油用牡丹新品种,并将把优质的油用牡丹新品种提供给广大种植户,扩大生产。

3.2 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发展油用牡丹前期投入较大,并且栽种后头几年基本无经济收入,种植户资金问题难以解决,使得广大种植户与企业的积极性受限,产业发展缺乏后劲。因此,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财政补贴政策和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并且为示范大户和龙头企业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使广大农户学到技术、看到效益、尝到甜头,要更好地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当地政府就要加大对产业在政策、资金、科学技术上的支持力度。

4 发展建议

山东省作为全国油用牡丹的主产区,油用牡丹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民生意义。通过对山东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调查,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政府应加大力度支持这一传统产业,引导广大农民、企业充分认识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前景。二是积极鼓励、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牡丹籽油用产品的深加工研究和牡丹良种培育、推广,全面推进牡丹产业化发展。三是尽快制定、完善油用牡丹扶持政策,如把扶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政策纳入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范围,对油用牡丹种植实施补贴,提高农民和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四是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打造知名品牌,扩大国内外消费市场。

5 参考文献

[1] 余园媛.复方黄连凝胶剂抗菌药效和毒理学的初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2] 李梅青,吴悠,孙强,等.牡丹籽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2(S1):182-184.

[3] 周琳,王雁.我国油用牡丹开发利用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J].世界林业研究,2014,27(1):68-71.

[4] 国家林业局.李育材到山东省菏泽考察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情况[EB/OL].(2011-9-20)[2014-10-23].http:///gzdt/2011-09/20/content_ 1951863.htm.

[5] 李育材.多方位做大做强牡丹产业[EB/OL].(2012-10-20)[2014-10-23].http:///cqrb/htmL/2012-10/20/content_1581029.htm.

上一篇:基于DUS测试的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改革 下一篇:无缝悬挂式烤烟散叶烘烤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