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化验标本运送管理中FMEA新模式的应用

时间:2022-09-26 01:08:31

医院化验标本运送管理中FMEA新模式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医院化验标本运送管理中的应用,规范验标本运送管理的流程,保障医疗安全。方法 对我科2010年3月到2012年8月运送的1300份标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FMEA模式),每组各650份,进行护士有无提前预约、护士与输送员有无交接失误、运送时间及方法、输送人员与化验员交接的比较,并计算其RPN值。结果 改进组在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FMEA模式;化验标本;运送;管理

中图分类号:R1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5-008-01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是一种用来确定潜在失效模式及其原因的分析方法。我院自2010年10月开始应用FMEA模式对化验标本运送的流程进行全过程分析,针对不安全因素不断调整制度和采取相应措施,为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大大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提高了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来源于我科自2010年3月到2012年8月运送的1300份住院病人的标本,包括血常规、生化、脑脊液、尿及粪便常规。

1.2 方法。需要运送的1300份标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标本送检,改进组应用FMEA模式进行管理运送。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在护士有无提前预约、护士与输送员有无交接失误、运送时间及方法、输送人员与化验员交接等方面进行比较,改进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是前瞻性的管理模式,强调的是事前预防,而非事后纠正,是在第一道防线上堵住缺陷的源头运用FMEA进行流程改造的关键是对每个被找出的失效模式进行RPN评分,对RPN分数高的失效模式优先并重点改造。它的应用能够早期确定流程中的风险,也可对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测,从而对工作流程进行改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2通过对化验标本运送进行风险评估及流程分析,发现RPN值较高的失效模式分别是输送人员与化验员交接失误、运送时间过长、运送方法不对、护士与输送员交接失误,FMEA小组把问题的焦点集中在解决这几个问题上[2]。

3.3运用FMEA对标本运送流程进行系统行分析,前瞻性地分析错误是如何发生的,再运用不同的质量改进手法制定对策,为标本管理安全把关,患者的化验标本运送出错率大幅下降,对保证疾病的正确诊断有积极的意义。

3.4运用比对评价改进效果

改进前的工作模式采用手工书写、登记方式,存在费时、监控性等方面缺陷,但LIS系统对标本接受、接送环节通过条形码进行扫描确认,有效记录标本转送的责任人和转送时间,对标本运送过程实施实时全程监控,能及时追踪标本。有效降低了标本运送与接收过程中送检延时,有效降低了差错,最大限度保证了标本运送的安全、准确、及时。

4结论

FMEA管理模式是前瞻性、适合检查风险照护的流程,找出及矫正失效因子,防范错误于未然的一种风险管理的方法[3]。将FMEA模式应用于医院化验标本运送管理中,能前瞻性地发现流程中潜在的漏洞,降低标本运送出错的发生率,提高送检标本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它的应用能够早期确定流程中的风险,也可对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测,从而对工作流程进行改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FMEA是一种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风险预测方法,FMEA小组成员涉及各专业部门,每一名成员都参与讨论,增加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开拓思维,对失效模式、失效原因与失效影响及应对措施进行全方位的总结与提炼,最大限度地保证化验标本的准确性。同时也激发了护理人员主动参与科室管理的积极性,对实现全员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江丽仙;郭苇航;吴涯雯.手术病理标本失效模式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2期.

[2]黄忠琴.运用失效模式效应分析降低不合格检验标本的发生率[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年4期.

[3]李丽琴.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皮试流程风险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年第12期.

上一篇: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分析 下一篇:右美托咪啶联合用药新方案用于重症医学科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