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理念与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的有机融合

时间:2022-09-26 01:03:07

“以人为本”的理念与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的有机融合

摘 要: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探讨有了时代价值和时代意义,而“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题,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与信息技术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也就成了重要课题。因此,探讨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与信息技术学科有机融合的方法,以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良性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以人为本;信息技术;有机融合

现代社会是一个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的社会,在信息技术学科中也是如此,所以,把“以人为本”观念与信息技术学科有机融合起来更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可以把握“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时代脉搏,另外,在信息技术领域,不仅充斥着激烈的竞争,同样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尤其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更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因此,强调“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获取、传递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

一、“以人为本”在信息技术学科教育中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主体,在提高信息水平、促进技术手段提高的同时,也关注人的感受,发挥人的潜力和水平。而在具体的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当中,把学生作为信息技术的主要接受者和承载者,让学生在知识理论地引导下进行实践和学习,从而在认知的过程中可以能动地学习,最终可以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但是“以人为本”与信息技术学科的融合并不是单一、粗糙的,而是多角度、全方位的,更是有计划、有目的的,传统的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只是让学生简单地在电脑室里学习,教师讲完后让学生自己操作,但是,让学生自己在电脑上操作,拥有更多的自主上机时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而是要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给予正确的引导,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量和相应的要求,并对学生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要因人而异,对程度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这样才可以尊重学生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的掌握水平。

二、“以人为本”与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有机融合的方法

在信息学科教育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理解水平,并给予区分对待。另外,信息技术的课程是有限的,但是生活中涉及大大小小的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掘多种多样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其对知识的饥渴感,在这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魅力,让学生感悟到信息技术的益处,这样才能深入学生内心,把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灌输到学生中去,例如,Excel表是办公软件中常用的部分,在Excel表中学生不只要明白其中的操作原理,更要体会到Excel表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功能,感受到它给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巨大便捷功能,如自动求和、录像帮助、目标对照、批注、视频插入等多种功能,学会了这些功能会大大减少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麻烦,使繁杂的任务变成简单的工作,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如果简单地教学生筛选和排序,就达不到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其学习动力和热情的作用。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同时也是“人文”时代,因此,推进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就不得不把人作为主体,充分理解和考虑人的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另外,电脑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应用不仅在课堂的理论上得以应用,更是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把计算机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发现生活中处处暗藏的知识,无疑推进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静.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与研究[J].甘肃科技,2008,24(20).

[2]钟铧.以生为本提高成人高校教学质量[J].成人教育,2006(2).

(作者单位 重庆市荣昌县永荣中学)

上一篇:自然拼读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的“问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