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现代职业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9-26 12:29:53

职业院校学生现代职业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现代职业素养对学生未来的竞争起着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职业院校学生的现代职业素质状况,帮助学生更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本人设计了调查问卷,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现代职业素养状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六所职业院校的在校生、毕业生以及与创业指导教师、用人单位人事部门人员。

1.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研会、访谈三种方式,其中在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1600份,共收回问卷1476份,有效问卷145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1%。

1.3 数据统计收集到的数据处理采用SPSS统计软件,并对调研会、访谈所得到信息、进行分析。

2 调查结果

2.1 学生学习能力的调查统计情况见表1

从上表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他们注重实践,有继续学习的愿望。但仍有一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强,超过半数的学生没有养成随时随地获取知识的习惯,对教育没有信心。

2.2 学生管理能力的的调查统计情况见表2

从上表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职业院校学生的管理能力不容乐观。一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守时,讲求纪律、效率和诚信意识,但自我期望值不高,在时间、计划、诚信问题上知行不一,就业准备不足,开拓创新精神缺乏,这些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现代职业人发展。

2.3 学生创新能力的调查统计情况见表3

从上表的统计分析可以得知,学生在对待自己的事情时倾向于自己做主、 自我管理,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有一定的创新观点,但并不彻底;承认变化并能接受变化,但应变能力并不强。

2.4 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调查统计情况见表4

从上表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学生有尊重人的认识,但执行起来不够坚决;有一定的合作意识,但在一些方面仍表现得心胸不够开朗,处事过于直接;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技巧,但并未达到现代职业人团队合作能力的素质要求。

2.5 学生规则意识的调查统计情况见表5

从上表的统计分析说明,职业院校的学生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有正确的认识,但却未能身体力行,对法律纪律、规章制度有一定的认识,但实行起来却显得自制力不够,虽然具有了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但却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作后盾。

3 分析与讨论

3.1 职业院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意识,但却没有做到职业行为的养成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超过90%学生都认可守时、诚信、计划等职业意识的重要性,但仅有不到30%的学生会在日常行为中贯彻这些意识,有接近80%的学生认为应当尊重他人,但能坚决保守他人隐私的学生却不到一半;超过80%的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意识,但当将这些意识具体到行动中时(如无偿献血、骨髓捐献),却仅有37.46%的学生愿意参加。这说明,通过平时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熏陶,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已熟知并能接受基本的职业意识,建立了职业观念,但多停留在头脑中、口头上,却没能落实到行动中,形成习惯。学生的职业意识水平,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原始水平,远未能达到现代职业人的要求。

3.2 职业院校学生充分认可职业道德价值,但行为自觉性不强

在调查中,当问及“竞争可以不择手段”时,持反对观点的为60.43%;问及人品和能力哪一方面更重要时,23.56%的学生选择人品比能力重要,46.17%的学生选择人品和能力一样重要。这说明,作为未来的从业者,许多职业院校学生能认可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能做出正确的职业道德价值判断。然而,当问及“你愿意无偿加班吗?”只有20.82%的学生选择了加班,66.28%选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2.9%选择不愿意。这说明,学生践行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并不高,而没有行动作为支撑的职业道德,也只能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并不能给学生的现代职业人发展带来任何帮助。

3.3 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态度总体不佳,职业准备缺乏

根据调查统计显示,职业院校学生仅有26.46%很喜欢自己的专业。有超过半数认为工作主要意味着生存;32.33%的学生不愿意到外地去工作,还有57.16%的学生在校园内发生打架事件时选择了事不关己态度。这说明,职业院校的学生缺乏远大的职业理想,缺乏主人翁意识。同时,虽然学生们都基本上有了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但却普遍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有51.61%的学生不了解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这又说明,学生们仅仅只是意识到几年后将成为一个职业人,并没有认真得考虑过要为自己未来的职业作什么准备。总体而言,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态度不够积极,离现代职业人尚有很远的距离。

4 结论

通过对学生现代职业素质现状的了解,我们发现职业素养的缺乏是在职业院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举各方之力,如社会、学校、家庭应形成合力,细致深入分析职业院校学生缺乏现代职业素养的因素,全力打造具备现代职业素质的高级技术人才。

上一篇:浅论常规教学管理促课改 下一篇:科学探究题命题特点与备考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