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资本论

时间:2022-09-25 11:54:36

21世纪资本论

01

美国收入不平等现象迅猛扩大

这样的快速膨胀到底还能持续多久?

美国的收入不平等现象在1950年至1980年间达到了最低谷:最富有的10%人口的收入占到了美国国民收入的30%至35%,与法国今天的水平大致相当。保罗・克鲁格曼恋旧地称之为“我们所爱的美国”。

然而,自1980年以来,美国的收入不平等现象就开始迅猛扩大。最富有的10%人群的收入份额从1970年代的30%至35%上涨到本世纪头10年的45%至50%。让人很自然就想到,这样的快速膨胀到底还能持续多久?

对于这种变化,我们有必要停下来做出几点说明。首先,我所基于的数据,只考虑了在所得税表格中的申报收入,并没有对任何由于合法和非法因素造成的资本收入低估进行矫正。通过对多种可得资料的比较分析,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最富有的10%的人的收入略超过美国国民收入的50%。

其次,还要注意,在过去三四十年里,股市的狂飙和资本收益只是最富有的10%的人收入份额结构性上涨中的一部分。

可以肯定的是,资本利得在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7年也是如此:在这两个时期,仅资本利得一项就为最富有的10%的人的收入份额增添了5%,这一数额是巨大的。之前的纪录是在1928年,即1929年股市崩盘前夕,那时也不过3%而已,但这种水平难以长期持续下去。

如果我们简单忽略掉资本利得(鉴于这种类型的收入在美国的重要性,这并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法),仍会发现最富有的10%人群收入份额的增量很大,1970年代为32%左右,2010年上升到超过46%,增加了14%。1970年代,资本利得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为1%至2%,到2000年至2010年间为2%至3%。因此结构性上涨在1%左右:并非一点不重要,但与最富有的10%人群的收入份额上升的14%相比,这确实不算什么。

通过考察不含资本利得的数据序列,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识别美国不平等扩大的结构性特征。事实上,从1970年代末到2010年,最富有的10%人群的收入份额(不含资本利得)的上涨表现得相对稳定乃至保持恒定:1980年代在35%的水平,到1990年代达到40%,到世纪之交达到45%。

更引人注目的是,2010年的水平(最富有的10%人群的收入份额已超过国民收入的46%,当然这剔除了资本利得收入)已经明显高于2007年即金融危机前夕的水平了,而且2011年至2012年的早期数据显示,这种增长仍在继续。

02

成功靠工作还是吃遗产?

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描写得再清楚不过了。拉斯蒂涅是一名身无分文的年轻贵族,从外省来巴黎学习法律。阴暗角色伏脱冷打算引诱拉斯蒂涅杀人,好去染指一大笔遗产。在此之前,伏脱冷给拉斯蒂涅上了一堂极其可怕的课,详细讲述当时法国社会年轻人可能面临的不同命运。伏脱冷对拉斯蒂涅说,认为在社会上通过学习、天赋和勤奋就能成功,那简直是异想天开。伏脱冷为这位年轻朋友详细描绘了他面前的事业前景,结论非常清楚:即使他在班里名列前茅,历经许多委曲求全,很快进入光彩照人的法律生涯,他依然只能靠平庸的收入生活,没法大富大贵。

对比之下,伏脱冷向拉斯蒂涅建议的策略的确更加有效。年轻的维多莉小姐也住在公寓里,娶了她,马上就可以染指100万法郎的遗产。他可以在20岁时就拿到每年5万法郎的收入,达到他梦寐以求的检察官薪水的10倍,而要当上检察官,还得10年以后。这笔收入也相当于当时巴黎最富有律师50岁时的收入,可当律师还得靠几十年的刻苦和阴谋诡计。

19世纪法国的收入和财富结构就是如此,法国最富裕的人的生活水平是仅靠劳动生活的人所无法企及的。18世纪、19世纪的英国也非常相似。工作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财富的多寡,不管靠继承还是靠婚姻。其实,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个地方几乎都是这样,而一战成就了过往世袭社会的自我毁灭。

诚然,劳动收入也不总能得到公平分配,但把这个社会正义问题简化成是劳动收入重要还是遗产收入重要也是有失公允的。虽然如此,民主现代性的基础认为源于个人天赋和勤奋的不平等比其他不平等更合乎情理,或者至少我们希望向这个方向发展。

其实,伏脱冷的教导在20世纪的欧洲一定程度上不再管用了,至少一段时间是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里,继承来的财富不再重要,并且也许是历史上第一次,工作和学习成为出人头地的最可靠路径。今天,多数人依然相信,自伏脱冷教导拉斯蒂涅以来,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依靠学习、工作和职业成功,不仅更加道德,也更有钱可赚。

伏脱冷的教导让人们关心两个问题,第一,从伏脱冷那个年代以来,人们是否能够确信,劳动收入与遗产收入的相对关系已经彻底转变?如果是,程度有多大?其次,甚至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人们认为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那么它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还会被逆转吗?

03

现实劳动收入差距严重

拥有高劳动收入的个人也享有高资本收入?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必须先介绍几个基本概念。收入一直可以表示为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总和。这两部分中每种收入的分配越不平等,总收入的不平等就越大。拥有高劳动收入的个人在多大程度上也享有高资本收入?从技术上讲,这种关系具有统计相关性,在其他因素相等的情况下,相关性越高,总的不平等程度越高。实际上,有的社会里,资本不平等严重,资本所有者根本没有必要工作,这个相关性经常很低。那么今天是什么情况,将来又是如何呢?

劳动方面的不平等比资本方面的不平等小得多。然而,忽视它们也是相当错误的,因为劳动收入一般占国民收入的2/3到3/4。在劳动收入分配最平等的国家,比如1970年至1990年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最上层10%的人拿到总工资的约20%,最底层50%的人拿到的约35%。在工资不平等处于平均水平的国家,包括当今的多数欧洲国家,最上层人群占有总工资的25%至30%,中间阶层人群占有的约为30%。在多数最不平等的国家,最上层10%的人拿到工资总额的35%,最底层50%的人只拿到25%。换言之,这两个群组的均衡状态几乎被逆转了。在最平等国家,最底层50%的人在总收入上接近最上层10%人的两倍,然而在最不平等的国家,最底层50%的人比最上层10%的人还少拿1/3。

如果过去几十年在美国出现的劳动收入日益集中还要继续下去,那么到2030年,最底层50%的人拿到的总报酬只是最上层10%的人一半。这种演变显然不一定会真的持续下去,但这一点说明,近期发生的收入分配变化决不是毫无痛苦的。

对数百万人来讲,“财富”加起来不过是支票账户或低利率储蓄账户里几个星期的工资、一辆汽车和几件家具。无法逃避的现实是:财富非常集中,社会中大部分人几乎意识不到这种情况的存在。在天平的另一端,最富有的10%的人占有总财富的60%。

新书速递

稀缺

作者:[美]塞德希尔・穆来纳森 /埃尔德・沙菲尔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4年11月

定价:56.90元

在研究穷人和扶贫过程中,作者发现他和穷人的焦虑类似:穷人缺钱,他缺时间。于是,他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穷人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博尔赫斯谈话录

作者:[阿]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4年11月

定价:49.00元

博尔赫斯创作风格独树一帜,尤以神秘的迷宫式构思著称,对全球当代文学创作及文艺批评均有重大影响。博尔赫斯的性格与谈吐,同他的作品一样富于机智。从这11篇谈话里可以看出他晚年的思考。

飞刀表演者

作者:[美]斯蒂文・米尔豪瑟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4年10月

定价:34.00元

作者是美国重量级作家,曾获美第契外国文学奖、世界奇幻文学奖、普利策奖等多项大奖。米尔豪瑟在细节中编织细节,把想象的世界和生活的非常状态写得一丝不苟,真实得引人入胜。

上一篇:汽车制造业回归? 下一篇:小南国卖西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