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崇实课堂 引导自主学习

时间:2022-09-25 10:43:42

打造崇实课堂 引导自主学习

【内容摘要】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理解数学最本质的方法;要求老师挖掘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本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打造崇实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数学 崇实 自主

有的数学老师的教学过程过于僵化,缺乏生动、感人的情节,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看不到教师的随机应变,看不到对学生思维出现阻碍时的点拨。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惜把本该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夺走,而是直接告诉他们解题的思路。他们认为与其让学生自主探究,还不如多讲几道习题,这样可能对提高成绩更有效,但忽略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理解数学最本质的方法;要求老师挖掘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本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打造崇实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引导学生感受和感悟数学思想

数学概念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对客观事物形成感性认识,再经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而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概念教学不应只是简单的给出定义,而要引导学生亲自感受及领悟隐含于概念形成之中的数学思想。

例如:我学习圆周角概念后(即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引导学生在圆上转动圆周角的两边,当转至一边与圆相交而另一边与圆相切时,请同学们给予命名,引伸得出弦切角的概念。通过上述教学方法,学生既认识了弦切角,又渗透了对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情感交流

如果一位学生因受到某位老师的斥责而产生畏惧感,那么,他对该老师所教的学科是不会感兴趣的;反之,若一位学生因事受到有关老师的表扬和赞赏,那么他会喜欢这位老师,喜欢该老师所教的学科而积极主动的学习。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在与学生交谈中,应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关系,亲近他们,爱护他们,增进相互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学习数学。

三、消除学教“相离”现象

学教“相离”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消除学生的学教“相离”现象呢?我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同学们总以为是复习课,心理上产生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我把这一章的内容分成“三关”,即“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每个“关口”的知识点及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在“运算关”强调一步算错,全题皆错等等。讨论完毕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最后学生代表总结。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使学生处于“听得懂,做得来”的状态。

四、有效控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自主”与“自流”“放任”与“放开”的界限,有效地实施自主学习的调控,以避免出现“一放就乱一统就死”的现象。为此首先要实行目标导向。自主学习中的目标控制就是引导学生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学习探究。教学目标既包括预设的目标也包括生成的目标。大多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他们的探究心容易产生逗留现象,就像小孩上街呆在游乐场里不想走一样。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在探究场景里是不是“掉队”或“迷路”。但一味让学生紧跟自己的方向又会挫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把握好其中的“度”而做到有效控制。面对活泼的气氛开放的场面,面对学生高涨的热情,教师要以冷静的头脑驾驭课堂纵览全局,保证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保证自主学习的效率。

五、鼓励及时提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疑就怎么问。要以亲切的微笑、温和的语气、和善的目光使学生消除疑虑,以激励的语言、明白的手势、适时的点头使学生都能够放开胆子;以及时的表扬、随机的赞叹、灵活的竞赛使学生亮开嗓子;以情境的创设、优生的引路、差生的亮相使学生坚定信心,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以平和的心境、稳定的心态提出自己的问题,表示自己的异议叙述心中的疑惑。

六、灵活处理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提出的问题受到重视并得到回应,但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处理众多问题是有困难的。老师须对众多问题全面把握迅速权衡,确定哪些问题由学生独立探究,哪些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哪些问题需要教师适当提示。另外学生提出的问题折射了他们的思维方式,教师要追问和反思学生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从中挖掘出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姜堰市大伦中学)

上一篇:创设情景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下一篇:多角度多侧面构建享受语文的教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