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公共艺术解读

时间:2022-09-25 10:37:17

沈阳城市公共艺术解读

【摘要】城市公共艺术对于提升公众的审美意识,加强公共意识,美化城市环境,展现城市风貌及地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处于东北文化、经济、贸易中心的沈阳,是一个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本文从历史沿革、文化背景、民风民俗、商业发展多角度出发,分析极具沈阳特色的公共艺术作品,为推动沈阳城区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关键词】沈阳;公共艺术;地域性

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被誉为“共和国长子”,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是东北地区第一大城市。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深,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公共场所中的公共艺术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公共艺术对于提升公众的审美水平,美化城市环境,反映城市文化以及民风民俗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沈阳政府对城市环境质量、以及对城市公共空间建设逐渐得到重视,沈阳城市公共艺术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近年来沈阳政府大量征集城市雕塑方案,并通过讨论,对比筛选出极具沈阳地域性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投入建设。另外由于鲁迅美术学院坐落于沈阳,艺术氛围浓厚,也提升了沈阳公共艺术的艺术层次。

从公共艺术的创作来源和方法方面分析,基本遵循在追求艺术形式的基础上,体现该地区的场所精神、自然环境、地方历史文化、民风民俗。

沈阳城区公共艺术解读:

以历史文化为设计来源

沈阳市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成为沈阳城区公共艺术创作的源泉,而往往历史题材的公共艺术设计多为具象的公共雕塑。 br>

新乐文化:7200年前 人类在此农耕渔猎,繁衍生息,创造出新乐文化。新乐遗址是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大街新开河北岸黄土高台之上,1973年首次发掘。这是一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村落遗址,占地面积17.8万平方米,集居地约2.5万平方米。立于新乐遗址入口处的新乐人雕塑,正是以新乐文化为设计来源创作的,通过将新乐人展示在公众面前,反映沈阳的悠久历史,如今《新乐人》已经成为沈阳重要的地标性雕塑。

另外,满清时期的历史文化、同志读书旧址、张氏帅府等历史旧址文化,也铸就了一批以历史文化、历史人物英雄为主题的公共艺术雕塑的诞生。如北陵公园内,鲁美雕塑系主任霍波洋创作的《皇太极》、东陵公园内,鲁美雕塑系主任田金铎创作的《努尔哈赤》、帅府门前,鲁美雕塑系教授张秉田创作的《张学良》。均强调了沈阳的历史文化品质。

以公共精神为设计来源

以反映铁西新区、中街商业区、三好街商业区等现代特定区域产业特性、该区域精神追求为创作来源的形式,是公共艺术的另一种常用方法。通过调查,则发现通过此设计方式创作出的公共艺术品多为抽象设计。

沈阳是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建设起来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全国最重要重工业基地之一。近年来,沈阳市委、市政府以振兴东北大环境为背景,以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为主线,提出“东北大振兴,沈阳要先行”的口号,在坚持改革开放和工业立市方略的同时,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沈阳经济建设和社会环境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升,沈阳经济和社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崭新时期。抽象行雕塑《振兴》,运用现代造型手法,结合线条与块面构成,塑造了腾飞的鸿鸟形象,鲜艳的红色不仅突出了雕塑的整体色彩,增强了雕塑的形式感与视觉感,而且显现出沈阳人民真挚的热情。整个雕塑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象征着沈阳铁西新区在新世纪大展鸿鹄之志,奋发图强,勇于创新的精神。

另外沈阳的商业区中街地块、三好街地块得城市雕塑均很好的体现了其商业特性和特殊的场所精神。

以民风民俗为设计来源

结合当地地域性特征的民风民俗文化为设计来源是展现城市特色的最佳形式,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风土人情,重视公共艺术的风土化的人文关怀,延续城市逐渐被现代化遮挡的风土人情,是对当地风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最佳体现。

沈阳大秧歌,是明清时在继承唐代以来东北大秧歌传统特色而形成的地方乡土艺术。开始时,是少数民间闲散艺人在街头表演的谋生手段,逐渐变成了节庆或庙会期间的娱乐活动。特点:沈阳大秧歌,除继承了东北大秧歌原有传统艺术风格外,已同辽南、辽西的高跷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独有的粗扩、豪放、火爆、热烈、欢快、强劲而自由的艺术特色。以沈阳大秧歌为原型的雕塑组群《秧歌神韵》,充分结合民间文化艺术特点,表达了沈阳人民自娱自乐、扭大秧歌的喜悦,对美好生活的祝愿。该雕塑通过装饰性手法,对人物动作形态进行艺术提炼,以简洁概括线条和块面,把诙谐的造型和优美的姿态贯穿于雕塑,生动表现了东北民间大秧歌的独特魅力。

结语

沈阳公共艺术的正在飞速的发展,在发展的进程中,应该继续坚持以体现沈阳地域特性为主的创作题材,目前沈阳公共艺术的形式过于单一,并没有在横向上将公共艺术的其他元素例如路灯、座椅、公共候车厅、垃圾桶、公共建筑外墙、大地艺术的设计引起重视,在上述元素中笔者很少能够找到具有’沈阳”特色的设计,公共雕塑是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不是全部。另外在材料的选择上,可尝试新兴材料,亦可从地域性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入手,采用沈阳本土材料,进行创作。同时,政府应充分重视公众参与性,从实质上提升市民审美,构建和谐社会,使活力之都沈阳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公共艺术设计》诸葛雨阳 编著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2

[2]《西安地域文化载体之城市雕塑研究》 杭挥天.2007.52004.5

作者简介:

冼宁(1970.3--),女,辽宁沈阳人,任职于沈阳建筑大学,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室内设计历史及其理论

曹水(1984.7--),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建筑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 室内设计及其理论

上一篇:浅谈居室设计中色彩对心理的影响 下一篇:论唐寅诗歌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