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时间:2022-09-25 09:04:01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通过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及特点分析,结合我院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从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等方面提出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工程管理;应用型;实践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5-0135-02

1引言

应用型本科人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是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培养的一种新型人才,是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提升和拓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既不同于研究型本科教育,又区别于高职高专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能教育有机结合,以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型的本科教育。为了实现与“老本科院校”的错位竞争,新建本科院校在重新定位的过程中提出在保持原有办学特色和传统的基础上,兴办“应用型本科教育”。

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面向生产生活实践,培养大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相对于理论型人才而言,更突出“应用”;

(2)相对于技能型人才有更宽的理论技术基础;

(3)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

(4)“足够、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相对完整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

(5)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实践的教学模式。

2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

2.1沈阳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发展概况

沈阳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于2006年9月试办招生,2008年通过了本科试办专业的评估。本专业目前已连续招收6届学生,在校生150人。毕业生3届,毕业生人数155人。六年来,我们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定位入手,以区域经济和能源电力行业人才需求为前提,积极探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符合市场需要的培养方案。

2.2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1)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最基础最主要的。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建设行业的人才需要对工程管理人才素质的要求,结合各类注册工程师的能力要求和岗位发展需要,我校在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培养的学生是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和未来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根据市场调研以及我校的定位,我们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手段,面向电力工程等工程建设领域、工程造价相关领域,从事项目施工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定位注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生的培养注重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突出着重实践能力和创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应充分考虑行业和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适时地根据区域经济和电力建设行业发展调整专业方向,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电力行业和区域经济。

(2)制定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我校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特点,本着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着眼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对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整合,制定了具有应用型本科院校特点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分别设置了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实践教学和课外培养共六个课程平台,五个课程模块: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集中实践环节和创新培养模块,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别。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详见表1。

表1培养方案的学时学分分配表

公共基础课程强化以专业应用为目的,按照教指委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合理设置公共基础课,其中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等全院公共课学时为916,学分57,学时、学分比例达到41%。强化英语听、说、读、写等综合水平能力的训练和要求,保证大学四年计算机学习、英语学习不断线。进一步完善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应用(数据库)两个层次的教学体系,重视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体现了本科教育“宽口径,厚基础”的标准,满足了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学科基础课设置经济学、管理学、电力工程基础、建筑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学科基础理论课,学分37.5,占培养方案学时的27%,专业基础课程合理扎实。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工程结构、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建筑材料、工程施工、工程估价等为专业核心课程。学分28,占培养方案学时的19%,专业核心课程深度和广度达到足够支撑专业方向课程。根据人才市场对同时具有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知识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依托我院能源与电力行业优势,利用我校现有教学资源和学科优势,合理确定专业方向模块,设置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方向两个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具有针对性。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方向模块课程主要有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生产概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电力设备概论、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等课程。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从职业资格认证角度增设了工程造价方向,并结合注册造价师的考试科目,合理地安排了课程,增加岗位适应能力。主要课程有:建筑工程招投标理论与实务、工程造价审计、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实训等课程。专业方向模块确定合理,注重工程管理学生从事的职业岗位群的实际,把理论教学实现了“足够、扎实”。使培养对象具备较强的从事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投资与造价管理工作的知识和能力,同时还具备从事其他领域建筑工程管理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培养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应用型本科课程设置中至关重要。我校实践教学环节共设置40学分,占总学分的22.6%,从第一学期到第八学期共18个环节。其中设置了工程测量实训、工程结构实训、工程估价实训和工程项目管理实训,并强化了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实训、工程概预算软件实训、工程项目沙盘模拟实训,利用学院的优势学科的基础实验室优势,加大教学实践环节力度。如: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增加电力工程实训、发电厂动力设备实训等实训环节。工程造价实践环节有校内外两种形式:一是在实验室里,利用工程概预算、工程造价、关联达软件算量等软件对工程项目造价的全过程进行模拟,二是通过专业综合实习的环节,学生在造价咨询事务所实习,熟悉工程造价的各个环节,进行初步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实践环节中的毕业设计:安排学生到我校基建项目、校外实习基地的施工项目以及相关监理单位等建设单位参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等实际工作,并结合所参与的实习项目来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主要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以上多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达到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工程技术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执业技能训练的目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要准确,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清晰、明确,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构建要合理,实践环节落实到位,这样,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应用型、专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吴阿林.应用型人才的层次结构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商教研究,2006,(11).

[2]祝亚辉,佘渝娟,黄志玉.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3]金长宏.对我国本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08.

[4]黄大文等.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

[5]宋永发.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5,(12):8-10,17.

上一篇:高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探讨 下一篇:现代刻字艺术与构成艺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