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策划创新的实现途径

时间:2022-09-25 08:03:19

新闻报道策划创新的实现途径

新闻策划与创新是党报的重要课题,按照“三贴近”的要求,认真探索新闻报道策划与创新的实现途径,增强党报宣传的影响力、亲和力是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新闻报道的策划,就是在不违背新闻事业真实性的前提下,对报道的内容、形式进行有意识的谋划、设计和包装,它是对新闻价值再次认识的过程。策划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能使新闻报道的主题更明确、内容更集中,形式和角度更新颖,更能吸引读者。新闻报道的策划与创新是相辅相承的。一般而言,创新是前提,策划是手段,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影响力是目的。从这个意义讲,没有策划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不可能策划出新闻精品。因此,创新策划的途径和方法,建立策划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应成为党报采编人员的当务之急和不懈追求。

新闻报道策划的种类

在新闻报道的实践中,策划一般表现为逆向思维和追踪思维,具有集体行为的特征,它贯穿于新闻报道的全过程。新闻报道的策划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活动的策划。这是一种常规性的策划,往往是在活动(会议)开始前就如何报道,制订一个详细的报道实施方案,这种策划一次性特征比较明显。

追踪新闻的策划。也称随机策划,这种策划有不可预见性,往往是偶然碰上的,有的是在第一篇报道引起反响后,为满足读者的阅读欲望,追求良好报道效果而进行的追踪式报道。

事件的策划。就是对新发生的、读者又普遍关注的某个有重要新闻价值的事件进行策划,把新闻背景、发生过程、结果或趋势及时告诉读者。

现象的策划。就是对一些暂时没有搞清楚、说法不一,但读者却关注的一种社会现象进行策划的报道,以求统一认识、探寻结果,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新闻内涵,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评论的策划。为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营造浓烈的社会舆论环境,积极推动实际工作的开展,或重点宣传某一项新目标任务、解释出台新的政策,撰写一篇或一组评论文章,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步伐,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使大家共同为之努力。

新闻报道策划的方法和途径

一是选准目标。所谓目标,就是新闻报道的选题,选准目标的关键是解决选择什么样的报道内容。在日常的新闻报道工作中,我们每天获得许多新闻线索,但不可能什么都报。作为新闻采编人员,首要的是从这些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众多的新闻线索中,敏锐地捕捉最有新闻价值的选题,进行策划报道,怎么选?一般来讲,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1)要围绕编委会制订的每月重点报道计划筛选,因为这个月度重点报道计划往往都是根据党和政府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确定的(突发新闻除外),这些选题一般都是能引起各级干部和广大读者关注的。

(2)要围绕贴近百姓生活的题目来选,这样的选题报道都是读者关心的新闻和问题,容易引起读者共鸣或参与,产生互动效应。因此,这类报道选题贴近性和服务性较强。

(3)要围绕新经验、新现象、新举措选择策划报道题目,要突出超前性和典型性,这类选题要注重在“新”字上做文章,增强策划报道可读性,以满足读者的阅读欲望。

(4)围绕党和政府、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在二者的结合点上筛选舆论监督的选题。这样不仅可以督促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促进发展,而且能增强党报宣传的战斗力。

(5)围绕突发新闻筛选策划报道选题。一般来讲,突发新闻都具有时效性强、新闻价值大、读者普遍关注等特征。因此,迅速抓住新闻发展态势,精心策划,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是摸清情况。一般在采访过程中,对报道内容摸得差不多了,但从策划的角度讲,那是不够的。策划的选题一旦定下来,还要摸清与策划报道内容相关的新闻背景、原因、结果等情况。特别是有关领导或部门、群众对这一新闻事件的意见是赞成、反对,还是不关心,新闻发生的关键所在、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些情况摸清了,对制订策划方案、把握报道分寸是至关重要的。

三是制订方案。一个策划选题经研究定下之后,接着就要制订一个有创意的方案。制订方案的过程,也是对选题再认识的过程,没有一个富有创新的策划方案就不可能出精品。一般而言,在制订策划方案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确定并写清楚策划的指导思想,即为什么要搞这个策划报道。二是报道的主要内容和形式要有创新之处,特别是过去搞过的相同选题的策划更要有新的创意。三是策划方案要明确报道分几步(几个层次),每一步报道的主要内容,报道的版面、总量、每篇多少字数都要确定。四是要确定报道形式,是采用消息、通讯、言论,还是连续报道,配不配照片等。五是要明确分工,确定责任人。六是安排好实施时间,有序进行。总之,制订方案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制订方案时还要注意听取不同意见,实施方案一定要有实际操作性,经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

四是组织实施。这是整个策划报道能否成功的最后阶段,因此必须抽调精兵强将,合理分工,精心组织,采编部门密切配合,方可取胜。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值班总编负总责,明确责任人(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根据采访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也可在执行中修改和完善策划方案。

(2)记者要分工明确,做好采访前的收集、研究资料等各项准备工作,撰写好采访提纲。

(3)采访结束后,部主任要帮助记者研究、提炼采访素材,讨论并明确写稿要求。

(4)部主任、值班总编根据策划方案的要求,认真审稿,严格把关,不符合策划要求的稿件,应及时提出补充修改意见,退回采访部门或记者认真修改,确保策划报道的整体质量。特别要注意避免策划方案做得很好,写稿和编辑处理不到位的现象。

新闻报道策划的工作保障机制

精心策划,不断创新报道形式,提高宣传效果,必须建立长效的工作保障机制,用机制的内在动力激活采编人员的创新和策划意识,依靠机制保障策划创新的主动性经久不衰,确保精品叠出。自2003年以来,本报编委会在认真总结新闻实践的基础之上,先后建立三个工作保障机制,在新的层次上提高报道的策划水平。

一是建立新闻报道策划工作机制,解决策划创新的方法和途径问题。近几年来,我们抓好以下几个层次上的策划,即编委会工作例会根据市委的中心工作,策划每个月的重点报道;采编部门每周例会根据编委会的重点报道计划策划本周发稿计划;每天早会策划当天重头报道和各版主打稿件。目前,策划创新已成为采编人员的自觉行动,制订和实施策划方案的水平明显提高,也打造出一批质量较高,富于创新的策划报道,其中系列报道《农民增收志愿服务队》等一批稿件在省2004年度好新闻评奖中获得一等奖。

二是建立激励工作机制,解决策划创新的动力问题。本报先后修改和完善了采编人员月度考核办法、月度好稿件评选标准、设立了总编辑奖励基金等激励机制。每月好新闻评选和每季度的总编辑奖励基金向策划创新的编辑记者和稿件倾斜,让干得多、干得好的采编人员得到更多实惠,并将工作实绩记入采编人员的业务档案,作为晋级的重要依据,从制度上激励采编人员善于策划、勇于创新。

三是建立了报纸质量评估工作机制,评述亮点,指出纰漏,推动不断策划创新。成立以编委会成员为主的质评小组,做到每天报纸出来之后,有人检查,有人点评。对策划创新的稿件进行彰扬,对不到位的报道及时提出改进意见。质评小组成员的质评意见和建议刊登在《每日评报》上,印发和张贴出去。质评建议落实情况由总编办督查,并反馈给当日的值班总编。实践证明,本报三个工作机制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对采编人员探索策划创新的途径,增强策划创新意识、提高报道水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上一篇:重庆商报:发行增长的致胜之道 下一篇:畲民致富的“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