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多元化课堂教学策略浅析

时间:2022-09-25 08:02:08

高中化学多元化课堂教学策略浅析

【摘 要】本文从目前高中新课改的实际出发,结合作者的教学实际,重点介绍了以多元目标为导向,以多元作业为载体,以多元评价为手段,开展高中化学多元化教学活动的策略,借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的科学素养,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 多元化 教学策略 科学素养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139-01

一 目标定位多元化,指导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对教学的认知目标突出了,但对教学的非认知目标较忽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这三个方面体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我们应该自觉地坚持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让化学教学围绕提高公民素质的总体目标运作。例如“卤族元素”这节教材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1)在学习氯的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氟、溴、碘的主要性质以及它们一些重要化合物的用途;(2)使学生初步掌握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关系,并通过卤素性质的比较,初步形成元素自然族的概念,为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做准备;(3)通过卤素性质的比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依据现象作出结论的能力;(4)对学生进行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目标的设置是教师教学设计环节中必须认真对待的第一关,是决定教学成败的起点。新时期,教师们必须深入学习并准确理解《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三维多元目标,正确设置教学目标,才能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定向、调整、评价功能,促进教学活动向科学方向挺进。

二 作业设计多元化,落实因材施教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是课程动态的生长性的延伸,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对作业的认识,我们应该突破以往的框架,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状况,构建多元的作业形式。

新课程向学生生活及社会生活等广阔的时空开放,使得学生的作业天地更为广阔,学生的作业也应由“可预见的、早已生成的、封闭型的”学科作业,走向“以师生共同建构、创新课程产生的新知识为基础的、开放型的”多元作业。教师应在作业设计上多做探索,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性作业模式(即书面作业),设计形式多样、开放性的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的几种常见作业形式如下:(1)阅读作业: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提供了较多的“科学史话”和“科学视野”等阅读材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让学生阅读,获取信息,相互交流,可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2)口头表达作业:复述化学用语等识记内容(常见元素符号、原子团符号、化合价等)。教师还应教学生学会总结规律,学会巧记,而不是死记硬背。(3)书面作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运算、简答题或绘制实验仪器装置图等。(4)实验作业: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提供了较多的家庭实验和小制作等。学生通过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动手实验,既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增加了对化学与生活联系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5)开放性作业:让学生从书本中跳出来,从题海中跳出来,走向社会,走近生活,新课程标准中对这方面提出许多活动建议。

依托多元作业的优化设计,落实因材施教理念,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

三 评价方式多元化,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既要评价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的评价”;积极倡导多元化的评价,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通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针对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提供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

第一,纸笔测验评价。在纸笔测验中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倡创设具有实际背景的、综合性的、开放性的化学问题情境。

第二,学习档案评价。学习档案评价是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学习和反思的过程,学习可从多方面收集档案内容。

第三,活动表现评价。活动表现评价是在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中进行的,它通过观察、记录来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为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提供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学生是多元化发展的,只有教师的评价多元化,并积极地、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科学素养的全貌,力求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原有基础、学习和探究过程、学习结果和长期效应等方面做全程性的评价,才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新课程标准下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要取得进一步的成熟和完善,还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学识修养,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做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美妙的化学世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上一篇:浅谈稳态与环境模块的价值和地位及教学建议 下一篇: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