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我区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时间:2022-09-25 07:18:46

制约我区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在家庭收入来源多元化的背景下,财产性收入将成为居民收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区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虽然基数小,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但增长势头非常迅猛。随着居民投资、理财渠道的拓宽,财产性收入将呈现出更快增长的趋势。因此,从制度和体制上为维护和增加我区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提供保障,为群众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创造条件,对于推进我区“富民强区”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区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特点分析

(一)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但总量偏小

随着近年来我区经济快速增长,资本市场日趋向好,极大地激发了居民投资理财的热情,推动了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不断增长。从2000年到2009年,我区城镇居民年人均财产性收入由58.82元增长为363.81元,年均增速达到22.4%(按现价计算,下同),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9个百分点;农牧民年人均财产性收入由35.2元增长为137.34元,年均增速为16.3%,比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6个百分点。但是同全国相比,2009年我区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为363.81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8元,在全国居第12位,与排位第1的浙江相比,低1050元,比西部省区中的云南和广西分别低680元和130元;农牧民财产性收入为137.34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9.8元,在全国居第14位,与排位第1的北京相比,低1131元。在西部省区中比低10.9元。

(二)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虽呈上升趋势,但所占比重低

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1.14%提高到2009年的2.3%;农牧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1.8%持续增加到2009年的2.78%,居民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是,2000年到2009年,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最高的年份仅达到2.46%;农牧民财产性收入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最高的年份仅达到2.96%。

(三)传统理财方式是城镇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主要途径

从我区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构成来看,传统的利息收入、房屋出租以及股息与红利收入三分天下的格局依然存在。2005―2008年,以上三项收入分别占到财产性收入的65.56%、70.46%、66.55%和62.32%。

(四)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占农牧民财产性收入的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区相继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各地区进行土地流转,促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牧民增收。2008年农牧民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占到财产性收入的22.5%,是农牧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部分。

(五)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大

由于城镇居民拥有比农村牧区居民高得多的房产资本、和金融资产,导致城乡间存量财产的巨大差异,在投资渠道日益增多的条件下,巨大的存量财产差异,必然导致财产性收入的巨大差异。从2000年以来,我区人均财产性收入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间增长的不均衡性也日益突出。2000年农牧民财产性收入与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二者相差23.62元,后者是前者的1.67倍,而到2009年二者相差226.47元,后者是前者的2.64倍。

(六)高低收入户财产性收入差距明显

2009年我区城镇住户20%高收入户人均财产性收入达1419.78元,20%低收入户人均财产性收入81.54元,两者相差1338.24元。其中:20%低收入户利息收入和股息与红利收入仅分别为0.96元和68.14元,而同期20%高收入户为216.11元和325.43元;除以上几项单独统计的财产性收入来源以外,在其他财产性收入方面,20%低收入户和20%高收入户分别为5.63元和502.93元,差距更为明显。2009年我区农牧民人均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家庭根本不存在财产性收入,人均年收入在1000元―1200元之间的家庭人均财产性收入为97.88元,而人均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家庭人均财产性收入为222.14元,是前者的2.27倍。可见由于财产性收入是以居民富余的财产为投资基础的,“钱生钱”效应是财产性收入的内在增长机制,用于财产性投资的资产数量越大,所获得的利润越多,目前财产性收入主要集中在高收入人群中,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社会贫富差距。

二、制约我区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造成我区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总量少、比重低、内部差距悬殊的原因既有社会环境的因素,又有制度的因素,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存量财产少

财产性收入是一种衍生财富,没有财产,就不可能有财产性收入。影响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存量因素,即获得更多财产,另一个是流量因素,即参与财产性收入的分配,让“钱生钱”。首先,存量因素更多涉及初次分配领域。假设居民人均总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相减的余额,相当于居民的人均存量资产。2009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849.19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369.87元,二者相减余额为3479.32元,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第24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31元;同期,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937.8元,农牧民消费性支出为3968.42元,二者相减余额为969.38元,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第18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90.34元。存量财产偏小,使创造财产性收入的基础不够雄厚。其次,流量因素较多涉及到再分配领域。在投资渠道日益增多的条件下,巨大的存量财产差异,必然导致流量的巨大差异。

(二)投资理念不强,理财知识技能缺乏

对于拥有一定财产基础的居民而言,并不是有财产便必然产生收益,居民的财产必须通过一定的投资理财行为才能有所回报。由于我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且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居民的投资意识较发达地区居民而言,明显滞后。一方面,部分居民受传统观念和自身对金融市场知识欠缺的影响,往往选择银行储蓄来获得一定的利息收入,不愿或者没有能力将自己积累的资金与财富投入到市场中获得收入;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居民虽然进入市场,但在理财过程中存在非理,比如,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的“牛市”,吸引了大量居民进入股市,随着中国股市飞流直下,导致大部分居民的财产大幅缩水,更谈不上增加财产性收入。

(三)金融产品无法满足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需要

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就需要根据居民的不同金融资产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但是,当前的金融市场上,或者是低风险的银行储蓄,或者是相对风险较高的股票等。对于广大的居民来讲,更为缺乏的是能够战胜通货膨胀、同时也能够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收益水平的金融产品,考虑到当前的通胀水平和经济增长水平,具有5%―15%回报水平的金融产品最适应广泛的投资需求。可是从目前的金融产品来看,这个环节的金融产品恰恰是最为欠缺的,因此,具有稳定回报率的金融产品的不足,是制约居民提高财产性收入的客观原因。

(四)农牧民获取财产性收入的渠道狭窄

目前对广大农村牧区居民来说,财产性收入的来源几乎只有银行储蓄和土地流转等少数几种方式,并且获得的过程比较困难。首先,通过征用土地获得补偿以及收取房屋租金的基本上是靠近城市的很少一部分农牧民,在其他广大的农村牧区,房屋出租市场和买卖市场几乎还未建立起来,农牧民即使有房产,也很难形成现实的收入;其次,由于现阶段农村牧区土地流转的制度还不够健全,这使得农牧民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几点建议

(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居民投资解除后顾之忧

为了让居民放手投资,就必须健全社会保障,解除后顾之忧。通过加大对社会保障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提高群众保障水平。建议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与各地区的财政收入增长挂起钩来:财政增长较快,财政状况较好的地区,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并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财力较差地区,自治区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落后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与先进地区保持相当水平。通过完善社保体系,使更多的人愿意投资、敢于投资。

(二)改善投资环境,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

在制度建设方面,一是要注重保护在资金、信息等方面都处于劣势的中小投资者;二是规范典当行等民间信贷业的发展,制定民间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切实保障群众财产安全;三是规范房地产市场,避免由于房价的巨幅涨跌,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

在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方面,一是要大力构建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平台,特别是要积极发展债券市场,以国有资产公司为主体,对我区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工程,通过发行建设债券筹集资金,为更多群众分享优质资产的收益创造条件;二是进一步鼓励地方商业金融机构推出一些收益稳定、风险较小的投资品种;三是借鉴上海市的经验和做法,推出“以房养老”的“倒按揭”业务,即老年居民在退休时将房屋抵押给商业银行,由银行根据房产的价值向投资者每月发放养老金,投资者过世后银行将房产的残值作为遗产向继承人清偿,通过财产性收入解决养老金问题。

(三)健全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法律和制度保护,缩小贫富差距

完善法律和制度基础,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对广大群众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财产权的保护予以高度重视,确保财产性收入来源的基础稳固。一是要彻底杜绝“人”和公权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过程中,对群众合法财产权益和财产增值权的侵犯。二是在当前财产分布和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运用财税政策手段,使财产性收入的增加更加均衡。对低收入者宜免收税费,对高收入阶层缴纳的个人资产税则有不同程度增加,通过税收政策调整,即可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体现社会公平,又可以帮助中低收入民众积累更多的财产性收益。

(四)创新体制政策,推动农村牧区土地流转

使农牧民从土地的使用或转让中获益,是增加其财产性收入的一个主要切入点。建议:一是自治区尽快制定全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具体意见,以指导规范全区土地流转工作;二是制定土地流转特别是规模流转、长期流转的扶持政策,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适度规模经营试点实施方案;三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牧区土地流转服务机构,负责农村牧区土地流转的宣传、指导以及流转信息工作;四是出台土地流转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各类资金投向流转土地的经营;五是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在坚持农牧区基本经营制度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探索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以土地产出物价格为基准,取得分红、收取租金收入等流转形式;六是鼓励各盟市拿出一部分补贴资金,开展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的试点工作。通过以上多种途径推动农村牧区土地流转,使土地成为农牧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

(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房屋租赁市场,保持房屋出租收益

完善和健全房屋租赁市场可以保证居民房屋租赁收入合法、合理、健康地增长。首先,应加强对房屋租赁市场的管理,规范房屋租赁市场的服务行为,各地区通过建立一套资料共享的房屋租赁辅助管理和服务网络,并辅以房屋租赁指导租金制度,为租赁双方当事人提供参考,减少待出租房屋空置时间;其次,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出台一系列有利于租赁行业和市场发展的政策,从而保障房屋租赁市场规范、健康发展,进而带动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

(作者单位:1.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2.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内蒙古农牧民增收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