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李延生“鹿”作品带给人的联想

时间:2022-09-25 06:25:42

简谈李延生“鹿”作品带给人的联想

著名国画家李延声笔下“鹿”的形象已经蜚声遐迩,成为具有独特代表意义的艺术符号,备受世人喜爱。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李延声就因擅长人物画而闻名中国画坛,但只因与鹿儿一个偶然亲近的缘分,他与鹿儿四目相对的瞬间,清澈而又通灵性的鹿眼,一下子感动了画家。于是一群群活泼可爱的鹿们,款款步入了他笔下的画面,与他情定终生。李延声画鹿爱鹿,尤其是对麋鹿情有独钟,他不仅在宣纸上画鹿,还在瓷器上画鹿,他创作的《六鹿同春》、《鹿跃囤》等被专家誉为“20世纪末瓷艺画的代表作”。

《稚童灵鹿图》是李延声2D06年夏季创作的一幅纸本佳作,欣赏这幅鹿画,你的耳畔仿佛有阵阵仙乐掠过,不知不觉问,那番清新脱俗的悠然景致引领你进入一片充满生机的净土,宁静致远,让你犹如入了梦乡。画面中,鹿儿们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正天真无瑕地凝视着你,站在鹿儿们身旁的小牧童正肩挎小背篓。从篓中露出的青草和牧童手中似乎刚采到的带花的鲜嫩小草中,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是一个夏日的清晨。牧童围着红肚兜,小嘴微微翘起,脸上一副恬静、纯洁的模样,我们可以想象,他正在一边放鹿一边为小鹿采摘着青青嫩草。那圆圆的小脸蛋充满着丰足与美满,似乎是跟鹿儿们在一起的欢快,又似对沉静在大自然中尽享鲜花烂漫、水草丰足的喜悦。看到这里你或许想能穿越时空,到这阳光明媚的夏日里,来到牧童和鹿儿们的身旁,近距离地欣赏微风中摩挲着的茸茸鹿角……

《稚童灵鹿图》中充满唐诗古韵的乡间小调,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男男女女,不亚于一首首只在梦中萦绕的天籁之音,似乎令我们在陌生中欣喜,同时又是那么地向往。按照“通感”理论,我更愿意把欣赏李延声的鹿画作品,比作是欣赏一场使人浮想联翩的民族音乐会,或是度过一段叫人心旷神怡的乡间郊游。

李延声画鹿,还与以画驴名满天下的其恩师黄胄先生不无关系,黄胄曾提出“一门精”的绘画学术主张,李延声画鹿正是本着这种“一门精”的学术思路进行的艺术实践。为了画鹿,李先生背起行囊走天下,到过国内不少鹿场,还曾远涉印度去佛教圣地鹿野苑观鹿。他还较多地去北京郊区的南海子麋鹿园。这里曾经是麋鹿绝迹的地方。自然对他也具有某种神奇的吸引力,一见麋鹿,他就流连忘返。

(本文为节选)

上一篇:戏曲演出与音响调音 下一篇:零元房租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