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纸法测尿隐血的结果分析

时间:2022-09-25 05:52:03

试纸法测尿隐血的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确保检查结果的可靠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试纸法和镜检,对参检的273名官兵进行尿隐血(BLD)分析检测。结果:273名官兵尿标本的测定,试纸法测BLD阳性36例,隐血出现人数占总人数的13.18%;隐血阳性者镜检红细胞(>2个/HP)17例,占总人数的6.22%,两者不成比例。结论:试纸法与镜检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率,避免漏检、误诊的发生。

[关键词]试纸法;尿隐血;镜检;尿红细胞

[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0(a)-098-02

尿常规检查是临床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判断及健康普查的常用检查项目。尿液分析仪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使尿液分析检测变得快捷而准确,但引起尿隐血阳性的影响因素很多,使某些检测结果与镜检和临床症状不符,尤其在临检工作中发现对隐血(BLD)和红细胞的影响较明显。为了给临床诊断提供正确的检测资料,现对273名官兵尿隐血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来我队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官兵273名,男性,年龄18~27岁。

1.2 检测标本

采集新鲜尿液,收到标本后2 h内测定完。

1.3 仪器及试纸

美国Clinitek-100型尿液分析仪和专用10联尿试纸;Olympus生物显微镜。

1.4 检测方法

尿液分析仪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上机均作质控分析。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按照2002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颁布的尿沉渣标准化操作进行[1]。

2 结果

2.1 273例尿标本试纸法和镜检结果(表1)

2.2 273名官兵尿标本的测定

试纸法测尿隐血(BLD)阳性36例,隐血出现率占总人数的13.18%;隐血阳性者镜检红细胞(>2个/HP)17例,占总人数的6.22%,两者不成比例。在隐血阳性标本中,镜检未发现红细胞者为11例,不符合率为30.6%,在隐血阴性标本中,镜检发现红细胞者为35例,不符合率为14.8%。

3 讨论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常见临床表现。正常人尿中可有少量红细胞,少量出血(1 ml/L,肉眼即可看出,称为肉眼血尿[2]。随着尿液分析仪的广泛应用,使得尿液检测变得快捷而准确,但其测定结果反应不一,尤其是对尿隐血和红细胞的测定。尿液分析仪对检测尿液中存在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其原理是血红蛋白具有过氧化酶的作用,能催化过氧化物释放出新生态氧,使尿试纸中含有的邻联甲苯胺受体氧化成蓝色化合物。试纸对尿液内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呈阳性反应;它既可以与红细胞溶解的血红蛋白起反应,还可以与完整红细胞起反应[3]。

本文中对273例尿液标本的分析,试纸法测尿隐血(BLD)阳性36例,隐血出现率占总人数的13.18%,镜检红细胞者(>2个/HP)17例,占总人数的6.22%,两者不成比例,我们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尿试纸检测不仅能与溶解的血蛋白反应,还可以与完整的红细胞反应,当肌肉受到挤压、电击、痉挛等,肌红蛋白释放入血,尿试纸也呈阳性,说明试纸法更为灵敏;②由于红细胞在肾脏或泌尿道破坏,或尿比重过低、尿pH 值偏高,均易造成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释放入尿中,因此使镜检未能发现红细胞;③尿路感染时,由于细菌产生过氧化物酶而引起假阳性;④维生素C对尿隐血有抑制作用,能竞争性地夺取试纸中过氧化物的氧,导致假阴性反应;⑤高蛋白的尿液可以降低尿隐血的反应性,尿试纸条的过期使用或被污染,以及不妥善保存等均可造成检测结果的假阳性。

在237例尿隐血阴性的标本中,正常值为尿沉渣镜检1~2个/HP者为21例,>3个/HP者为14例,未有大于30个/HP者,因此,在尿常规分析中,有隐血阴性者,也不能忽视。

本文中尿隐血阳性36例患者,经肾功和B超检查,有1名战士有输尿管结石,镜检30个/HP;有部分人员患有感冒,服用过磺胺类药物、头孢类药物、阿司匹林、感冒通等,这些药物可引起肾损害,出现血尿[4]。并且,战士们经常处于站岗、执勤和训练中,也可产生血红蛋白尿症[5];经停药,适量运动,一周后复检,35例尿隐血全部为阴性。

尿液分析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红细胞检测的灵敏度大为提高,尤其对因某些疾病或某些因素使红细胞破坏的尿液标本,在镜检无法观察到的情况下,提供了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但仪器未能识别红细胞形态,以及管型、结晶,所以尿试纸和镜检相结合,加以临床的综合分析,可以避免漏检、误诊的发生,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丛玉隆.尿液沉渣检验标准化建议[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4):249-250.

[2]黄峻,黄祖瑚.内科查房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60-561.

[3]孟斐.尿液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镜检尿红细胞对照[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8,13(2):69.

[4]李涤生.临床检验基础[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74.

[5]申家辉,孔玉风.因素对尿液分析结果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22-23.

(收稿日期:2007-08-24)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包头市东河区流动儿童免疫状况分析 下一篇: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