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9-25 01:35:13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探讨

【摘 要】会计信息作为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而且影响国家经济宏观管理。目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总体水平较低。这不仅危机企业的生存,而且严重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制约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分析,寻找提高其质量的途径,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会计人员素质

一、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因素

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会计控制和会计检查构成了会计信息质量的综合控制体系。其任一环节出现漏洞,都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构成威胁。可以说,客观的会计标准、科学的会计控制及完善的会计检查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前提条件。

会计信息质量标准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的依据。它着重从合规合法、客观公正和及时有效等方面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要求。合规合法是指会计信息应符合国家及各级政府颁布的各项法规和制度。这不仅要求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合规合法;而且要求会计信息的加工过程合规合法。客观公正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准确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准确公允是指会计信息与企业经营活动事实之间可以存在一定的偏差,但这一偏差必须以不得导致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人士作出错误决策为前提条件。及时有效是指会计信息在时间和质量两个方面都能满足有关人士的需要。

会计信息要达到质量标准,会计控制是关键。会计控制是企业为规范自身的经济活动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而制定的制度和采取的各项措施。它有控制环境、控制程序及会计体系等要素组成。控制环境是指会计控制制度的运行环境。它虽与会计信息生成无直接关系,但可通过影响控制程序作用的发挥,而左右会计信息的质量。控制程序侧重于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测和控制。它对会计原始资料的生成至关重要。这一控制环节的强弱是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基础。会计体系是对会计信息的生成程序、核算方法等方面作出的规范。它是对会计信息加工过程的控制。这一环节能否正常发挥作用,对会计信息的加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会计控制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环节,但企业对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并不以控制严密为唯一标准,而通常要在控制严密和管理工作效率之间作出合理选择。正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这一准则,使任何一个企业的会计控制都不会尽善尽美;加之在特定的控制环境下,会计控制可能失效,这就使会计检查成为会计信息质量控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会计检查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再监督,也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验收和鉴证。它由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两部分组成。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监督及时灵活,且形式多样,但最大局限性在于审计人员和经济组织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其作用的发挥往往受企业领导经营风范的制约。这就削弱了它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所以,人们通常把它归入会计控制的范畴。外部审计是企业以外的组织和机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鉴证验收。其超然独立的性质,决定了它对会计信息质量验收鉴证的权威性。它作为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只要能正常发挥作用,就可以弥补会计控制及内部审计的不足,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得到保障。

左右会计信息质量的诸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其完整统一构成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控制体系。其任一环节、任一要素出现漏洞,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内在质量。所以,必须从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体系中,寻找薄弱环节,弄清制约因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二、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表现形式多样,各种现象产生的背景错综复杂;但若从会计信息的质量控制体系中分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根源归结为会计控制失效,会计检查失调、经济监督混乱。

从控制环境中分析,企业领导及会计人员素质差是制约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的首要因素。企业领导干部的经营风范是影响会计控制作用发挥的重要条件。其经营哲理、用人政策及其对会计信息认识与重视程度对会计体系、控制程序的控制力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我国企业领导有的自身犯罪,有的授意会计人员私设“小金库”或弄虚作假。这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直接破坏。退而言之,企业领导即是遭受蒙蔽,对本单位会计资料不实毫无所知,也难逃管理失职的责任。所以,企业领导干部失职是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首要因素。

会计人员素质低是制约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保质保量的加工、提供会计信息是对一个合格会计人员的最低要求。会计人员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对于出现的可能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避免。而当前许多会计人员不仅不能防范会计资料不实,反而协同舞弊,这说明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内部会计控制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实质性环节。除共谋串同舞弊、企业领导干部干扰等因素使控制程序失效外,健全的内部控制应能有效地遏制企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偏差和经济犯罪。而现实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经济犯罪不断升级、原始记录失控、帐实不符及在会计信息中弄虚作假现象的大量出现,充分说明企业的控制程序存在明显缺陷,急需进一步完善。

外部审计的重要职能就是对会计信息质量作最后的验收,杜绝不合格的会计信息出现。而当前我国企业,有的帐实不符,有的乱挤成本,有的随意捏造利润;这充分说明我国的经济监督机制存在严重不足,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职能和作用。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工商、物价、税收和财政监督各行其是,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二是政府审计大包大揽,作用不能有效发挥;三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自律机制不健全,缺乏审计风险意识。

三、完善控制机制,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可见,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健全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这就要求净化控制环境,加强企业领导干部的责任、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程序;健全外部经济监督机制。

摆正会计工作的地位,加强企业领导干部对会计工作的责任,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条件之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把会计纳入财政的范畴,由国家直接管理。这一模式对当时的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一管理模式暴露出最明显的问题,是会计人员与企业领导干部的“对立”,领导干部对会计唯“听话”是用。所以,我们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把会计工作的管理权归还企业,使会计管理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企业有了管理权,企业领导就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负全部责任。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出现了问题,首先依法追究其领导干部的责任。这样,首先可以解决会计与领导干部的“对立”和会计人员“执法难”的问题。其次,促进企业领导干部主动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再次,促使企业完善会计队伍的用人机制,有利于企业把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选拔的会计工作岗位上。

上一篇:沪铜期货市场与伦敦铜期货市场价格相互影响的... 下一篇:乡镇工业污染的经济原因分析